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khtok (lkhtok)》之铭言:
: 这样的做法或许真能解决上述高三生心神不定的问题,但它只是针对“高中”生,通盘来
: 说,最后进入大学,科技大学的高中、高职生能力与现今并未差多少
: 但我认为,未来在少子化下,2030年台湾人口就会负成长,每个人力都应该有最有效率的
: 运用,我认为现今台湾从大学端才开始分流高三生已经太晚了,目前的情况都是“清楚未
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少子化,
更不可能是场危机,
现在小孩子变少叫做经济学上的理性经济人的自我调整,
人口太多了超越了环境的负荷,
靠现代的年轻人少生育来降低人口过多的负担。
如果是教育界担心没有客源就让他们去喊去,
关其它人什么事?
台湾的教改的一大错误,就是设立了过多的大学,
很多民众以为自已的孩子都是“大学生”就在那里驼鸟心态,
平起平坐了。
这种人在2千年左右还真得不少。
但是社会是现实的,
资源有限,
只能够给予有能力的人拿比较多。
实际上就是一句物以稀为贵,
老板只愿意给好学校的人高薪,
其它能力不够的只能够领22K。
低薪的原因有一个重点是台湾惯老板少有产业升级,
让台湾这20年来的年轻人
无法将大学所学的比较高深的东西应用在工作上。
没法做附加价值高的工作,
加上工厂外移到中国大陆,
以致对岸的人都来和台湾人抢工作,
造成我们这边的薪水被拉得和对岸差不多水平。
拉回来,
高龄社会是过去战后婴儿潮那一世代被生育的太多了,
也就是3 4年级生,
他们老了,造成一大堆老人,
才不是现在的小孩太少了。
台湾的人口快跟澳大利亚一样多了,
人口过多资源少,当然是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要去他们那里打工,
而不是相反。
东方国家包含中国日本韩国都有一种生殖的狂热,
造成地狭而人稠,
不重视基本人权,
人命不值钱,
工作保障少。
: 来要做什么的,就去念高职;不知道未来要干嘛的,就先去念高中”
: 教改要因应少子化这个国安危机,应该要更具革命性,而不是考招制度的改革而已
: 以下是我理想的教育制度↓
: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
: ******************************************************************************
: 所有学生从高中端就开始分流,在5月国三教育会考结束后,由学校安排所有学生亲自到
: 大?
: 旁听课程,产业界参访,并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士、大学教授分享,包括军校、警校、护专
: ,进行真正的职涯探索,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未来到底想干嘛,而不是辅导老师上课PPT
: 带过而已,这一系列的时程约在5月中~6月底
你这个理念我一看就觉得很瞎,
你讲得那些活动是对的,
但是时间上出了很大的问题,
不晓得你有没有去过生涯规划板?
有的人出了社会到30岁都还不了解自已的兴趣、志向,
也有人在40岁换跑道的。
一个人在15岁就要懂得自已将来该做什么?
