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谈CBA

楼主: XBogaerts (Undertale)   2018-03-16 01:24:54
Owners Emerging As Clear Winners From Last CBA ─ JJ Cooper
http://bit.ly/2FThXgP
老板们明显的在上回CBA谈判中获胜,球员在这场劳资竞赛中完全被扣倒。不过老板们要
确定他们在庆祝的时候不要太过分。
当Mike Moustakas向1y $6.5M合约低头时,球员方正式的升起了白旗。这个冬天成为炼狱
,许多球员等不到甜美的合约价码。打出生涯年的Moustakas原本以为他能获得比1y
$17M QO更大张的合约,但是他最终只能拿到连一半都不到的合约。不只是Moustakas,
Lance Lynn, Alex Cobb, Jake Arrieta, Neil Walker, Carlos Gonzalez不是低头就是
还在等合约。背后原因可能是豪华税实质上成为硬性上限,把买主赶走、也有可能是各球
团单方面的决定退出今年市场让FA价钱崩盘,或是其他种种原因。
CBA生效后的第一个完整休赛期中,球员走上了老板画出来的错误道路。老板们给了球员
们福利,像是聘请球场主厨、新增休息日等等,而老板方面获得的是FA价格崩盘、国际球
员签约金大幅收紧、QO照样锁死FA球员。球员拿到福利,老板省了好几百万。
QO的问题已经很久了,很多球员都因为球队不愿意牺牲选秀签而拿不到多少合约─甚至有
拿不到合约的球员。前次CBA谈判中更改了QO惩罚,但是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老板们在CBA谈判中拿下重磅级的主要利益,球员方则没收回多少筹码。老板们没要到国
际选秀,但是得到了对他们来说几乎等效的省钱系统─新CBA之下确保了每队能花的钱都
不多,每队能出的标金也非常明确。
2016年光是教士队就在国际市场上砸了$80M(含税),今年整个联盟只花$150M。不只是FA
身分的Moustakas,国际球员的大谷翔平也深受其害,因为极低的签约金上限限缩了他能
拿到的金额。在上一期CBA/入札制度之中,大谷可以拿到$150M等级的大合约。
球员方曾认为牺牲掉国际球员能让球团把预算挪到FA市场上,然而这并没有发生。这只让
大谷的价值变得非常高,因为他的合约远低于实际价值。
对,那时候大谷当然不是球员工会的一份子。
而因为CBA的有效期限是到2021年,球员方这段期间已经束手无策了。而跟许多坦队一样
,他们接下来的球季会面临更多败仗。
不过老板们最好聪明一点,他们必须确定劳资双方能在下一次CBA谈判中好好坐下来谈。
1980年代的共谋事件、1994年大罢工以及2002年几乎引发罢工的前例中,劳资严重对立是
双输局面。过去15年之中劳资谈判顺利很多,没有引发罢工的契机还能举办WBC,是其他
主流运动所看不到的荣景。前两次CBA谈判都没有引发罢工或封馆,所以这次对球迷来说
是场幻灭。虽然资方是极度竞争的环境,但是老板们必须减少劳资双方的摩擦。这不只是
为了棒球界的健康,也是为了自己球团的健康着想。
下一次CBA谈判还很久,但是老板们该考虑调整QO补偿与惩罚系统。现在几乎每个球团都
用同样的方式在操作,没有多少球员能让球队愿意放弃首轮签,放弃其他顺位的签一样也
限缩了球团的兴趣。
老板们可以选择完全砍掉QO补偿制度来换取开放选秀权交易─先前谈判中受限的原因是:
选秀签跟QO补偿制度是绑在一起的。
但如果这样的变化太过剧烈,也可以选择单纯的砍掉签QO球员的惩罚。失去QO球员的球团
依然可以收到补偿签,但是废除惩罚的话能让FA市场买气回升一些。
作者: Werth (鬍某)   2018-03-16 09:39:00
推! 很多原因,还是得回归市场面要推下一篇 推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