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东汉任官的本籍回避制度为什么叫三互法?

楼主: chordate (封侯事在)   2022-01-17 13:34:40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铭言:
: 三互法的名称,应该是来自于
: 后汉书 蔡邕列传:
: 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复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幽冀二州,久缺不补。
: 上面的文字中,并没有提到本籍回避。
: 自汉武帝以后,汉朝的某个州的刺史不能为本州人,某个郡的太守不能为本郡人
: 这种制度,似乎是严耕望统计史料所发现,汉武帝之后的惯例,
: 但是这种本籍回避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在史书上明书。
: 个人认为把本籍回避称为三互法好像不是很精确?
: 不知道版友有没有知道其他史料可供补充的?
补充 陔余丛考 仕宦避本籍
赵翼是认为本籍回避起于东汉。
《汉书》:严助,会稽吴人,既贵,上问助居乡时为友婿富人所辱。助曰“愿为会稽太守
”。乃拜助为会稽守。又朱买臣,会稽郡吴人,后出为会稽守。韩安国,梁成安人,为梁
内史。《后汉书》:景丹,栎阳人,光武以其功封为栎阳侯,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
夜行,故以封卿。”是汉时尚无回避之例。杜佑《通典》谓汉时丞尉及诸曹掾多以本郡人
为之,三辅则兼用他郡人,而必特奏。可见汉时掾属官更无用本郡者。《蔡邕传》:朝议
以州县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互相监临,于是又有三互法,禁忌
转密。邕乃上疏,极言其弊。然则回避本籍以及亲族相回避之例,盖起于后汉之季也。然
魏、晋以来,亦有不拘此者。《魏书》:张既,冯翊人,魏武使为雍州刺史,谓之曰:“
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游矣。”朱灵,清河人,魏文帝封为鄃侯,欲以昼绣荣之。《南史
》:丘灵鞠,乌程人,为乌程令,柳元景随孝武入讨,孝武曰:“事成,何所欲?”元景
曰:‘愿还乡里。“及孝武即位,乃以为雍州刺史,以元景家襄阳也。张岱,吴郡人,为
吴郡太守。齐高帝诏以家为府。后从子绪亦为吴郡太守。柳庆远,襄阳人,梁武以为雍州
刺史,诏曰:“卿衣锦还乡,吾无西顾忧矣。”张敬儿,南阳人,以功乞为本郡,乃除为
南阳太守。吕僧珍,东海人,梁武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又以刘之遴为南郡守,
诏曰:“卿母年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道。” 侯安都母乐居乡里,陈武帝乃以
安都弟晓为东衡州刺史,安都子秘为始兴内史,并在家侍养。孙玚,吴人,陈武帝谓曰:
“昔朱买臣愿为本郡,卿岂有意乎?”乃授吴郡太守。陈武帝本吴兴人,在梁朝时,其子
昌为吴兴太守。帝以乡里父老尊卑有数,特令蔡景历为佐吏辅之。《魏书》:毛鸿宾,北
地人,孝明帝改北地为北雍州,以鸿宾为刺史,曰:“昼锦荣卿也。”游明根告老,其子
肇求解官归侍。孝文帝欲令禄养,乃出为本州魏郡太守。甄琛,中山人,后为定州刺史。
