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9-11-01 00:03:37※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近日在 KOEI 光荣板每日介绍的三国志14新登场武将,
: 介绍到了“费观”这位人物。
: (https://www.ptt.cc/bbs/Koei/M.1571800832.A.AB7.html
: https://www.ptt.cc/bbs/Koei/M.1571887644.A.135.html)
: 《三国志‧蜀书‧杨戏传》附有杨戏所作的〈季汉辅臣赞〉,
: 杨戏在这篇文字中,为许多蜀汉人物写了四言赞语,
: 这些被杨戏评点到的人物,如果在《三国志》中没有立传,
: 陈寿就会在〈季汉辅臣赞〉的赞语后面撰写注疏文字,
: 介绍这些有赞无传的蜀汉∕季汉辅臣。
: 费观就是出现在〈季汉辅臣赞〉陈寿注中的其中一人,
: 陈寿写道:
: “(费)宾伯名观,江夏鄳人也。刘璋母,观之族姑,璋又以女妻
: 观。”
: 可知费观是刘璋的女婿,
: 同时也是刘璋母亲费氏的远房子姪辈的亲戚。
: 至于“费祎”,在《三国志‧蜀书‧费祎传》中,
: 是这么介绍他的出身背景的:
: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
: 刘璋之母也。”
: 可知费祎的远房叔伯“费伯仁”,是刘璋母亲费氏的姪儿;
: 费伯仁的父亲,是刘璋的舅舅。
: 下面便根据以上资讯来图示“刘璋、费观、费祎”三人之间的亲族关系:
: 刘焉
: ║
: ╟──刘璋
: ║
: ┌费氏
: 费?┤
: └费?─费伯仁
:
: 费?─费观(娶刘璋女)
:
: 费?─费?─费祎┬费承
: │
: ├费恭(应是娶刘禅女)
: │
: └费氏(嫁刘禅子刘璿)
: (女性以紫色字标示)
上面把费观、费祎与刘璋之母费氏之间的亲族关系图示出来,
也附上了相关文献的原本文字,可以互相对照。
可以看到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一、刘璋的母亲“费氏”,是费伯仁之“姑”,也是费观的“族姑”。
费伯仁、费观两人,其实与刘璋是同辈。
刘璋是费伯仁的姑表兄弟,而费观则是刘璋的远房表兄弟;
费伯仁、费观彼此则是远房堂兄弟的关系。
二、费观与刘璋是同辈的远房表兄弟关系,
但是费观却娶了刘璋的女儿。
这是一桩跨辈分的婚姻,费观比妻子刘氏高了一辈,
刘氏乃是费观的远房表外甥女。
刘璋确实比费观年长不少,
费观与刘璋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是很近,
而且当时不同辈分间的通婚并非那么罕见之事。
此外,费观其人应该有其才华姿貌与特殊的交际本领,
连生性自负的李严,都与费观成为忘年之交。
而刘璋似乎满照顾他母族的亲戚,
根据〈费祎传〉的说法,费伯仁之所以带着费祎从荆州入蜀,
就是因为刘璋“遣使迎仁”的缘故;
费观也有可能因为与刘璋之母间的远亲关系而受到沾溉,
从而得到刘璋的注意。
基于上面几点可能因素,刘璋招婿时便选中了费观。
(至于有没有更八卦的费观与刘璋女儿之间的情爱故事促成两人婚姻云云,
这在现存文献上就看不到啦!~~)
三、清朝人赵一清在他的《三国志注补》的〈费祎传〉部分写道:
“杨戏〈辅臣赞〉注云:‘费宾伯名观,江夏鄳人。刘璋母,观之族姑’,
岂即伯仁耶?”
赵一清提出一个假设:费观会不会就是费祎的族父费“伯仁”?
不过,这个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应该很低。
从陈寿《三国志》的内文来看,费观的名、字俱在,
并没有说费观又字“伯仁”云云。
而刘璋之母费氏对于费伯仁、费观来说,
一个是“姑”,一个是“族姑”,两者之间也有区别,
费伯仁、费观两人与刘璋母亲费氏之间的亲疏关系,
是有远近差异的。
刘璋之母为费“伯仁姑”,
换句话说,费伯仁是刘璋亲舅舅之子;
对于刘璋之母费氏来说,费伯仁是自己兄弟的孩子。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近亲关系,
才会让刘璋特地派人迎接费伯仁入蜀。
至于费观,就真的有点来历不明,
不知他与刘璋母亲之间到底隔了几层堂房;
费观与费伯仁之间关系也不算亲近,
就好比费观与刘璋之母费氏之间的族姑姪关系一般,
说来费伯仁的父亲(刘璋的舅舅),正是费观的族父,
费观与费伯仁之间实际上是同辈的“族兄弟”(即前面说的远房堂兄弟)。
费伯仁的“伯仁”显然是他的“字”(他的名可能因避讳不写或是已失传),
远房亲戚之间在取“字”的时候用到同一个“伯”字,
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尤其“伯”本来就是常用的排行字,
除非有其他证据,否则仍应尊重现今可见的相关文献记载,
“伯仁”与“宾伯”应该还是两位不同的“伯”。
倒是在费观与费祎之间,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
他俩与费伯仁之间,都是“族X”的关系,
费伯仁乃是费观的“族兄弟”,
而费伯仁同时也是费祎的“族父”。
对于费伯仁来说,费观、费祎都是费伯仁的远房亲戚,
关系远到只能用“族X”来称谓;
或许费观、费祎两人彼此之间的亲族关系可能还比较近,
这也说不定呢!
(比如说:费观会不会刚好就是费祎的堂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