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6-12-18 19:51:49跟着前文的丰富推文内容,
粗略地去数据库查查。
以“虎”、“豹”之类的字作为名字的人物,
看来也无法说有很多,把有看到的大致列给板友们参考。
除了张辽之子“张虎”以外,
还有看到几位以“虎”为名的三国人物如下。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刘)勋走入楚江,从寻阳步上到置马亭,闻(孙)策等已克皖
,乃投西塞。至沂,筑垒自守,告急于刘表,求救于黄祖。
祖遣太子射船军五千人助勋。策复就攻,大破勋。勋与偕北归曹
公,射亦遁走。
策收得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遂前进夏口攻黄祖。
时刘表遣从子虎、南阳韩晞将长矛五千,来为黄祖前锋。策与战
,大破之。”
这里有位刘表的从子“刘虎”。
刘虎在与孙策军交战过程中兵败被杀。
另一位其实也叫“张虎”,
而且又是刘表的部将。
根据《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裴注引司马彪《战略》的记载,
这位“张虎”与伙伴陈生出身江夏贼,并且占据襄阳地区,
后来两人归降刘表。
张虎、陈生在演义里则是以常见的‘二人组’之姿登场,
两人是黄祖的部将(又跟黄祖有关!)
演义里这位“张虎”死在韩当的刀下(又是跟孙策有关!)
原来呀,刘表帐下,实有‘双虎’呢!
“刘虎”+“张虎”。
孙策这方则是专门来屠虎的~~
还有一位是文钦之子、文鸯之兄“文虎”,
不过,文鸯的“鸯”恐怕也是外号、小字之类,
文鸯本名可能是“文俶”(俶,音ㄔㄨˋ);
文虎的“虎”不知是否也与“鸯”一样,
属于外号、小字呢?
蜀汉这边则有一位尚书郎“李虎”,
在刘禅出降时,负责送上士民簿(军民的户口资料)。
另外觉得有趣的是,
之前板上常出场的《世说新语》名人帅哥“卫玠”,
他的小字叫作“虎”,
所以有些《世说新语》故事,
会把卫玠记载作“卫虎”。
以“豹”为名的三国人物,
大概就数那位最有名啦!
没错!就是“曹豹”!
另外还有些比较没有名气的人物也以“豹”取名,如:
杨阜的孙子叫作“杨豹”。
蜀汉这边有位“刘豹”,
曾经与其他同僚一起上表向刘备劝进,
请求刘备称帝。
这位“刘豹”在光荣三国志2中有登场。
还有并州匈奴右贤王叫“刘豹”。
而辽东公孙度年轻的时候,
原本叫作“公孙豹”。
除此之外,也附带列出一些三国前后类似以猛兽取名的例子:
曹操有子“曹熊”、曹彪字“朱虎”。
(“彪”是虎纹、虎皮的意思)
孙吴这边的朱据有子“朱熊”。
曹魏的胡质(位至征东将军、都督青徐),有子“胡罴”。
(胡质的长子胡威字“伯虎”)
与司马懿作对的王凌,有子分别叫作“飞枭”、“金虎”,
判断这些可能是字或外号,应该不是名。
汉献帝建安末年,洛阳西南方的陆浑县,
有位“孙狼”起兵反抗官方(曹操控制下的东汉)征调远役,
并且附从关羽,在陆浑地区打游击。
蜀汉的越巂郡这里则有位部落领袖“魏狼”,
后来被张嶷生擒后率部归从。
有以鹰为名的吗?好像日本人对中国人印象都是动物名大使阁下的料理人中,李登辉->张升龙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6-12-18 19:57:00西晋有位“张翰”字“季鹰”,是孙吴的张俨(撰《默记》)之孙。取名叫“鹰”的目前没查到说。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6-12-21 00:12:00龙算猛兽吗 好像蛮多人的 字 有龙的 名的话有贾龙等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6-12-24 00:18:00龙还蛮特别的,还可看作是祥兽、瑞兽,或是神兽、幻兽
作者:
khara (高阳酒徒)
2016-12-24 05:20:00所以我怀疑狼也许在某些底层人中是真名另,蛟龙之属,其实在残存上古资料造成的印象中,仍是猛兽(猛虫?)类,不像麒麟或凤凰那样纯是瑞兽但若说视为祥瑞,虎与豹(南山豹)都被视为有君子之德。一方面上古人本有猛兽崇拜,二方面我怀疑在某些古人眼中,虎豹都被萌化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5-01-02 18:36:00王基老爸-王豹;杨阜孙子-杨豹;向朗儿子 向条字文豹;许允儿子许猛 字子豹许允的事蹟 可参见夏侯尚传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5-01-05 11:44:00谢谢楼上补充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5-02-15 02:47:00越巂郡的定莋县还有帅豪"狼岑" 后来被张嶷挞而杀之汉嘉郡界 旄牛夷种4000余户 其帅为"狼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