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台北大学进修学士班“指考申请入学”报名

楼主: pyang707 (彼得羊)   2014-08-08 12:26:32
※ 引述《pyang707 (彼得羊)》之铭言: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36.231.146.71
: ※ 文章网址: http://www.ptt.cc/bbs/SENIORHIGH/M.1407424566.A.81E.html
: ※ 编辑: pyang707 (36.231.146.71), 08/07/2014 23:24:53
: 推 murasei:优文~介绍的很详细 08/07 23:25
: ※ 编辑: pyang707 (36.231.146.71), 08/07/2014 23:26:27
: → yvnmeng:另外我想再请问一下说 进修部会不会相对性的比较没有所谓 08/08 12:05
: → yvnmeng:的大学生活或是学生活动之类的呢? 08/08 12:05
跟各位新生分享
原文有划出重点,我懒得画了 看连结比较好
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429
[转载]如果可以重来一遍,我想要怎样的大学生活?
文/黄贞颖教授 (台大经济系)
我的大学生活
  一个好的大学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我跟一般学生不一样之
处,是在大三的时候从医学系降转到经济系就读。如果今天有机会重新过一次大学生活,
我会怎么过呢? 要知道哪些地方我会改变,就要先知道我曾经怎么过我的大学生活。
  高中时我成绩还不错,大学考上医学系,大一、大二时系上修的课,如普通动物学、
普通植物学,其实跟高中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念医学
。到了大三,开始接触跟医学比较有关的学科,如大体解剖学、神经解剖学,需要开始背
诵人体两百零六根骨头的名字,还有所有神经血管怎么走、肌肉分配的方式…等,突然之
间,我发现不想再过每天都睡不饱、浪费自己的生命背诵这些东西的生活,也不想继续上
课看尸体这些事情!于是我就跟我妈说:我想转系。
  离开医学系时,我还不知道自己要念什么。当时我休学半年,每天在台大校园里晃来
晃去,旁听别系的课,命运的安排让我听到了经济系的课,觉得课程所学的跟我喜欢的数
学逻辑相关,所以我就转到经济系,然后一直读到毕业出国拿了博士学位,回学校教书。
  由我的经验来看,我可以跟各位同学打赌,你们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你即
将要唸的系。因为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任何机会去想像自己的偏好与能力在哪里,所
以首先我想告诉各位同学,大学就是一个你可以开始发掘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的环境,
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再谈到我唸博士的过程。也许台大的学生很会唸书、很会考试,但是会做研究吗? 搞
不好可能连想研究的题目都找不到,我就是这样。我花了蛮长的时间,才慢慢了解自己想
要做的研究是什么。我研究的领域叫做神经经济学,是希望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了解人
类做经济决策的背后机制是什么。既然要把人脑这个黑盒子打开,当然就要先知道脑的结
构,就必须要学习神经解剖学,所以当初我大三不想读的东西,后来到三十几岁还要回去
再学一次,早知道我就在二十岁那时把他学好。
多去发掘自己
  各位同学可以从我的经验中学到什么呢? 请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多花一些时间去想:
你的兴趣在哪里? 如果今天你成绩分发到的就是你喜欢的科系,那很好。但如果不是,而
你想考虑转系的话,就要去了解自己的偏好在哪里。以我家四个人为例,我的姐姐读完医
学系之后去读数学;姊夫则在大学读物理,研究所转读数学;我自己在大三升大四时降转
到经济系;我先生大学读化工,现在从事生物领域的工作。我们四个人没有人在做原来大
学本科系的工作。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从事转系、跨领域的人其实还蛮多的,不管你是不
是要转系,也请记得:留在原来的系,也是一个选择。真的想转系吗? 什么时候转? 转系
完就海阔天空吗? 这些东西都要靠你自己去思考。虽然我们一进大学就先分科系,但同学
还是要趁著在大学这样自由的环境多去发掘你自己,多唸一些书,想一想你到底喜欢什么

做能力范围内最有兴趣的事
  经济学上所谓“人总是做理性的选择”,基本上就是在讲“能力”跟“兴趣”这两件
事。两者差别在哪里? 比如说:你很喜欢坐在你旁边的漂亮女生,可是她不喜欢你,这个
叫做你对她有兴趣但是你没有让她喜欢你的能力;若你是一个很好的男生,所有人都喜欢
你,可是你完全不喜欢坐在你旁边的漂亮女生,这叫做你有能力让她喜欢但是你对她没有
兴趣。因此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里去选择你最有兴趣的事情。
  兴趣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这是比较表层的,我认为大部分的兴趣是后天努力培养得
