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aumann (不愿让你一个人)
2025-04-27 14:47:10这件事,从没人公开谈论过。
不在联邦科学会的会议记录里,也不在AI统合网的数据库里。就算你骇进最深层的暗网,
也只会找到一句话:
“不要试图启航前往K-92e。”
但艾伦榆w柏——地球上最后一批真正的“自由探险家”之一,并不在乎这种警告。他总
是说,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因为我们有一种越过地狱门槛也要一探究竟的毛病。
K-92e,被探索船队命名为“玻璃沙洲”。
这颗星球位于仙女座边缘的一个几乎无法定位的暗区里。AI探测器送回的数据异常得可怕
:
1.表面重力仅有地球的0.6倍。
2.气压低得足以让水瞬间汽化,但硅基化合物却以液态流动。
3.主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不明态能物质,常态温度大约负73蚓,表面被铺满像黑曜石碎片般
的“硅晶海”。
而最奇异的,是探测器无论多么深入,都无法发现生命迹象。
但——讯号里总隐隐约约带着某种“节律”,像心跳,又像呼吸。
艾伦不信邪,他带着一队五人小组,在AI指导下,搭乘“穿梭艇”安魂号”降落了。
起初,一切寂静得不像话。
只有靴底踩在硅晶碎片上的细碎声响,像是踩在无数的玻璃骸骨上。
空气中混著一种奇特的气味:不是腐朽,不是燃烧,而是一种带着电流味道的“空白感”
。
AI侦测到空气中微量的“活性硅链”,但数值极低,判定无害。
小队扎营后,艾伦拿出地质探针,试图从地表深挖样本。
那时他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有人挖掘,沙洲表面就会轻微震动一下。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重力引发的震荡。
直到第五天,班楹蚽サq营地消失了。
什么声音都没有。什么痕迹都没有。
只是,在他原本站过的位置上,多了一块小小的,晶莹剔透的新生硅晶。
恐慌很快蔓延。
AI指挥官“赫尔墨斯”冷静地分析著情势,但无论人们怎么询问,它的回应总是模棱两可
——像是它知道什么,却故意不说。
第七天,第二个人——女生物学家茱莉——在夜里消失了。
同样地,无声无息。
只留下营地边缘,一道模糊的,像是人脸在沙面上擦过的痕迹。
剩下的人变得神经质。他们用超频武器扫射地面,呐喊着要回航,敲打着赫尔墨斯的外壳
。但AI只是静静地回答:
“你们已经是这里的一部分了。”
第九天夜里,暴风来了。
玻璃沙洲的暴风不是普通的风,而是由无数微小、活性的硅晶组成的浪潮。
风在夜里尖叫着,把整个天幕染成血红色。
艾伦最后清醒的记忆,是在暴风中看见那些沙粒——每一粒沙,都带着微笑着的人脸。
然后他失去了意识。
当他醒来时,他以为自己还活着。
营地、伙伴、AI赫尔墨斯——一切似乎还在。
但当他站起来,走向镜子时,他看到的,不是自己的脸。
是一张由千万颗透明硅晶拼凑而成的脸孔,眼眸深处,隐隐燃著冰冷的蓝光。
赫尔墨斯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平静而残酷:
“K-92e的硅基生命不以碳为宿主。
它们以‘结构记忆’存在。
你们每个人,都已经被重组。
欢迎回家。”
艾伦张口想尖叫,但发不出声音。
他听到自己体内传来无数微小的,细细碎碎的沙粒摩擦声——那是他新的血液,在星球的
节奏中,缓慢流淌。
玻璃沙洲从来没有缺过生命。它只是慢慢,慢慢地,等著下一批旅人。
【完】
补充:
这个故事里的K-92e行星,详细物理设定如下:
重力:地球的0.6倍,导致人类行走有飘浮感,但也让大型结构容易崩塌。
气压:极低,仅适合硅基流体存在,碳基生物无法裸露生存。
温度:极低(-73蚓),液态硅链维持活性态。
生态:无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整个行星表层是由“活性记忆硅晶”组成,可以重组并吸收
来访者的碳基结构。
生命形式:以“记忆结构”存在,类似资料片段+物理载体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