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阿帕契事件之新闻"编剧专业"

楼主: chokunin (小直人)   2015-04-09 12:53:36
阿帕契之电视新闻的"编剧专业"
台湾的观众你腻了吗?好似每隔一段时间,电视新闻频道中就会冒出一
两则,举世关注的大事件(有时未必真的那么重要),连续报导日夜轰
炸。从几年前的八里"妈妈嘴"咖啡店长杀人事件、下士洪仲丘军中关禁
闭枉死、食安危机全民抵制顶新、信义区夜店杀警、柯P当选上任至百
日、到最近的阿帕契炫富观光团,这些事件虽然分属不同新闻类别,有
司法、生活消费和政治娱乐等,不过其本质有雷同之处:戏剧性十足。
笔者曾研究电视新闻叙事,如何运用戏剧性元素报导,"电视新闻戏剧化"
的概念,其实可以从这次阿帕契事件来分析,先抽离对劳乃成家庭和对
女星李倩蓉铺天盖地的批评,电视新闻之所以花极大版面来报导,笔者
私心认为基于媒体第四权的监督只有一小部份,大部份只是哗众取宠、
博取收视的手段吧。
好看的戏剧跟电视新闻,有很多类似雷同的地方。先谈剧本写作吧,编
剧家需要多元取材、选择剧本主题和语言风格、创造二元角色冲突并注
意发展形势(考量观众理解和接受能力)。这些要点套用在电视新闻不
也是这样?电视新闻记者外出采访、主题大多基于报纸或其他媒体素材
的框架,阿帕契新闻事件,从"军纪涣散"谈起,接着变成"炫富白目"成
为讨论的核心,于是发展出劳乃成怎么带团进军营?是否有维安漏洞?
李倩蓉的拍照姿势发烧,接着探究贵妇帮有哪些人际关系,一个包包一
件衬衫要多少钱?主题怎么决定,同时也呈现出媒体格调高下。
媒体记者的语言风格,本该冷静平实,不过这对台湾媒体似乎是"神话",
听听SNG记者连线情绪起伏抑扬顿挫,"阿帕契事件居然又有最新发展..."。
甚至是新闻主播加油添醋,耸动的语气甚至可以唱首歌的时代,这些
"类戏剧"语言,营造了新闻事件的氛围基调,最后很重要的是"创造
角色冲突"。这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关键,包括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和
自身价值的冲突(劳乃成如何融入李倩蓉豪门生活)不过戏剧当中的
冲突能够巧妙安排结束时机,嘎然而止,余音绕梁。但现实生活中的
冲突,总要经过漫长的司法审判或舆论攻讦,没完没了,结束时通常
仅是电视新闻热度退烧罢了。
最后,电视新闻迎合观众理解和接受能力,把新闻事件过度简化,阿
帕契事件被简化成"炫富",媒体被说成"仇富",然而讽刺的是,这样
的新闻框架大家容易理解,毕竟我们皆非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对于
想了解、触手未及的世界,大家都充满好奇,想要"起底"看内幕,于
是"抄家式"的新闻报导如雨后春笋,不只阿帕契事件,先前顶新魏家
101办公室,兄弟分居四角落的风水之说,还有范佐宪在军营外经营
护肤店,赚钱赚很大等穿凿附会之说,全都冒出头,这是对"坏人"角
色描述的无限上纲,似乎恶人什么都坏,而他们的坏,才能显示规范
制度的崩溃、伸张正义的重要,更强化了二元对立的冲突基调。
当然新闻不能是编剧,要基于事实,若是过度去强化真实事件中的冲
突、戏剧性,就必须要小心平衡,注重"比例原则",而不是一面倒的
夸饰描写,飞官劳乃成的爸爸哭了,做老师的姊姊出面开记者会,却
被网友骂翻了。平心而论,姊姊说得没错,劳乃成犯错就该承担一切
的责任,但不代表媒体就要诛九族,或连坐处罚他周边的人,记者要
追求真相(不只有负面的内幕挖掘,有人关心阿帕契种子教官的训练
过程吗?),但绝对不是猎奇猎巫。
写剧本的禁忌之一,故事不要太多枝节,新闻事件的范围很广,抓紧
主轴交代清楚就好,电视新闻台在进行天马行空式的开稿,报导枝微
末节的琐事八卦时,请先思考下,这些事交给戏剧电影台去演吧。
(小直人 前电视新闻台记者)
https://www.facebook.com/JRNAOT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