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从去年苏花安的地方说明会到这次国五衔接苏花改苏澳地方的意见可以汇整成一个方
向,我以苏花路廊个地区说明:
苏澳:
很明显地方直接打枪国五断桥只接到台九线而是要直接衔接到永乐高架桥的方案(这就是当
年国五苏花段的路廊)
原因是不想塞车车流量塞到市区。
南澳:
上次苏花安乡长都直接要求全高架且做立体化,一样是不希望塞车车流到市区。
崇德:
目前还没饱受塞车之苦,但一样去年苏花安地方说明会有提出对苏花安完工后的担忧,甚至
有地方人士提出苏花安端点不要在崇德而是直接拉桥跨过立雾溪,一样是担忧塞车车流进市
区。
那未来是换成新城的居民提出这个担忧吗?
整理一下政府要怎么满足苏花路廊沿线行政区居民的需求呢?
答案浅显易懂是苏澳到花莲的全封闭立体化道路,也就是苏花高速公路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
这大家早就知道的东西,但现在我会故意这么讲是因为时空背景和当初苏花高争议年代大不
相同。
我整理一下以上地方意见和公总在去年苏花安崇德方案采“短隧道但保留长隧道方案”得出
的趋势是-苏花长期还是往当年到高快速道路方案再走。
今天苏澳到崇德等地方都不会买单政府盖一条塞车塞到原有市区的道路这个方案。政院有正
常逻辑绝对会选择国五直接衔接苏花改这个方案才是。
反对方利益团体要反对也只剩下“苏花改复辟”这个理由,在没经过自然或水土保护区的情
形下,我不认为他们的声音有办法超过受连假大塞车最大外部效果冲击的苏澳居民。
这个可以一并代到苏花安的议题上,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下一个提出反对的会是新城的居民
,当然台9线该路段以南都是双向4线,但未来若北花封闭道路区间能一举突破至立雾溪以南
,其余到花莲、吉安或更南端就是不同议题了。
至少在困难层面上会跟苏花是不同的方向,尽管交通部目前对花东快并没有太大兴趣,但建
立在花东铁路双轨完成、苏花安完成后我认为需求面会进一步提高的。
我觉得接下来政院要做的是把“国五衔接苏花改”和“苏花安”汇整一起做通盘规划,反正
计画的可行性研究选线还不都是从1992年开始做环岛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累积的研究为基底
选出来的路线罢了。
从头到尾都是同一条路从上世纪90年代到10年后的2030年都还没能全部弄好,政府该做一个
东部交通建设的全面检讨报告才是。
光先做一个比较2003年国五苏花段若能推动和现在“国五衔接苏花改”、“苏花改”、“苏
花安”完工后工程费用差多多就会知道过去反对方完全不知道在反对什么。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21-01-18 08:55:00
可以让台湾晚一点破产啊要盖之前先开放重机吧,限速顺便比照快速道路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21-01-18 10:38:00换个方向想,没有塞一次就没有推力,直接盖苏花高大概会被嫌“东部人少不需要”
顺便跟你提一下 花东快的计画起点改在新城 这个你知道的...XD公听会纪录来看 崇德居民一开始对短隧道或长隧道方案有争执 但第二次会议后普遍支持长隧道 花莲县府也支持长隧道的
南部最好也要国三接屏南快然后直接衔接南回改花东中间设个花东快
作者:
mooto (退出会比较好, 就退出)
2021-01-19 10:28:00其实先有苏花改不全然坏事,后续推动阻力会小很多,如果国5直接bypass白米桥,当时无法扩充的窘境也算解了,反而多了分流,这段如果是连络道等级,不分流会很悲剧大武山保留区的范围太大,几乎从雾台到来义之间都涵盖了,来义以南已经接近南回改,效益有限
楼上说的不错不过来义离南回改还有一段距离 主要是保护区不好搞
作者:
pedi (张开双手守护你)
2021-01-19 11:55:00南横高走8号路廊不见得就没有效益,全封闭式道路+速限提高,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只是南回改已经做下去,会是重复投资的问题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1-01-19 12:31:00南横南回路线不同呀....??
作者: neksa602 (cojilm) 2021-01-19 13:24:00
崇德段要选长隧道 还要预留升级空间才有sense
作者:
pedi (张开双手守护你)
2021-01-19 14:38:00给hicker,如果当初南横高做下去,南回会因为车流量大减可能不用做南回改;但现在反过来,南回改只剩最后一段施工中,再盖南横高导致南回车流大减,那就会有浪费投资问题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1-01-19 15:45:00....?? 南横=台20 台南-池上 南回=台9 枫港-达仁这两条 差很多耶....
南横高跟原本的南横公路其实路廊上几乎没有相似处反而比较接近南回南横高计画路线是潮州经来义到太麻里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1-01-19 16:13:00原来如此 那就直接称作南回高吧
作者:
pedi (张开双手守护你)
2021-01-19 18:31:00给hicker,南横高就是正式称呼了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1-01-19 18:39:00很像南回的南横高....
南横高当初也有一条选线是比较靠近南回的我记得,南回改草埔西口为何不用立体化衔接实在很可惜。
作者:
mooto (退出会比较好, 就退出)
2021-01-19 21:39:00板上跟网络文章还找的到六年国建的北中南路线 但是91年的可行性评估倒是都狗不到 传说的8号路线怎么走不确定从描述上满接近研究路线三 但是最理想的路线还是三地门知本
91年我也完全找不到,倒是发现当时苏花快的评估,有趣的是当时选线崇德段隧道是三座短隧道而不是后来的10公里长隧道,那三座隧道甚至跟苏花改加苏花安极为吻合。
作者:
mooto (退出会比较好, 就退出)
2021-01-19 22:44:00是否重复投资始终还是回归需求问题 唯一能绕过需求的就是政智力 国五替代道路跟苏花改升级就是由需求面推动至于某些捷运路线或高铁路线则是直接用政治力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