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数乙小感

楼主: oncemore (超级喜欢林玮恩)   2017-07-04 02:28:22
本鲁写了今年的数学乙,相较于学测的难度以及过往的数乙试卷
今年的数学乙相当的平易近人,但坊间老师及补教认为均标会比去年下降,
本鲁是不太认同,以下为几点心得:
(1) 试题比例
‧机率与统计占了27分,单选3的机率观念相当基本,多选7仅考到平均和标准差的定义,
并没有考到标准差在资料平移缩放下的变化,此题代数字即可解答。
计算2的第一小题可用一元一次方程式解答,第二小题需要列举三种情况,并把三种情形
各自的机率加总,以计算量来说,第二小题应该分配10分,第一小题有5分算是鼓励
学生,不要看到非选题就晕倒不写。
机率与统计相较于其他的单元,是比较好掌握的,今年占分比例高,难度又偏容易,
导致今年整体的难度下降不少。
‧指对数大约占16分,除了多选5的选项5与数列结合,其余均是单独成型的观念,不需要
背诵太多公式即可解答。
‧多项式的题目也没有和其他单元结合,计算1的转移矩阵,本质上是二元一次方程式,
就算对于转移矩阵的定义未知,也可以单独作答第二小题。
‧整体来说,有做到多个单元之间结合的题目,只有选填C、以及选填B勉强算是,
这样子的情况跟去年是差不多的,但今年的计算量又偏少,所以我认为五标应该会上升。
(2) 试题形式
本鲁另一个认为试卷简单的原因是,有些题目如果放到多选或非选,应该会更好一点。
以下直接以试题为例,针对各个题目,我会附加一些题目的变化。
‧单选2只有比较大小,观察其选项,本题应可以与数列和极限结合:
假设有一无穷数列,第k项为 log(a_k) / log(b_k)
其中,a_1 = 6 , b_1 = 2, a_(k+1) = a_k * 2 , b_(k+1) = (b_k) * 2
已知 log2 = 0.3010 , log3 = 0.4771
(A) 本数列是等比数列
(B) 本数列是等差数列
(C) 本数列最终会收敛
(D) 本数列最大值为第1项
(E) 本数列的第15项小于1.1
(F) 本数列的第11项及第12项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01
这个数列是有一般式的,只要把一般式列出来即可作答,后两个选项是为了增加计算量,
合理的数乙试卷应该只会出E选项,F有点太繁琐了。
解答(请开灯):(C)(D),一般式的形式为 第k项 = 1 + (1/k)*(log3/log2)
(E) 第15项 = 1 + (1/15)*(1.58) > 1.1,不需要把log3/log2算到很精准,因为
只要知道 log3/log2 大于1.5即可
‧单选3的题型很像是多选,但出在单选题就失去了这题的价值,这一题的精华在于
期望值,非常可惜的这题对此只有点到为止。我认为可以与不等式结合
(A) 投掷点数的期望值最大是5
(B) 若出现奇数点的机率正好为0.5,则投掷点数的期望值不会超过4
(C) 若出现偶数点的机率小于0.5,则投掷点数的期望值不会超过4.5
(D) 若投掷点数的期望值是4,则出现2点的机率必小于0.3
A选项较为简单,只是原卷选项稍改而已,BCD选项分别需要列2至3个未知数,根据题目的
要求,计算各个未知数的范围方可得知。 解答(请开灯): (C)(D)
‧选填C是本鲁极为赞赏的题目,过去的线性规划通常就是放在非选题,每年换个包装就
拿出来考了,今年加入了点到线的距离,让线性规划可以与其他单元做结合,这样的创意
是要给予掌声的,因为这样新颖的结合,又要不使题目变得太困难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我觉得可惜的就是,这题应该还是要放在非选择题考的,过去考线性规划的解法通
长就是如此:
1.画出可行解区域,通常是一个四边形
2.代入四个顶点,然后找到最大值
第2步骤常常是一般学校蒙混教过的地方,然后学生也就不知其所以然的代入顶点,
而过往大考中心公布的评分标准,真的照这流程写就可以拿满分了。
以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目标函数 f(x,y) = 100x - 200y,然后可行解在线段(2,3)
至(5,7)上,那我们假设一个动点 (2 + 3k , 3 + 4k),k的范围是[0,1],将此动点代入
目标函数会得到 f(x,y) = -400 - 500k,k=0时有最大值,刚好是线段的端点,这才是
顶点法的来源,但多数学校直接就丢一个可行解为四边形的题目,然后说顶点法可以解,
如果数学程度不够好的,根本是黑人问号。
这题之所以令我赞赏的地方在于:
1. 目标函数不容易表示
2. 正因为目标函数不好表示,顶点法完全没用,因为不知道怎么代入求解
然后那些不知其所以然的学生,遇到这题就死了。
然而这题放在选填题却仍然留给部分学生一线生机,因为解出四个顶点之后还是可以
猜一个合理的答案,拿到这题的分数,虽然说解到这也该知道离AB边比较远的就是解了,
但这可能性并不能排除。
如果出在计算题,考生必须完整回答,
"根据三角形的公式,ABC面积 = 1/2*底边*C点至AB的距离,我们可知若C点至AB边越
远,则ABC面积越大,根据作图可知,C点为(5,8)时,离AB边最远,所以答案为(5,8)"
如果不知道顶点法为何会有效的学生,像这样转个弯,解完四个顶点拿个墨水分,应该
就结束了。
未来把线性规划和其他单位的概念融合,这类型的题目应该会再出现,学生应该理解
顶点法及平行线法的本质,才能够应付这类型的变化。
(3) 总结
本鲁认为,这份试卷是历届以来较为容易的试卷,融合不同单元的题目较少,以及计算
量较少,是鼓励学生学数学时应该着重观念,而非单纯死记公式。
虽然题目较为容易,但选填C是一个亮点,该题是近几年来指考针对线性规划,设计出
不同于以往形式的题目,本题巧妙的将目标函数设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考生不须算出距离
,仅凭作图即可得到答案,本题正是希望考生不要死记公式(顶点法),了解公式的来龙
去脉才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变化。
作者: beatboxa0710 (beatsnake)   2017-07-04 05:50:00
数乙算太快不小心算错一题qq600算成576
作者: qwer04230423 (碘化钾)   2017-07-04 07:06:00
我600那题忘了乘回两倍写300啊啊啊啊啊
作者: beatboxa0710 (beatsnake)   2017-07-04 18:01:00
我已经忘记我少算的是上面的24个还是下面的24个
作者: littlemooooo (小莫儿)   2017-07-05 21:59:00
我也写300 崩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