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梦南迪-寒门女医(有剧情)

楼主: mugicha (mugi)   2023-12-06 01:05:45
□ 书名:寒门女医
□ 作者:梦南迪
□ 出版社/书系:新月/蓝海E95001
□ 心得感想:所以我说那个后记……
文案:
大庆朝人人都知宁可得罪陛下,不可得罪九千岁,
但苏照仪不知道啊,她从吃穿不愁的医生穿越成落魄千金,
除了要忙着敲打烂赌鬼舅舅、扶持舅母学着当家做主,
还要带着表弟想法子上山采药打猎弄点钱来,
她怎会知道被她捡回家的昏迷帅哥就是传说中的可怕王爷,
等她知道也来不及了,已经被他拐进皇城,
(麦茶按:到这边前八章)
不但朝中众臣都在传他被一个贫家女迷住,与她同吃同睡,
他还不跟她套好招就带她上殿,让她对付叽叽歪歪的大臣,
她也不知自己是何时对他动了心,是在他受伤时她热心帮他做拐杖轮椅时?
是在他承诺给她三个愿望,却又主动安排关照她的家人生活时?
还是在他面对觊觎他的女人粗暴无情,转过身就把他的身家私产全部上缴时?
(麦茶按:到这边第十二章)
爱情来得如此让人猝不及防,危险同样如此,她万万没想到,
她会在战场上与他分开,甚至是生死相隔……
(麦茶按:到这边第十四章)
~~~以下有剧情~~~
看到板上有梦南迪的心得,就趁前阵子读墨特价时盲买了一本,
因为我有大夫滤镜就挑了这本《寒门女医》。
女主角是西医穿越回古代,略通中医,具体描述如下:
“她一个三十岁的医院骨科医生”
“多年骨科医生的经验”
“她医学博士出身,虽然工作后是一名骨科医生,
但是中医这块她读书的时候也有所涉猎”
“中医的知识她学了两年”
总之整体偏唬。
不过穿越女主角们人人都记忆超群,
一堆人都可以分辨植物、默背食谱,更有甚者可以进行水利设计都市改造,
没有三两三还真的没资格当穿越书的女主角,
这本顶多就是接骨、绘制拐杖跟轮椅的设计图,
在一干靠着穿越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的女主角们面前也算是普通而已。
事实上,女主角在穿越女主角中算是没什么外挂可开的了。
原主家道中落、舅舅赌博成性,女主角穿越过去之后医馆也不愿意用一个女人,
她只好另外想办法替舅妈和表弟想出路,最后开了一间舖子卖豆腐花,
女主角在前十二章(全书共十六章)中其实主要只医了断腿的舅舅和受伤的男主角两人,
没有我想看的悬壶济世内容呜呜呜,说好的医女呢?
单论故事完整度是 OK 的,
但前面一直叨叨絮絮讲女主角想怎么发家,满满的愿景却看得相当不耐,
尤其用膝盖想都知道蓝海书系的分水岭就是成亲,成亲前后的剧情通常差很多,
就算一开始钜细靡遗描写女主角怎么操持家业,
87% 的女主角会在成亲之后改对付男方那边的事,
之前管得辛辛苦苦的家业还是要由别人处理,
因此,既然知道看来看去最后都会交接给别人,
作者却还写这么仔细且内容没什么特殊亮点,就觉得……看得好累喔(?)
于是我满心期待男主角赶快登场,赶快把身份亮出来,
赶快让女主角知道他有钱有权,赶快把她带去京城,
最好的话顺便谈个恋爱拜托拜托。
结果,前半本看女主角治家步调相当缓慢,后半本却发展神速。
男主角是王爷,是皇帝的同母胞弟,腹黑腹黑的,
他在乡野受伤承蒙女主角搭救,
在和女主角聊天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救命恩人思想特别,
想法相当洒脱,也时常出现惊人言语和一些听不懂的话,
于是他对她萌生了兴趣,算是连哄带骗的把她带到京城。
果不其然回到男主角主场之后换处理他这边遇到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其实算是合格的蓝海书,
该培养的感情有培养、该来闹的女配有来闹,
甚至是该有的误会也有(只是来得突然去得突然,感情张力没太明显),
殊不知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大概就四章),男主角便得去前线打仗,
而他选择带着即将成为王妃的女主角前往。
如同我前面将文案分段的那样,
前面花了八章叙述女主角家况,却多只有女主角如何生财的描述而没什么感情戏,
仅能从两个人聊天的过程中感到男主角对女主角越来越在意还有故意算计,
但从女主角的角度来看,她对男主角还没什么感情时就被拐到京城了,
正当后面终于要写感情戏了,却只有四章,感情才稳定下来就直接塞一个战场戏。
这边剧情整个急转直下,短短四章经历了:
战事描述→女主角失踪→皇帝驾崩→战事告捷男主角回京称帝→找回女主角
而最后男主角跟女主角重逢也已经是第十六章后半了便顺势结局,
我的帝后不能症都还没发作,倒是先对剧情密度感到吃惊XD
不过完整度 OK,该有的那些也都有,还是可以算一本合格的蓝海书,
直到我接着看了后记,突然整个人都不好了XDDDDDD
后记的标题是:人到中年
而后记的第一句话是“再过几个月我就要过三十大寿了”
三十!大寿!
中年!三十!
中!!年!!
(上一个喜气一点的颜色)
来分享一个小插曲,
之前要写 WRN 那边的专栏时,有需要整理一下哪些蓝海作者是台湾人,
有些作者会直接在自介那边写中国省分的就可以排除,
且发现很多年轻作者的兴趣是什么穿汉服焚香抚琴的,大开眼界XD
但当时看到梦南迪这个作者,实在不知道他是中国作者还是台湾作者,
最后我也忘记我怎么处理了XDDD
这次选他的书来看便想起了之前整理时的疑问,
阅读过程中也忍不住偷偷猜作者会是哪边人,
像是书里提到“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颇多,一年回一次家,有的甚至几年回一次。”
这种我就感觉跟台湾比较不像,
或是有些语序跟用词跟一般生活用法比较不接近而看得稍微累,
但可能是因为我心中已有一些预想,所以带着成见看XD
(语序跟用词不同也有可能是配合古代稿,像我看蔡小雀写唐代的内容也累XDD)
总之,看到作者在后记以三十岁的中年之姿开始老生常谈的时候,
特别感觉很不像台湾人的笔法,
也大概知道为什么我会觉得前面看得有点不耐了,
就是有种说不上来的微微说教感,硬被塞了正向思考的心灵鸡汤那种,
可能跟作者频率没合到吧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