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指考生物重大变革 首见实验独立成一大题
◎新闻来源:中央社
◎新闻日期:2017/07/01
◎新闻内容:
(中央社记者许秩维台北1日电)指考首日第三节考生物,今年首见实验题独立成1大题,
比重比往年高,能引导正常教学,但部分试题因课本知识和科学新知有落差,可能造成考
生答题困扰。
106学年指定科目考试于7月1日至3日举行,今天第一天考物理、化学、生物。
台北市高中生物科教师群表示,今年试题有重大变革,阅读题比往年少2分(1题)、非选
择题少8分,但实验题则独立成1大题,共10分,实验题比重比往年高出许多,对引导正常
教学有鼓励作用,实验题属于中间偏易,考生只要有实际操作经验且细心观察就能答题,
整体试题难易适中,预估均标分数可能会比去年上升。
试题特色部分,生物科教师群指出,今年有5题跨章节题目,检测考生的统整和组织能力
,试题内容包含的生物学概念多元,多出自高三选修生物,基本生物内容比率比往年增加
,但今年有少数题目偏记忆性,例如选择第20题和非选第3大题。
生物科教师群表示,今年部分试题不易根据课本知识作判断,例如第33题A选项考有些植
物激素具蛋白质成份的叙述是否正确,学生在课本学到的是没有蛋白质成份,但科学新知
却发现有些植物激素有蛋白质成份,由于课本知识和科学新知有落差,有在关心科学新知
的考生,作答上可能会很困扰。
生物科教师群也建议,有些选项的叙述应该更精准,例如第32题D选项谈到三碳化合物,
却未说明是何种化学成份,可能让学生答题时感到困扰,而E选项问植物体内两种与转换
能量有关的胞器,在白天能否观察到ATP的累积,如果将“累积”改为“合成”就没有问
题,但白天和晚上的光合作用是否会累积ATP则很难判断。1060701
◎原始连结: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7010235-1.aspx
(标题、内容须与原始新闻相符,否者予以删文,)
请注意转贴新闻的字数不列入计算,
↓请在此线下方加入至少20字并超过一行之心得或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