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4
: :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
: : 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这则《世说新语》故事中的主人翁还是上一篇提到的“王敦”;
: 王敦,字处仲。
: 故事中王敦酒后所爱吟咏的诗,
: 是曹操的作品《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 全文如下: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据说这首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讨平乌桓班师时所作,
: 这一年,曹操 53 岁。
: 上一则故事中在晋武帝司马炎面前击鼓的王敦,还是个年轻人;
: 而这一则故事的文字中,并未说明王敦的年龄资讯。
: 从这首诗的可能意涵来揣想,醉吟“龟虽寿”的王敦,
: 可能已经不是位青春少年郎了吧。
: 不过,故事中又仿佛有点意思地称王敦为“王处仲”,
: 只用王敦的字来称呼他,而不是用“王大将军”这类带有官衔的别称,
: 有没有可能是为这则故事执笔的文士特意要这么写?
: 作为“王大将军”的王敦醉后吟诗,
: 与作为一个个人“王处仲”的醉吟“龟虽寿”,
: 想像两者的画面,似乎有着什么不同呢~~
: (比如说,在帐幕之中,披戴武弁铠甲,旁边站立著卫士、幕僚,
: 或是在京都洛阳的自个儿家或是朋友家中,与至交友伴持杯擎壶~~)
查到另外一条相近的记载,出自《裴子语林》:
“王大将军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莫年,
壮心不已’,便以如意击珊瑚唾壶,壶尽缺。”
(《裴子语林》已残逸,现今所见者,
是从其他类书等文献中辑佚而成。
上面这则《裴子语林》故事,
出自虞世南《北堂书钞》,成书于隋代)
这里便不像本则《世说新语》故事般以字称王敦为“王处仲”,
而是用“王大将军”的称法。
《裴子语林》的作者,是东晋时人“裴启”(字荣期),
时代在《世说新语》成书之前(约与东晋名相谢安同时),
加上两篇故事在文句上非常类似,
因此本则《世说新语》故事的资料来源,
应该便是裴启的《裴子语林》了。
换句话说,本则《世说新语》故事中所用来称呼王敦的“王处仲”,
事实上应是出自撰写这则《世说新语》的文士之刻意安排改动,
将原本资料依据中的“王大将军”改成“王处仲”~~
其有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