来的。我曾经听过一个德国管絃乐团来台湾表演,节目单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Res
severa est verum gaudium (英译:True pleasure is a serious business),是这个乐
团的座右铭,意思是“深入地去了解某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快乐感”这件事,其实是很严
肃的,要花力气、投入过才会懂得珍惜。
  好比说欣赏一幅画,先做过功课了解其背景和艺术手法所看到的,与只是走过去直接
看到的,会是很不一样的感受。所以,你要花力气才会知道自己深层的兴趣在哪里,而不
单单是表面的兴趣。
  特别提醒大家,不要以为成绩好就是有兴趣,成绩不好就是没有兴趣。很多同学跟我
说,因为读不好所以想要转系。然而许多时候,成绩不好可能是老师出的考试题目不好,
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好。但这都不表示你对于所学没有兴趣。成绩的好坏不能跟有
没有兴趣混为一谈。
学习态度的迷思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习态度的问题。我最常在学生身上听到的抱怨或问题就是:一、老
师没有教过这个,上课跟考试的内容差好多? (这大概会是你考试考不好时的第一个反应)
。二、学校教的东西好像都没有用? (这可能会出现在当别人问你经济系都在学什么的时
候)。三、我先把数学学好再来学经济学? (常常有其它学院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修经
济系的课,当他们考试的成绩比本科系同学更好时,经济系同学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便产
生的受伤心情)。
  以上三个问题反映出大部分的同学,还是习惯把高中时的学习态度带到大学来。首先
,在大学,老师出的考试题目不再只能是上课教过的东西,教授教同学的应该是逻辑思考
的方式,再从考试去暸解同学是否把方法学会了。再来,我认为大学教育要教的不只限于
实用的知识,还要教同学一些在学校外面学不到、大部分的人比较不会去做的学问。举例
来说:你想学英文或外文,校外有很多专业的语言学校或补教机构,都能帮助你把语言学
好;你想知道股票要买哪一支,你就去股票市场实际进行买卖,但若是你想学统计或经济
这样的学科,就需要在大学校内学习,会比在校外学习好。最后,把数学学好再学经济是
同学自信心不足所产生的迷思。其实数学与经济学当然可以同时一起学,经济学学不好的
原因可能因为某个数学工具学不够,所以需要再好好学,要诀别无他法,就是一步一步地
找出答案然后解决问题。
  在大学,还要学会自己去找答案,而不是自我设限。大学学习并不限于学术,因此,
不要限制自己只能问课本上的问题,或是只能问本科系的问题、只会回答课堂上教过的答
案。同样的,大学时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应是怎么思考、怎么找答案,以及找不到答案时
怎么面对。大学课程不再只是教导知识。在资讯普及的现代,只要上网“Google”一下,
或上“Youtube”搜寻国外课程,就能知道各式各样的知识。所以,来台大受教育,坐在
教室学习,需要老师教授,是因要学习从网络上可能学不到、需透过人跟人接触才能传达
的东西。而在寻找问题与答案时也不仅侷限于向老师学习,你可以跟朋友和同学学习,甚
至跟卖便当的老板聊一聊,也能从其身上学习。
预想未来的生活
  进入大三、大四后,同学开始会面对找什么样的工作、要不要考研究所等问题。提醒
大家,要用比较长远的观点来思考这些问题,因为现在的选择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我的
工作就是在学校里面教书,所以观察我,就能知道选择升学深造,未来的生活型态就是上
课和做研究,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做什么,周末也可能需要工作,而赚的钱也不会比医生多
,这是大学教授大致的生活样态。我的重点是,未来要不要读硕、博士班,或你要做什么
工作,都会改变你整个生活方式,所以,你要去想的是未来希望的生活,而不只是工作本
身。
大学的追求
  可能有同学想在大学追求好成绩,但再过几年你会发现,没有人实际在乎你大学及研
究所的成绩好不好。此刻你的好成绩,是为了得到一张进入台大的门票,用途仅止于此。
如果不追求成绩,那要追求什么呢? 很多同学说:我要追求钱。我建议,追求钱之前先想
清楚你要多少钱,才能买你想要的东西。还有一些同学说要追求名望。也许小时候你曾代
表国家去参加奥林匹亚的竞赛,得过奖牌,所以觉得有名望非常好,就如同今年你考上了
很好的系,代表你在这个年度里是分布于较优秀的一群。试想,每年都有考上好学校好科
系的人,每年都有奥林匹亚竞赛奖得主,那你在意的名望,其实是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
如此,这件事就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值得追求。因为真正值得追求的名望,要能历久弥坚,
比如成为历史上有名望的帝王,而你是否做得到? 如果你确定要追求这样长远的名望也未
尝不可,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你以后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方式?
