[分享]国文科讲义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篇(二)

楼主: freekid (世界真是小)   2017-11-28 19:53:13
先给这次的讲义及测验考题
四库全书讲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uTcAjmKwL3B60WQOJYlIaKvD9-ULzOEz
四库全书经部题目练习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zvN62nQwn5JVmZGTXVmSEpqUFE
(考题答案及讲义空格会公布在群组内)
也欢迎自行加入line群组 http://line.me/R/ti/g/G3UxaWg57G
任何国文科题目都可以在里面询问~~
由于同学们提问太过踊跃,目前群组私讯已来到八十几封,我会逐一回,
但因为平日也要教课,所以单一回复的时间会比较慢,请各位同学体谅~
前言
这次的重点在于经史子集的分类定义,先让你对分类系统有明确的认知,
明白什么内容要背、什么不用。
但是关于经史子集内的重要书籍,这次没有办法一本一本重新介绍,
同学们可以先看讲义内容,了解个七八成应该是没问题。
若对特定书籍有问题,再用私讯的方式解决。
我分享的讲义有两个优点:
1.那些太琐碎、大考不考的内容不给你。
2.讲义附有作品的重要内文以及目次(目次当然不用背,讲义内有提醒你),
不然你们单靠想像,其实还是不太懂这些书的具体内容。
正文开始
同学们可以看讲义的第一面,有一个关于图书分类的表格。
许多朝代都试着将重要的书籍分类,你可以认为这样是重视文学的表现;
也可以认为其实是假分类之名,趁机行控制思想消灭禁书之实。
无所谓,我们要注意的是:
既然是分类(目录学),代表不同的朝代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法,
而清代的四库全书最被重视 (注一) ,
我们也只要理解四库的分类法即可(其他的分类法都只是段考考题)。
接着进入四库全书的导读重点
重点一
四库全书共分成四部:
“经”、“史”、“子”、“集”,而每部底下又有若干分类
(但看到这么多分类也不用怕,并不用全背)。
记住这句话
“经”的分类标准是“书本的地位”
而“史子集”的分类标准是“书本的内容”
举例来说:《汉书》的性质内容是史书,那这本书就会放在“史部”。
只要搞清楚史子集里面的几个重要分类跟常考的几十本书籍(请见讲义),
这种题目其实不困难。
照上面的说法,天下所有的书籍都有性质内容,应该史子集就够了,
为何多跑出来一个经部呢?
因为经部选书的标准不是看书的内容,是看这本书的“地位”到底有多崇高,
而判断地位高低的依据来自儒家的判定标准,对学者来说,
只有圣化的书籍能摆在经部。
举例来说:《春秋》这本书性质是“历史”,本来应该摆在史部,
但学者认为这本书的地位实在太高了,突破天际!
所以它就从史部移到了“经部”。
但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汉代学者的认定标准跟宋代学者未必一样阿!
所以会产生一个现象:经部的书籍的变动率要远高于史子集,
因为书本的内容很难有争议,但“地位”这回事是很主观的事情。
所以你们一定读过“六经”、“九经”、“十三经”等等名词,
那其实就是因为每个朝代学者的认定标准不一,
所以经部的书籍的流动率并不小。
举例来说:《孟子》这本书本来在子部的儒家类,
但自从宋朝朱熹搞了个四书集注(论孟学庸),
让《孟子》的地位像坐大怒神一样急速上升,
所以从宋代以后,《孟子》就从子部移到了经部,
我们就多了个“十三经”的名词了。
附带一提,除了“六经”、“五经”、“十三经”需要背诵,
其他的七、九、十一、十二经……等等,请把它们忘掉,
标准的段考刁难题,大考不会出。
重点二
四库全书不收“章回”、“元明清杂剧传奇”、以及《聊斋志异》。
不收的原因很简单:以前的学者认为这些书“不入流”。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白话点就是:
“这些书不是什么著名的学者所作,来源又是杂七杂八的地方,所以没有收录的价值。”
所以你不会在四库全书里看到《三国演义》或《老残游记》等作品,
歧视的意涵很重,放到现代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判断标准。
但《聊斋志异》不收,纯粹是四库全书的副主编纪晓岚,自己的喜好而已。
(注一)上面的图表中列举了一些分类,但只要注意刘向的分类跟四库全书,
其他的部分很难在现在的大考中出现。除非你的国文容错率接近零,
那可以把整张图表背下来,CP值不高,自己斟酌。
经部简介
讲简单一点,经部的内容就是“十三经+小学”。
十三经是指十三本儒家学者认为地位极度崇高的书籍,分别是: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而“小学”是指研读这些经典时拿来辅佐的工具书,
