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关于泰文中短元音a的省略与否

楼主: wagor (宇宙大帝)   2013-06-18 03:10:28
※ 引述《tatsumi2512 (路人甲)》之铭言:
: 小弟最近正在学习泰文。
: 目前有一点令小弟感到十分困扰的是关于短元音的a。
: 到底何时短元音的a会被省略,何时又会保留呢?
: 在网络上有查到一种说法:
: 当单字中出现“中,高头子音”+“低头子音”时,
: 两个子音之间省略了短元音的a,
: 并且音调规则会变成以“中/高子音”为准。
: 例如:市场的dalaˋ-t中,do- daˇo后方的短元音a就会被省略。
: 想要请教的的是,这个规则是必定会成立的吗?
: 另外,若是“低头子音”+“低头子音”时,
: 为何有时短元音的a会被省略,有时会被保留呢?
: 例如:医院的ro-ng paya-ba-n中,po- pa-n后面的短元音a是被省略的。
: 但
: 例如:ko- rakang中的rakang里,接在ro- rue-a后面的短元音a却是被保留的呢?
: 有什么规则方便去判断何时短元音的a会被省略,何时又会被保留呢?
: 不好意思,就麻烦大家了。
: 谢谢。m(_ _)m
====
这个问题是大哉问。先提醒你问题的方向有些颠倒了,泰文拼法极受历史与外来
语影响,和英文可相比拟。“什么时候[a]要写出来”这样的问题,就像“[t']什么
时候写成那六个字母其中之一”,或“英文[f]什么时候写成f,ph或gh”一样,都因
个别单字的词源而有所不同,没有规则。相反地,某书面拼法为何现在如此发音,
才比较有规则可循。以下分点说明:
(一)梵语,巴利语借词不写[a]的情形
大致上纯泰语是按发音拼写,所以[a]都必须写出来,然而外来语则会尽量配合
其原来拼法(梵语,巴利语,柬埔寨语,乃至于英语借词皆如此)。这样一来,梵
巴借词因其原本印度系统的文字都不写[a],因此泰文里也不写。例如梵语nagara
(城)原本的拼法为ngr,泰文也是这样拼,读为na-khon。
又梵巴借词在和其他词组合时,有时会”还原“出尾音。此时也不需特别写出来,
例如梵语phala(果)原本拼为ph-l两字母,泰文也是这样拼,读为phon。即使后
加纯泰语maai(树)会唸成phon-la-maai,借词本身的词源拼法还是不受影响。梵
语dura(远)+sabda(声)=>thoo-ra-sap电话也是同理,不因-r尾音“还原”出
来而改变词源拼法。
但即使是梵巴借词,如果[a]不标会造成发音上的困扰,那么还是会标出[a]。主
要有两种情形:(1)词尾如果泰语唸[a]必须标出来,例如sara(梵sara。元音)
,phayanchana(梵vyanjana。子音)的词尾。如果不标[a],就会被唸成其他发音;
(2)前缀kra-,pra-,tra-等,如果不标[a],和后面接的词全写在一起,不容易发
音。
(二)子音群发音插入[a]的情形
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形是,当外来语的子音群(consonant cluster)在泰语里不
存在时,泰语就会在两字音中间加[a]来唸,但拼法仍然按词源不变。举例来说,
泰语里英语借词遇到st,sk,sp时,因这样的子音群不存在于泰语,所以一般习惯
在s之后加个[a]来唸,例如英语借词strawberry,ski,spring都是这样唸的,但拼
法仍依英文拼法,不会改变。
实际上这种子音群中间插[a]来唸情形,以柬语借词为最多,因为柬语有丰富的
子音群,例如craen=>ca-roen发展/繁荣,thnal=>tha-non道路,khmer=>kha-meen
柬埔寨。大致上看到发音规则上所谓”第二音节声调依头子音高低而非次子音高
低”的词,多半都是柬语借词。然而我对柬语很陌生,因此无法给太多例子。同
样地,虽然插了[a]来唸,但拼法仍按词源,不会改变。
附带一提,泰语所有thr-读为s-的皆为柬语借词,源于dr-或jr-。虽然也是子
音群但泰语读为s-而不按上述读法,是为例外。
(三)[a]写出来的情形
以上谈完外来语[a]不写的情形。至于[a]写出来的情形,若在开音节使用
wisanchani(梵visarjaniya。即sara a的符号)符号,闭音节则使用mai han
aakaas符号。
除此之外,另有一种拼成-rr-的情形,称为ro han(反转的r),这是对应梵语
r+子音合写字母的情形,没有问题。例如dharma(法)梵语拼成dh-rm,一个字母
加一合写字母,但泰语在这里为何要拼成dh-rr-m,其中-rr-写两次,有些费疑猜
。也许是因为写成dh-r-m会造成发音困扰,不容易读成tham,因此才采这种特殊
拼法,一目了然。
实际上这类r+子音情形,在巴利语中都同化为双子音,例如梵dharma=>巴dhamma
。泰语的tham读法是否受其影响,也未可知。当然,从英语借词中也可知r在此种
情形通常会被省略(即上加kaarant符号),如farm实际读为faam。
(四)小结
以上大概是原则,但个别泰语词的词源为何未必见得明确,有时也不容易解释。
以你举的例子:
(1)phayaabaan很明确应该是由梵语vyadhi(病)+pala(护)组合而成,不标
[a]乃是依词源
(2)ta-laat八成是柬语借词,按词源拼,但柬语我不熟,不知有无此词
(3)ra-khang就费疑猜了。虽然它用了对应梵巴语gh的专用字母(也就是kho
ra-khang),不过梵巴语钟是ghanta,与ra-khang不完全对应。我猜想泰
文正书法的制定者可能也无法确定此词词源为何,既然不确定词源便无词
源拼法的问题,仅部分用了gh字母聊表心意吧(?)
结论是,泰文拼法受历史和外来语的深远影响,想要从实际发音倒推正字法
不太可能,因此“[a]何时写出来,何时不写”是无解的,需视个别词的词源如
何而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