除非是家里就有“贤明”的家长,
让小孩从小立志当医生那种,
也真得有钱和给他们一付好的脑袋来拼医科,
不然绝大多数的高中生都不清楚自已到底想要什么,
不就是以他们自以为是的“兴趣”在选系,
不然就是和我在这个板鼓吹的“向钱看齐”选热门行业的思维。
然而这些都离发现自我还有一大段距离。
自我探索需要的是工作经验上的积累,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才15岁会有什么工作经验,又不是童工,童工也不可能有什么专业可言。
我以前就讲过,高中时期的兴趣和大学时的兴趣不一样,
出了社会又有可能产生变化。
有没有这种人,有,还不少。
而且往往你对于某个行业的憧憬,
如新闻记者发掘社会黑暗面,找出事件真相…
可以实现社会正义…
都是在资讯不完全底下的一种想像而已,
到现在有谷歌了,有网络了,
还有这种学生,
没有考虑到新闻记者供过于求,低薪高工时的负面因素,
只想要去跑新闻,
这种思虑是不周全的。
所以,我都觉得高中开始分流都算太早了,
反而应该是不分科系,全部都唸,
而且有些学校大一大二不分系是对的。
等到大三再来分也还来得及。
学校的重点是培养“基础学力”,
就是让学生方便换跑道,
如果过早分流,就是“断了”他们换跑道的权利。
: 之后7月开始选填志愿,依会考成绩分发入学,除了军校、警校、护专以外,每间学校固
: 定
: 必修的五个科目是:英文、数学、体育、程式设计、国文阅读思辩与写作,除此之外的所
: 有
: 科目都是选修,而这些选修科目是由大学规划指导的(后段详述)。学校也不再有高中高职
: 的分别,而全都变成专长不同的“特色学校”,举例来说,有硬件设备优势的高职会变成
: 餐饮特色学校,农牧特色学校,电机特色学校,而较无硬件设备的高中则可以变成商业特
: 色学校,语言特色学校,资工特色学校......等。选修课程可以开设诸如行销概论、基础
: 日文,基础素描等,每种选修课程至少须花2学期的时间修毕。
以上我反对,就是分流过早。
: 3年之后,接着就要进大学,由18个学群的大学教授组成的委员会各自命题,每个学群皆
: 皆有报考限制,例如:规定你必须修过基础微积分、选修物理、程式设计,使能报考资讯
: 学群的考试;规定你必须修过选修化学、选修生物,使能报考医药卫生学群。这些选修课
: 程的课纲皆由各自的委员会规划,也就是说,在特色学校里的某些选修课程是“强迫必修
: ”的,你没有修这门课就无法报考该学群的考试,而有些选修课程又是某些特色学校才有
: 开课,意味着你在国三时就必须决定你未来要走的方向。每个人可依据自
: 身能力报考1~3个学群不等,成绩公布后,填写100个志愿依成绩分发入学,但那100个志
: 愿只能填该学群的科系,报考多个学群考试的必须放弃其他学群录取的科系,则一录取
以上我部分反对,我觉得要有产业界的人士或是老板来加入命题的行业,
郭台铭先生以前常上媒体板面抱怨学校教出来的学生不适用,
那就因为是产学合作,让他们工厂里的一些专业技师来命题,
而不是只由纯理论派的教授组成的委员会,
最好是职业学校能够有师徒制,
而不要学高中那种老师讲过的方式。
: 整理几个重点如下:
: 1.学生从高中就开始分流,选修课程由大学规划可让教授们真正指导学生进入该学群应具
: 备的知识,而不是现今每间高中都教授一模一样的内容,像工厂一样生产出一模一样的学
: 生,但个人申请看备审时又强调要有“你的特色”,要有多彩多姿的课外活动经验,最好
: 还要能先修过微积分((WTF??
从大三后再分流。
: 2.由于选修课程的课纲皆由大学教授规划,不同特色学校的同一门课目,学分是能互相承
: 认的,若有学生想要身涯探索久一点,他可以选择多读一年,或是去其他特色学校就读,
: 邻近的几间特色学校可以组成联盟,学生们可以跨校选修各自的特色课程
不能纯由大学教授规划,要有产业界的人士。
: 3.特色学校的存在是希望能消灭“读书至上”的功利观念和“明星高中”。现在普遍还是
: 有“不会念书就去读高职”的观念,这观念不知冤枉了多少高职生,他们只是比较早确立
: 志向罢了,这些高职可以挟著自身的硬件优势转型特色学校,让大学想就读某学群的人来
: 读,大家也不会在乎区分高中高职,也不会只在乎读书,因为从国中时就开始选择大学学
: 群,大家之后在学校读的科目不再一样,将来考大学考的东西也不一样,没有什么好比较
: 的,把繁星的看校排PR,学测的以PR99的成绩换算成15级分制,这种“跟别人比较”和“
: 跟PR99的人比较”的功利观念破除。而若你的社区的特色学校开的选修课程与某特色学校
: (前身是明星高中)的课程都一模一样,甚至还有更多不同学群的特色课程,希望这学生能
: 就近入学即可,这是希望让国三升学无压力,放弃抢进名校,因为各学校都有其特色
你讲这一点我觉得很好笑。
真得是笑死我了。
什么叫早确定志向?