《北齐书》:封隆之,四为冀州刺史,其本州也,素得乡里人情。其子绘复为本州。《后
周书》:李穆一家叔侄三人,皆牧宰乡里。苏亮,武功人,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
州,特给鼓吹,先还家,并给骑士三千,羽仪游乡党,欢饮旬日,然后入州。令孤熙,敦
煌人,为敦煌太守。晋公护谓曰:“公一门之内,须得衣锦之荣,故命之。”王杰,金城
人,为河州刺史。朝廷以其勋望,故荣以本州。刘雄,临洮人,周武以为河州刺史。先已
为本县令,至是复刺本州,乡里荣之。柳敏,河东人,为河东郡守。虽统御乡里,而处物
平允,甚得时誉。苏椿为武功郡守,既是本郡,惟清俭自居。冯迁为陕州刺史,迁本寒微
,一旦为本州,惟谦谨接待乡邑。《隋书》:田式,祖安兴、父长乐及式,三世为本郡太
守。此隋时不避本籍也。《唐书》:姜 上邽人,高祖命为秦州刺史,谓“故乡锦衣,用答元勋。”丘和为交趾太守,闻高祖登极
,来朝。帝以和本稷州人,乃命为稷州刺史以自养。张士贵,洛州人,高祖命为洛州刺史
,曰:“令卿衣锦昼游。”薛登,常州义兴人,武后授为常州刺史。张九龄,韶州人,以
亲老求归养,玄宗乃以其弟九皋、九章为岭南刺史。贺知章归老,诏以其子僧子为会稽郡
司马,使侍养。(《封氏闻见记》:侍郎唐皎掌选,问选人稳便,对曰:“家在蜀。”乃
注吴。有言亲在江南,即注陇右。有一信都人,心希河朔,给曰:“愿得淮淝。”即注漳
滏间一尉。是朝廷特命者或不拘本籍,而选法原有回避本籍之例。)《宋史》:周祖以王
晏家彭城,乃授为武宁军节度使,俾荣其乡里。王仁镐,邢州人,周世宗授为安国军节度
使,制曰:“眷维襄国,实卿故乡。分予龙节之权,成尔锦衣之美。”宋朝授本籍之例,
大概有三:一以便就养,一以优老臣,一以宠勋臣。《太祖本纪》:乾德五年,县尉鄢陵
许永,年七十五,自言父年九十九,两兄皆八十余,乞一官以便养。乃授永鄢陵令。彭乘
,益州人,求便养,得知普州。蜀人得守乡郡自乘始。陈希亮,眉州人,初蜀人官蜀,不
得通判州事,希亮以母老,愿折资为县,乃令知临津县。朱昂家江陵,致仕时,诏以其子
正辞知公安县,以便侍养,许归江陵。张泳,濮州人,初仕时,乞掌濮州市税以便养,许
之。蔡襄,仙游人,以母老知福州,后又知泉州。杨绘,绵竹人,以母老请知眉州。刘湜
,彭城人,知广州,以母老求内徒,遂知徐州。湜喜曰:“昔布衣随计,今以侍从官三品
典乡郡,过始望矣!”洪皓自金归,以母董氏年八十余,乞补外。乃以徽猷阁学士出守饶
州乡郡(见《独醒志》)。文文山,吉安人,初除湘南提刑,辞免,乞便郡养亲,乃差知
赣州(见《文山纪年录》。此皆以亲老而不避本籍也。按《真宗纪》:诏亲老无兼侍者,
特与近任。《仁宗纪》:选人父母年八十以上者,权注近官,是宋时本着为令。)邢昺以
老乞给假归曹州,上曰:“便可权与本州,何须假耶?”遂拜工部尚书、知曹州。吕大防
,蓝田人,罢相,改永兴军使,便其乡社。任中师年老,上书言:“家本曹州,愿得守曹
。”遂以之知曹州。范纯夫引疾乞归,章十上,乃得请,以待制知梓州(见《晁氏客语》
)。韩子华兄弟为颍州贵族,罢相后,仍帅乡郡。或贺以启曰:“夙推荀氏之龙,仍致颍
川之凤。”(见《王公四六话》)汤思退知枢密院事,垂相而病,除大资政,留守金陵,
即其乡也。未第时,兄弟皆就食府庠,人以为荣(见周益公《玉堂杂记》)。此皆以优礼
老臣,使不避本籍也。韩魏公,安阳人,后出镇大名,即其乡郡。欧阳公为作《昼锦堂记
》。公殁后,其子忠彦以坟墓缺照管,乞以其弟粹彦监相州酒税。神宗御批曰:“韩琦有
功于国,特依所乞。今后常注其现仕子孙一人,随本资任当相州一差遣。”(见《韩魏公
