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3年学测,
我蛮幸运的在国文手写的部分拿到7.5/9,16/18,25/27的分数。
因为常常听到同学和版上的版友们抱怨国文手写评分主观(俗称被阴...),
或是题意不明导致难准备等等问题,
因此希望能分享一下浅见:
1.大考范文特色(第三大题,长文)
2.准备方式和写作技巧
3.我的考试作文写作习惯
以供参考。
(原本这三点要发在同一篇...
但是因为一些断线问题,文章总是没有储存到草稿。
重打蛮多次的,真的有点崩溃...
就先发前第1,2点当上篇,抱歉=_=)
===大考范文特色===
历年的大考范文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既可以看到优质好文,也可以更了解大考的评分取向。
大考范文就‘极端’而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琦君林文月路线
文笔平实温和,重写人记事,无视引用典故名言,文词流畅但不刻意雕琢。
平稳的把自己想说的故事说完,抒情浓重,甚至直接跳过议论!
整篇文章的人物只有作者(+作者的爸爸/妹妹/爷爷...)
打动阅卷老师的就是那份人生经历,那份真挚的情感。
一年范文10多篇中大约出个2~3篇。
2.梁实秋张晓风路线
词采绚丽多变,典故佳句源源不绝大量涌出,旁征博引的程度令人拜服。
从哥伦布,谢坤山,乙武洋匡,到曾雅妮,邱吉尔,拿破仑...
从梁启超,亚历山大大帝,崇祯皇帝,到郭泓志,谢坤山...
召唤历代先圣先贤来当说理的厚实基础,为自己立论,
看到就只能拜了...
如果能衔接的流畅合宜,逻辑正确,相信阅卷老师会很佩服的啦!
(大忌:如果一味堆叠典故,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论点,会变得僵硬又枯燥哦...)
一年范文10多篇中大约出个5~7篇。
当然,大部分的人是采取中庸路线的!!!
引人入胜的开头,夹议夹叙的内文,再选用有力的名言佳句作结是常见的模式。
所以,国文作文要拿高分,并没有固定的文类!一切取决于内容啦!
可以选择自己习惯、喜欢的文类,不必特别拘泥于叙事/抒情/议论...
===准备方法和写作技巧===
准备方法就是必须兼顾input和output!
Input的部分,我非常推荐王溢嘉先生所著的青春第二课!
当然,input是愈多愈好囉...最好什么类型的书都多吃一点!
但是如果平常没有大量阅读的习惯,就好好读这本书吧!
把所有感动你的故事和句子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专属的写作秘笈。
青春第二课里面有96则短篇,收录96位名人的故事和逸闻,作者会在每则短篇后写上自己
的评点作结,并引用一些与该篇主题相关的句子。
因此,这本书虽然属於哲理性的小品文集,却也是准备考试作文的大补帖...XDD
顺带一提,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写作宝典之类的参考书...
因为作文的模式比较僵硬,说理更常常沦于陈腔滥调,列举的佳句往往是一些众所周知,
没有个性的句子。
毕竟,600~800字的大考作文中,还是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有些与众不同的亮点!
Output的部分,建议可以和同学组成3~5人的写作小组,互改作文!
从升高三暑假起,每周一篇,题目可以来自历年模拟考或是学测,优点:
1.互相监督彼此不间断的练习,保持手感,
(如果当周进度交不出来罚请饮料!之类的...但是常常从宽发落啦!)
2.借由批改同组组员的作文,了解一个题目容易出现的通病,
或是观摩组员跳脱直观思考窠臼的想法
3.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盲点也可以因为互改被发现哦!
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誊写自己写作方面的记录。
注意!练习作文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找出适合自己的文路,
不管是‘写作架构、惯用词句、可以派得上用场的人生小经历’,
都应该在练习时摸索清楚,然后写在作文笔记上!
如此一来,应考时有平常熟悉的现成素材,比较不会慌张!
写作技巧,短时间内比较难冲。
重点不外乎是:
1.修掉自己的冗词赘字。
ex去掉动词前的‘在/来/去’(可能是受到英文be Ving/be going to用法影响? )
2.多使用替换的词语,试着让自己的文笔更优美流畅。
ex从头到尾,可以改成自始至终
ex多学一点承接副词,不要只会用‘然后’...
3.多读多读多读!!!
如果,真的有心也愿意花时间读一些名家的作品,我推荐:
散文,徐国能:词采优雅,不失灵活,可以提升叙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散文,廖鸿基:写海景鲜明绮丽,对训练写景很有帮助
短篇小说,白先勇:故事性和结构(意识流)强烈,词采华丽细腻
另外,个人蛮喜欢读宋词的...
有时候暗引几句(不特别引号起来/标明作者),或是放一些典故,
蛮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下篇我会分析国文手写题的一些作答方法,并举103学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