别在那边自我安慰好不好。
我很久以前考过高职的题目啊,就上了大安高工电机系,
那题目和高中试题相比,难度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本来就是对于理论、文字掌握能力较差,
对于实作比较强的同学才去读高职。
你有办法考得上成功高中以上,又同时考上高职,
有多少人会因为早确定志向去选大安高工,
好像有,但这种人数非常地少。
还不是因为你高中没考好,才去唸高职的吗?
至于读书至上被消灭这件事更是痴人说梦。
未来世界,不会读书的人的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
因为机器人会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你以为读书至上是怎么来的,
难道是一堆人在网络上在社会上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就让读书这件事充满了价值?
然后社会上一大堆人就在那里自我催眠,
读书好、读书好、读书好。
造成唯有读书高的假象吗?
然后让不会读书的人觉得很痛苦?
你怎么不去看一下很多的专门职业如医生、司法官、电机工程师等等高薪工作,
哪个职业在养成的过程里不需要读一大堆书的?
而为何养成过程需要读一大堆书?
因为那种专业用得到啊!
为何这些专业能够高薪?
因为需求多,但是做得到达得到这些行业的要求的事的人少啊。
为什么这些人少,
因为会读书的人少啊!
: 4.填写100个志愿的方法类似于指考,目标是希望能借由市场机制消灭后段学店大学,使
: 少
: 子化下教育资源能更集中,况且目前的市场早已供过于求。宁可要一间百大,也不要10间
: 学店
: 可能造成的问题:
用市场机制,我很认同的,
本来社会上的人不觉得需要的东西,它就不应在存在,
不然就是浪费社会资源在无效率的事务上面。
: 1.无法保障弱势、偏乡学生:
: 不管这些特色学校怎么开,住在都市一定比住在偏乡的学生选择更多元,可能发展到最后
: ,大城市会出现“法政学群”名校、“设计学群”名校.........18个学群的名校都有了
: ,
: 但偏乡地区可能连10所学群的特色学校都开不了,必须另外想个保障名额给予偏乡弱势的
: 考生
给太多保障反而造成对都市的小孩子不公平,
政府应该帮助偏乡者迁居到大城市里,
享受一样的福利,在相同的环境下公平竞争。
: 2.教师的重新训练:
: 现在的高中教师只须熟稔教育部规定的课纲范围即可,但特色高中的选修课程是由18个学
: 群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规划,老师们势必要重新训练
: 3.$$$$$$$$$$
: 硬件设备的更新,教师人力资源的再训练...........
: 大家对教改有想法吗?
: 欢迎讨论
: 哇~上色失败了还请见谅QQ
以上我没有想法,
反正都是钱的问题居多,
反正技职就是师徒制,理论20%,实作80%,我打个比方,
实际上要随着各行业的不同有所调整。
而读高中的人应该是少数人,
理论100%,
上大学后再开始教一些实作的课程。
我以前骂过:文法商其实自修就好了,
理由就是相关的实习经验实在是太少了。
经济系怎么实作?还要自已去找银行?
教你如何在股市里赚钱?
呵呵。我真没上过这种课程。
倒是坊间有人有在教。
真是莫明其妙,这些实习课程不是学校都得安排好的吗?
让学生自已去找?
所以我那年代就是放生,
学校辅导室形同虚设,才多少人的编制有办法安排每个人的生涯规划吗?
至于法律系去法院或是模拟法庭的机会好像也不多,
总之,一大堆文法商的系少有实习的机会,
这一点才是应该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