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irundo (hirundo)
2025-03-21 23:55:19台湾“鱼池琴蛙”求偶声有别琉球种 确认为新物种剩不到700只
(中央社记者许秩维台北20日电)台师大与农业部生多所团队证明台湾与日本琉球的竖琴
蛙在遗传特征、叫声等不同,正式发表为新独立物种,命名“鱼池琴蛙”,由于全球只剩
两块栖地,被定义为“极度濒危”。
台湾师范大学今天举行学术成果发表会,由台师大生命科学系教授林思民的团队与农业部
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农业部林业试验所合作研究,证明台湾的竖琴蛙与琉球的竖琴蛙有明
显差异,为1个独立物种,并加以命名。
林思民表示,1895年在日本石垣岛或西表岛发现“竖琴蛙”(又称琉球琴蛙),1984年在
台师大担任助教的陈世煌,在当时的农业部林业试验所莲华池研究中心(南投县鱼池乡)
发现“形似腹斑蛙,但体型较小”的蛙种,并怀疑是新物种,但因当时缺乏可用的分子证
据,此物种未能正式发表。
1990年代多数科学家认为台湾竖琴蛙与日本竖琴蛙相同,林思民提到,团队于2019年重启
研究,发现台湾竖琴蛙与日本竖琴蛙的遗传有明显差异,2023年研究发现两者型态明显差
异,2024年检视声音也发现两者音频和速度明显不同,2025年2月27日正式发表为台湾特
有种。
为表彰陈世煌发现这个新物种的重大贡献,研究团队将此新物种命名为鱼池琴蛙,拉丁学
名为Nidirana shyhhuangi(世煌琴蛙),并将陈世煌自1984年留存至今的收藏,作为分
类学上最重要的模式标本。
林思民举例,鱼池琴蛙的体型较小,腿部的横纹数也较多,而叫声是青蛙求偶的关键,鱼
池琴蛙的叫声急促高亢,琉球琴蛙则缓慢低沉;在鱼池琴蛙独立后,全世界只剩1个族群
、2块栖地,因此被定义为“极度濒危”。
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春富补充,鱼池琴蛙的分布总面积仅剩0.015平方公
里,成体族群数量初估约300至700只,其生存会受到台风、土石流、大型开发、人为走动
干扰等威胁。
为保育鱼池琴蛙,林春富提到,林业署、生多所已出版保育行动计画,林业署南投分署也
投入垃圾清除、引水等栖地改善行动;在物种保育方面,希望透过长期监测、域外保育、
移地保育、办理濒危动物特展等行动,保护台湾特有种鱼池琴蛙。(编辑:管中维)
1140320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3200101.aspx
新种蛙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