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的文章从我2002年进到师大以来,每年考季都会一再出现,也算是蛮有趣的现象。
师大不好吗?在我眼里看来,要是为了就业出路考量,光听台湾师范两字总是会有先入为
主的印象,出来只能当老师,但是事实真如此吗?的确,我们有许多同学在教育界,但是
跨教职的人才大有人在。
1. "~还不是因为考不上老师。"
少子化影响下,会有同学还在教甄门外打拼,但是他们真的考不上吗?不见得,不少同学
学弟妹志不在国中,以高中独招的特性而言,学校本身在用人上即有相当高的自主性。不
乏同学第一年进入第一志愿服务,但是也不乏有人为了进入高中选择一再应考。
2. "只能当老师"
这类的问题其实我也很纳闷,打从进到师大以来,身旁总是会有人冷不防地射一箭过来,
"喔,原来你还会这个,我以为师大只有教你怎么当老师..."当时师大在第一类组坐二望
一,被一些考得比自己烂的这样嘲讽,的确很不是滋味。尽管现在分数在政清北之间打转
,但是摊开我们系的课程,其他大学开设的课程,师大一样不缺,我很纳闷怎么总是会有
人说只能当老师?同理,其他同类型科系出来难道也只能当老师?
在我看来,只能当老师也可能是来自师大招生简章上的系所分则的解读,翻开师大简章,
会发现绝大部分科系开宗明义便点出“本系为师资培育学系”,在现今大家闻师色变的情
况下,我反倒认为师大坚持这样的作为很有胆识,就是摆明直言她的定位,但是,其他外
界定义为“普大”的课程,师大也不乏教授开课,但是不能否认师大的商学资源真的是处
于刚起步的阶段,在坚持办学宗旨和时代脉动之间,这所学校至少不是到食古不化的地步
。
在说到录取分数,撇开师大某些文院系所的招生人数多出其他同科系一两倍不谈,重点应
是“闻师色变”,个人认为出去只能当老师这类的迷思占了不少比重,师大的优势的确是
培育师资,但是在政商界闯荡有成的亦不乏,但是那不是社会大众对于就读师大的期待,
所以人们倾向忽略这部分或是抛出"你怎么不去当老师"的质疑?只能当老师也不是,不当
老师也不行,这所学校一直社会上被两种似是而非的声音左右夹击。
在流浪教师和师大的连结性,还有社会上对于这所学校的高期待交相逼迫下,师大没有不
好,只是分数不若以往和台大坐二望一,问题应在于这所学校能给的,你是否想要。
总是要先了解自己要什么,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