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后汉书‧荀悦传》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23-01-18 00:09:05
来帮荀悦画个家族族系简图,
看荀悦与大家熟悉的几位汉末荀氏人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荀□┬荀□─荀昙─荀彝─荀攸
   │
   └荀淑┬荀俭─荀悦
      │
      ├荀绲┬荀衍
      │  │
      └荀爽├荀谌
         │
         └荀彧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悦字仲豫,俭之子也。俭早卒。悦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
:   每之人闲,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性沈静,美姿容,尤好著述。灵帝时
:   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悦乃托疾隐居,时人莫之识,唯从弟彧特称敬焉
:   。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迁黄门侍郎。献帝颇好文学,悦与彧及少府孔融侍
:   讲禁中,旦夕谈论。累迁祕书监、侍中。
:     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
:   五篇,其所论辩,通见政体,既成而奏之,其大略曰:
:    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1)五典以经之,群籍以纬之,咏之歌之,弦
:    之舞之,前监既明,后复申之。故古之圣王,其于仁义也,申重而已。
:   (1)《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致政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
:    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
:    ”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夫俗乱则
:    道荒,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则
:    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得充其求矣!(2)
:    是谓“四患”。
:   (2)肆,放也。
:    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以其威
:    ,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
:    人不畏死,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劝以善;虽使契布五教,臯陶作
:    士,政不行焉!(3)故在上者,先丰人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
:    蚕宫,(4)国无游人,野无荒业,财不贾用,(5)力不妄加,以周人
:    事,是谓“养生”。(6)
:   (3)《尚书》:舜谓契曰:“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谓臯陶曰:“
:      汝作士,明于五刑。”
:   (4)籍田事,解见〈明纪〉。《礼记》曰“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亲东向
:      桑,以劝蚕事”,“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宫
:      仞有三尺”也。
:   (5)言自足也。
:   (6)周,给也。
: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化者,必乎真定而已。故在上
:    者审定好丑焉,善恶要乎功罪,毁誉効于准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
:    惑诈伪,以荡众心;故事无不覈,物无不切,善无不显,恶无不章,俗无
:    奸怪,民无淫风。百姓上下覩利害之存乎己也,故肃恭其心,慎修其行,
:    内不回惑,外无异望,则民志平矣!是谓“正俗”。
:    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辱,以加君
:    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扑,以加小人,化其刑也。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
:    !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若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
:    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是谓“章化”。(7)
:   (7)章,明也。
:    小人之情,缓则骄,骄则恣,恣则怨,怨则叛,危则谋乱,安则思欲,非
:    威强无以惩之。故在上者,必有武备,以戒不虞,以遏寇虐。安居则寄之
:    内政,有事则用之军旅,(8)是谓“秉威”。
:   (8)《国语》:齐桓公问管仲曰:“国安可乎?”管仲曰:“未可。君若
:      正卒伍,脩甲兵,则大国亦将脩之,小国设备。可作内政,而寄军令
:      焉。”注云:“政,国政也。言脩国政而寄军令,邻国不知。”
:    赏罚,政之柄也。(9)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人
:    主不妄赏,非徒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
:    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
:    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
:   (9)《韩子》曰:“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    “四患”既蠲,“五政”又立,行之以诚,守之以固,简而不怠,疏而不
:    失。无为为之,使自施之;无事事之,使自交之。(10)不肃而成,不严
:    而化,垂拱揖让,而海内平矣!是谓为政之方。
:   (10)《老子》曰“为无为,事无事”,又曰“故德交归”也。
:   又言:
:    尚主之制非古。厘降二女,陶唐之典。归妹元吉,帝乙之训。王姬归齐,
:    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陵夫违人;违天不祥,违人不义。又古者
:    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书事;(11)事为
:    《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记,善恶成败,无不存焉。下及士庶,
:    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
:    千载,善人劝焉,淫人惧焉。(12)宜于今者备置史官,掌其典文,纪其
:    行事,每于岁尽,举之尚书,以助赏罚,以弘法教。
:   (11)《礼记》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
:      扉,立于其中,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也。
:   (12)淫,过也。《左氏传》曰“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书齐
:      豹‘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也。
:   帝览而善之。
:     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
:   《汉纪》三十篇,诏尚书给笔札。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其序之曰:“昔在
:   上圣,惟建皇极,经纬天地,观象立法,乃作书契,以通宇宙,扬于王庭,
:   厥用大焉。先王光演大业,肆于时夏,(13)亦惟厥后,永世作典。夫立典
:   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章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
:   能。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备矣。世济其轨,不陨其业
:   。(14)损益盈虚,与时消息,臧否不同,其揆一也。汉四百有六载,拨乱
:   反正,统武兴文,永惟祖宗之洪业,思光启乎万嗣。圣上穆然,惟文之恤,
:   瞻前顾后,是绍是继,阐崇大猷,命立国典,于是缀叙旧《书》,以述《汉
:   纪》;中兴以前,明主贤臣得失之轨,亦足以观矣。”
:   (13)《诗》〈周颂〉曰:“我求懿德,肆于时夏。”郑玄注曰:“懿,美
:      也。肆,陈也。我,武王也。求美德之士而任用之,故陈于是夏而歌
:      之也。”
:   (14)济,成也。
:   又著〈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年六十二,建安十四年卒。
:   赞曰:二李师淑,陈君友皓。韩韶就吏,赢寇怀道。太丘奥广,模我彝伦。
:      曾是渊轨,薄夫以淳。(15)庆基既启,有蔚颍滨,二方承则,八慈
:      继尘。(16)
:   (15)曾之言则也。
:   (16)二方,元方、季方也。荀淑八子,皆以“慈”为字,见《荀氏家传》
:      也。
:    
作者: yzfr6 (扮关二哥!)   2023-01-23 00:02:00
今天才机道 荀彧 荀攸 血缘关系这么远哦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23-01-23 02:20:00
辈分低的却比较年长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