君臣相遇传》)后琦之孙治守相州,治之子肖胄乞侍其父疾,诏即除肖胄守相州,代其父
任。徽宗谓曰:“先帝诏韩氏世官于相,今父子相代,荣事也。”琦守相,作昼锦堂,治
作荣归堂,肖胄又作荣事堂,三世守乡郡,人以为荣。此又特宠勋臣,而使世官乡邑,不
避本籍者也。其他亦有不尽关优老便养,而使官于乡者。王祐,大名人,太祖使领大名,
谓曰:“此卿故乡,所谓昼锦者也。”范促淹,苏州人,亦尝知苏州。汪彦章,微州人,
后仍知徽州,其谢表有曰:“城郭重来,疑千载去家之鹤;交游半在,或一时同队之鱼。
”至南宋之末,以军事重,更多有使守乡郡者。李芾家衡州,摄湘潭县,知永州,又知潭
州。崔与之,广州人,后以广东安抚使知广州,即家治事。陈炤,常州人,初为丹徒县尉
,后摄常州通判,守城死。此又以军兴需人不避本籍也。(按《高宗纪》:绍兴二年,诏
监司避本贯。则宋制回避本籍,惟在监司。故应孟明,婺州人,除浙东提点刑狱,以乡郡
引嫌,乃改授江东。)《金史》:李晏,泽州高平人,年老致仕,乃诏其子昭略为泽州刺
史。张大节,代州人,徒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荣之。元世祖时,许衡归老河内,特
命其子师可为怀孟总管以便养。吴当,抚州人,为江西肃政廉访使,左迁抚州总管。赵雍
,湖州人,松雪之子,为昌国海宁守。则金、元时亦间有不避本籍者。回避之例,至明始
严。然太祖初设浙东提刑,即以龙泉人章溢为佥事,又命其子存道守处州。而处州人胡深
,亦为浙东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总制处州军民事。又洪武四年正月,河南府知府徐麟以
母老,家在蕲州,请终养,诏即改为蕲州知府。是太祖时固不拘乡贯也。《漱石斋闲谈》
记永乐中。命御史邵玘巡按两浙,辞以本籍不当往。上曰:“以卿浙人,知浙中利病故耳
。”浙人授浙官,即须辞免,则回避本籍已为成例可知。以后亦间有不回避者。叶春,海
盐人,宣德、正统间凡三为浙江巡抚,治事于乡。王彰,彰德人,亦巡抚河南。《彰传》
谓:终明之世,大臣得抚乡土者,彰与春而已。然此外亦尚有王瑜,淮安人,后镇淮安,
总督漕运;魏源,江西建昌人,宣德中永新民乱,帝命源往抚之;又景泰中,命吴人杨翥
之子为本邑主簿,是亦不止春与彰二人而已也。本朝督抚大吏,亦往往有此。盖常调官例
须回避,所以杜瞻徇之弊。至于亲信大臣,原可不拘成例,是固立贤无方之意也。其常调
官仍有亲老改补近省之例,既不碍于临下,又可便于养亲,可谓通乎人事,斟酌至当矣。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1-17 14:46:00
古狗《汉代东海郡的豪族大姓》持不同观点 该文最前面引言即称 尹湾汉墓出土〈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可作为严耕望所提之本籍回避下的一个例证 重点出在该背景年代 是西汉成帝后期《汉书》有"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的叙述 配合其地理志注会稽:"景帝四年属江都" 且地理志注广陵:"县四:广陵,江都易王非、广陵厉王胥皆都此,并得鄣郡,而不得吴" 个人解读该吴为吴县而非吴郡 亦即严助本籍之吴县 可能仍由朝廷直属
作者: wilson00164 (狐狸)   2022-01-27 10:58:00
谢承《后汉书》:"史弼迁山阳太守,其妻钜野薛氏女,,以三互自上,转拜平原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