  在台大,你还可以花很多时间去交朋友。大学时期的朋友可能会成为你的终生好友或
终生伴侣,值得花时间去努力耕耘,就像专业学科值得花时间去学习一样。我大学没有参
加社团,不过从其他朋友的经验来看,他们在社团学到如何跟讨厌的人一起工作,或是跟
喜欢的人一起做些事情,从中发现自己本身的特点或不足之处。因此,我相信社团也是值
得花力气经营。
  刚刚提到,寻找终生伴侣是颇为重要的,就像你要知道自己本身的兴趣在哪,也要知
道什么样的人会是你喜欢、适合你的,所以要多交一些男女朋友。男女朋友可不是从天上
掉下来的,你得尝试认识许多人,就像你想追求到答案时一样的努力,而且不要害怕失恋
,失恋才可以让你经由失败的过程去学习,才可以从中检讨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愿意花非
常多时间读书,也应该多花时间去了解身旁的男女生。
  刚刚谈过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学会自己找答案,然后选择一个好的生活方式。讲起来
好像很轻松,但做选择时会很难吗? 当你发现选择很容易时,通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
果两个选项差不多,又该如何选择? 既然觉得差不多,代表这两个选择没有太大的不同,
所以选择一个,就好好努力,努力过后看到的风景与未曾努力看到的风景,会是不同的。
选择之后也不需感到后悔,因为你没有走过那条路,就不会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子。选择
其中一条路,然后好好的去做就对了,就算当时沿路看到的风景不怎么样,十年二十年过
去之后,你觉得没什么的风景,也许会变得很有意义。请相信你的努力会带领你到不一样
的地方。
  如果可以重来,我想要怎样的大学生活? 以下是我的答案:我要早点了解自己的能力
跟兴趣在哪里;我要很有自信地明白我不需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包括成绩、短暂的名望
,以及财富;我希望我可以学会问我好奇的问题,然后自己去找答案;特别重要的是,我
希望学会清楚地论述,因为良好的表达是很有用的;我希望学会偶尔用力地去玩。以前我
总觉得翘课很有罪恶感,但现在我认为只要翘课是去做好的事情,就不需要有罪恶感,有
用力玩的能力也代表着自己相当清楚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所以我愿意冒翘课这种风险去玩
,然后多交一些朋友。
  其实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想。有一个精采的四年,在各位的面前正要展
开,请想清楚,在这大学四年,对你自己要有多少了解。
结语
  约两年前,纽约时报对九个不同领域的大学教授做调查,请他们给大学新鲜人建议,
摘录其中几句来勉励同学:一、不要只学知识,要找到一个好老师 (Find the best
teachers and take a writing class.)。二、不用太在意学科的“行话” (jargon),因
为它会让你无法真正触及到事情的核心,不如直接了当去问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Cut
through the jargon, analyze and debate.)。三、要培养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件有趣
的事情,大学时应该要花大量的时间阅读课本和其他你想要读的东西 (Read the
authors that are difficult and demand rereading.)。四、多与老师互动 (Once in
class, participate.)。五、想要支持自己的信念,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Have passion
for learning and for your beliefs.)。六、去思考你想要的生活而不只是工作
(Think about life, not just a job.)。七、去培养读一份好报纸的习惯,因为它会是
你以后看世界的一项知识来源 (Read a good newspaper; it will be your path to
the world at large.)。八、若你一睁开眼会很想去做什么,那这就是你应该做的事
(Fall in love with your vision of the future.)。九、生活若不是你想的样子,你
要永远做好改变的准备 (College is never what one expects.)。
  希望各位同学在这四年会过的非常愉快精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当然反面来说
大学生活有些人是这样过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h0EVVzyK30
作者: illegalmad (illegalmad)   2014-08-08 12:58:00
作者: ce270651 (zzz)   2014-08-08 23:43: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