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兰京-窗边宝贝

楼主: qamidala (生活以下生存以上)   2016-09-11 13:19:02
□ 书名:《窗边宝贝》
□ 作者:兰京
□ 出版 /书系:禾马珍爱2375 初版:2003年1月
□ 推荐的原因:
《窗边宝贝》是兰京第二本现代稿作品。
兰京现代稿作品是串连在一起的,笔下是共通的世界。
剧情跟人物可以从《兰色妖怪》接续下去。
在马兰带朱丹雅到私人聚会,介绍当时电话救援手的安以撒给丹雅认识。
从安以撒开始,带入安家预展酒会,到之后《窗边宝贝》的拍卖会。这本是引子。
康乐琳从为了帮朱丹雅打抱不平开始,误会找上了安阳。原来安阳是安以撒的哥哥。
《窗边宝贝》采用很跳跃的点对点,建立互动模式。辅以第三者,去型塑主角的饱满。
这本的主题,我想应该就是“自我”吧!
故事中无论男女主角与其他重要配角,都有关于自我实现的内心描述。
书名《窗边宝贝》表达康乐琳就算是别人眼中不重要的窗边族,但仍是安阳的宝贝。
而男主角人物原型中,现代稿的安阳安以撒兄弟,对应到的是古代稿的思麒思麟兄弟。
同时或先后,两兄弟都爱上女主角。
兰京现代稿在《兰色妖怪》跟《窗边宝贝》可以算是两本一组,互为对照帮衬。
因为皆是男女主角感情不稳定态,只须认定不须交往就直接结婚,探讨婚后观念磨合。
兰京笔下的爱情,比较是阶梯式断点的呈现,而非斜坡式连续的呈现。
《兰色妖怪》
女主角朱丹雅,性情单纯,善良厚道,认真负责,即使被构陷仍旧保有其本性。
男主角马兰,性情复杂,工于心计,机巧谋略。自我防卫甚严。
《窗边宝贝》
女主角康乐琳,是个梦想家的钢琴女孩。太理想化、太乐观。
男主角安阳,是个务实派的艺术商业者。做事按部就班,态度一丝不苟。
兰京笔下的男女主角,往往建立在“思想冲突”、“身分对立”、“不被看好祝福”。
从《兰色妖怪》到《窗边宝贝》可以看到兰京在男女主角的设定上,都有明显对比。
而这种写作手法的呈现,到了《绣花诊所》更是大放异彩到极致。
《窗边宝贝》很重要的是安阳跟安以撒兄弟的竞合关系,无论是感情上还是事业上。
在原先拍卖会,乐乐是跟安以撒合作。安以撒先爱上乐乐,两人互动良好,相处和谐。
而之后拍卖会,乐乐转为跟安阳合作。安阳之后爱上乐乐,两人针锋相对,相处紧张。
但无论是安阳还是安以撒,他们都并没有对乐乐透露真实的情感。
乐乐认为跟安阳相处“感觉对但不感觉好”,跟安以撒相处“感觉好但不感觉对”,
乐乐结婚,则是因为他认为找寻到安阳的“感觉对”,即便婚后跟安阳相处仍旧不好。
安氏兄弟的手足关系,安阳跟安以撒是同父异母。安阳是非婚生,安以撒是正宫所生。
这本穿插的圣经故事,是以亚伯拉罕献上独子的典故,让安夫人用以撒为儿子命名。
而安阳的情结,在安氏危机兄弟之间的连袂合作后,正式化解了过去的隔阂。
人物饱满。兰京这本用了三个人物去侧写女主角康乐琳。让乐乐这角色很立体。
而康乐琳,是在兰京现代稿前五本女主角,唯一一位不被男主角压制的女性。
第一个是康乐琳的母亲。
康母不了解乐乐。乐乐跟父亲亲近,对母亲不谈心事。能给的母爱就是在物质上满足。
乐乐遗传了丈夫的乐天,梦想家是无法规律生活,对金钱没有概念,却能过得很快乐!
乐乐偶有惊人之举,例如退出钢琴大赛,以及跟安阳闪电结婚。康母虽震惊,但尊重。
第二个是利百加。
利百加看着乐乐选择离开那个音乐圈,乐乐放弃与坚持自己的理想,付出很大的代价。
乐乐虽然人缘很好,但很孤独。因为大家都只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去评断他。
很少有人愿意真正去明白乐乐的想法,尊重乐乐的坚持。
第三个是张女士。
钢琴演奏会取消是因为安阳希望维持拍卖会的正统性而不得不中止。
乐乐介意的并非是演出机会或酬劳,而是知音难觅。乐乐对于未知的演出都随时准备!
张女士看重的是乐乐对于音乐的理念,就像安阳一眼就挑民乐乐当妻子的慧眼独具。
安氏的APHRODITE公司,这个“希腊爱与美的女神”,这占了最后三章非常重要的情节。
张女士,当看到后面《京艳迷宫》跟《违心论》就会知道,那是张曼侬女士。
张女士收藏的“丹玉”画作,就是兄长张丹玉的作品。
而再往前回推《双面俪人》,张女士原本应该是董士钦的未婚妻。
在安阳主导转型成功后的APHRODITE画廊,正式取得张女士的合作,此后成为丹玉代言。
这段伏笔,看似不那么明确,却是在兰京古代稿跟现代稿当中,作为第一次紧密连结。
虽然激情肉欲一样多!我想重点并不是在那,而在于男女主角彼此因此而爱恋与互属。
《窗边宝贝》这本非常值得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