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43~
昨天一口气把七集日剧[陆王]看完,最近又有人在讨论
所谓前脚掌落地跑法,今晚有空所以想分享一下个人的
心得给大家
在我2010年开始练跑~2011年(民国百年)完成太鲁阁初马这段期间
刚好出了[跑步,该怎么跑]这本书,
不管哪个跑步论坛,开始探讨整个前脚掌落地跑法
而我也抱持着浓厚的兴趣买了一本跟着练习
刚开始我也是和大家一样,想刻意用蹠球部、也就是前脚掌落地
但我在操场裸足跑个几圈后,我发现很有问题
脚背很痛,因为变成可以垫脚尖跑,所以我立刻停止这种跑步,
但我仍然照著书中的练习方法去执行,
其实蛮有心得的,后来我发现,重点在于[中足]
而非刻意在前脚掌,除此之外,也因为这观念的兴起
也带动一股赤足跑风潮,从2012~13年起跑步风气正式爆发
全世界包括台湾都吹起改变跑步的姿势的风气。
个人分析如下:
我们因习惯跑鞋厚厚的足跟,不知不觉以足跟为落地[重心]
当你以此方式落地,落地瞬间,大小腿是[笔直]的
此时,你的脚各部位,不管是脚踝、膝盖等,
都是直接承受体重三、四倍的负荷。
因此很容易造成脚的不适,进而造成受伤。
当我们改以中前足落地,也就是把重心移至足弓处
你可以观察,你整只脚会变成弹簧一样,
落地时你的脚就像一个自然的弹簧去压缩,
让三四倍的体重的压力,自然地去缓冲掉,
而不是让各关节处直接承受巨大的压力。
而你要使用中前足落地,自然你的跨步不能太大,
练久之后,其实你也会提升你的步频,对于一般人讲究的180步频
也能轻易达成。
谈到这部[陆王]日剧,从第一集开始,
就一直探讨这个概念,透过运动鞋老板的说明,
让观众更能理解到这个[中足]落地的概念。
日本是一个跑步大国,他们针对这点真的是研究很透彻
能在国际赛屡获傲人的成绩不会太意外,他们在这几年
观察到非洲人的跑步方式,检讨日本人跑步的缺点,
进而去跟着潮流改变且透过科学化去彻底改进,
着实令人佩服。
在赤足跑开始流行时,VIBRAM赤足鞋也趁势流行起
而日剧中的陆王,也是依此为样本制作
我想或许在日本当地的马拉松界,也会开始讨论,
是否仍维持传统的马拉松鞋,还是要以这种赤足鞋
来作为正式比赛用鞋吧?!
回到落地方式的讨论,根据我练习的经验,其实我
的想法是,不用太刻意去完成所谓的前足落地,
但是重心落在[中足]是有其必要的,
至于要怎么去练习改变,我个人认为,操场的草皮最合适。
跑道因为较粗,加上跑步时会有推蹬,容易磨水泡
但我们的目的是要感受落地姿势的改变,而不是要完全练成
赤足跑完一场马拉松。
因此,操场的草皮是最佳的体验方式。
你可以把鞋袜脱掉,在草皮上尽情奔跑,去感受赤足跑的感觉
你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将重心落在足弓的[中足]地带,
而不是大辣辣的直接脚跟落地,因为太痛了,
身体自然启动了保护机制。
跑一阵子之后,你再穿上原本的鞋子,你会发现,
跑起来感觉不同了。
落地姿势的改变,让你感觉关节处不再紧绷,
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大小腿的酸痛,
因为你的身体开始懂得利用自然的弹簧去缓冲负荷,
导致腿部肌肉的负担增加,但这是很好的讯息,
接下来,你要做的功课就是好好锻炼腿部肌肉,
因为你不好好训练,比赛后段就开始抽筋给你看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薄底赤足鞋可以让你更掌握赤足跑法
但对于我们正在努力变成PRO的阶段,厚底鞋还是有其必要,
由其实你可能还只是一个超过二小时以上的半马跑者,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
速度不够快,体重还很重,脚部(尤其是脚底)的负担还是很大,
所以透过鞋底的厚实回弹性,让我们避免长时间跑步压力过大而受伤
但我们同时又能保持中足跑法,脚跟变成只是轻点地方式
就能让我们可以长时间跑步,完成一场半马或全马,
又不会造成脚部过大的负担,进而造成受伤
对于一个进阶跑者而言,我建议薄底或是厚底鞋都要准备
你可以利用薄底鞋做速度训练,或是短程5K~10K的进阶练习,
让你再训练之外,更能掌控中足跑步的概念。
长距离的LSD或正式比赛,就可以轻且有厚度的跑鞋作为主要战靴
等到你可以成为SUB4以内的更进阶跑者,或许比赛就能用薄底鞋、
甚至是150g的竞赛用鞋去完成一场赛事
PS.有看陆王的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陆王的赞助跑者茂木练习时手
上戴的表,如果我看得没错,他不是时下正夯的GPS路跑表,
而是亚瑟士发行的多组计时表,我想这种表在台湾只剩我这种
LKK的跑者还会带吧~这是再GPS表发行前最主流的表,
跑操场或比赛都很好用,跑步时一圈按一下可避免漏计,还能
看出阶段速度,作为间歇跑也是很有用;
比赛时只要在每五K的补给站纪录一次,就可以知道阶段速度,
对于比赛的配速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小弟2012年去跑东京马拉松时顺便败了一只,呵呵~
https://i.imgur.com/uPOh2qq.jpg
神奇的是,之前台湾亚瑟士官网有,却从来没看过有在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