分成“文字”、“声韵”、“训诂”三类。
所以像《说文解字》这本书,地位并没有到圣化的地步,
但仍然摆在经部,那是因为它是“小学”的关系。
我们来看一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实际分类,里面这样分:
经部卷一 经部一
《子夏易传》十一卷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陆氏易解》一卷
《周易注》十卷
《周易正义》十卷
《周易集解》十七卷
《周易口诀义》六卷
《周易举正》三卷……
许多同学以为经部里面就摆十三经十几本书吧?其实不是这样,
十三经代表的是“十三类”。
《周易》是一本书,这本书拥有圣化的地位,但数千年来,
有许多学者尝试用自己的想法去说明补充《周易》,
四库全书会一并把这些书收进去,就是上面举例的书籍,
光一个周易类,就有数百本补充书籍。
这些要背吗?当然不用背!有些旧的参考书会摆一些补充作品,
如《周易正义》等,对于中文系来说,这些书很重要,
但你们是高中生阿!以前旧教材会考,
但现在的大考考题方向根本不会往这里命题,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如果你们的总复习讲义出现这些补充书籍,
麻烦直接划掉
(但有些段考使用长久以来的题库光盘命题,还是会考出来就是了,) 。
史部
史部的重点在前四类:
“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最多再记一个“地理”类。
正史(纪传)的重点在于“人”
编年的重点在于“时间顺序”
纪事本末的重点在于“事件”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找刘邦这个“人”的生平,就去纪传体找;
想知道康熙十三年一整“年”发生了那些大事,就去编年体找;
想知道安史之乱的“事件”始末,就去纪事本末体找。
这三种体例无所谓优缺点,就是编排的重点不同而已。
以下举出需要特别知道特色(作者体例记载年代)的史部作品: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台湾通史》、
《左传》、《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国语》、《战国策》、
《水经注》
(左传放在经部 但其性质仍属历史 所以介绍史部时会顺带一起讲 春秋亦是如此)
没有在里面的 就不用特别记了
子部
子部的重点在九流十家,也就是所谓的诸子(思想家) 。
除了思想类之外,杂七杂八的分类会全都丢来子部,
如:天文、术数……等分类,但通常这一块不会命题。
同学们特别注意两点:
1.虽然儒家的作品很容易在经部出现(圣化),但儒家其实是子部的其中一类,
如《荀子》现在就仍在儒家类。
2.特别注意孟子对其他家刻薄的评论,
以及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篇文章的内文,会是大考的重点。
集部
集部的五个分类麻烦全记: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词曲类。
楚辞类当然跟楚辞的作品有关
别集指的是个人文学作品集
总集指的是集体文学作品集
诗文评指的是文人对于其他人作品的评论
词曲类指的是词跟曲的作品集。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集体。
关于这五类特别须注意的作品集,在讲义中已列出来,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以上就是目录分类学以及四库的简介
在大考命题方向中 除了考你作品出自哪一部之外
重点仍然会回归到作品本身的叙述
同学们明白经史子集的定义后
接下来要做的 就是阅读并理解作品
前文有说我的讲义把太琐碎的记忆内容都拿掉了
这句话的另一层涵义就是 讲义有出现的文字叙述
麻烦全部搞懂
有些名词没办法在这里解释
如昭明文选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认真的学生可以背这句话
但如果不去翻译
不弄清楚萧统这样做的时代背景跟目的是什么
那就只能答对反射性的题目
如果题目包装的复杂一点 不给你关键字“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给你一段作品内文
问你这段内文可能出自哪一本书
那你又该怎么办?
假设题目像一个靶
那重点其实不是你有多准
而是你有几发子弹
关键字也好 作者也好 年代也好 思想也好
这些都是你的子弹
第一发没中
你还有第二发 (从其他的角度去判断)
强的人 就是射到中为止
尽可能去装填你的枪枝吧!
这次的讲义及技巧分享到这里结束
我们 下次见~~~
作者: jeremy950038 (jui)   2017-11-28 22: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