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nnn (嗯~嗯~嗯~嗯~~~)
2016-09-06 22:30:26台北交通便利,照理讲车站的密度应该很高,尤其是松山台北之间是台北市精华的东区。
松山-台北6.4公里,看看其他地方在台铁捷运化之前的设站情况:
基隆-八堵:3.7
七堵-八堵:2.3
南港-松山:2.8
台北-万华:2.8
万华-板桥:4.4
是什么原因导致松山台北之间的精华地段:大安区等其他区域没有设火车站?
作者:
Harrychou (恶运不断,坏事不断)
2016-09-06 22:31:00因为日本时期那边什么都没有
作者:
gigihh 2016-09-06 22:41:00事实上,地下化施工时,曾计画将复兴、光复紧急停靠站增设为通勤站,可惜后来失败了。
作者:
tajvano (kuang)
2016-09-06 22:45:00有华山站啊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6-09-06 22:51:00早期在研究解决台北的交通问题时 有过台铁缓急分离的想法然后演变到地下化开工 台铁急行线就是原线缓行线则演变成现在的捷运板南线
作者:
fuxin999 (高雄盐埕旭)
2016-09-06 22:53:00请问什么叫战备车站? 战争时的防空车站?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6-09-06 22:54:00防空车站没错 可在上面的地面遭受轰炸时起保护作用所以回标题 不是没其他车站 而是都设置到板南线去了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6-09-06 22:55:00早期台北不是东西向发展,是南北向,所以淡水线车站还较多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6-09-06 22:57:00复兴光复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9-06 23:00:00推一楼答案为何台北市区往东扩散的过程中未能得到车站增设?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9-06 23:03:00因为铁路局偏重对号车的观念?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6-09-06 23:04:00因为那时(民国五六十年代)的大公路主义吧??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6-09-06 23:14:00而且那个时代应该也没有"通勤铁路"的概念
地下化刚启用时还是以普通车和平快车为主还没开始想到使用大量通勤电联车去增加普通车班次
作者:
haruka281 (危险长生机劫还是硬上XD)
2016-09-06 23:23:00松山台北万华板桥这中间都曾有设站过
台铁捷运化是给没捷运的地方才设站,不是给有捷运的精华地段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6-09-06 23:58:00松南间2.8喔3.5可能是南港车站在东南街底时期XD
以前有北台北(好像在光华商场那边)、新起街(西门町)、港嘴(=江子翠)
作者:
ntttc (ticket(看桥工房))
2016-09-07 11:32:00日治:台北→桦山→北台北→松山战后:台北→华山→新生→台北机厂前→松山地下:台北→复兴→光复→松山台北万华间是新起町,不是新起街
作者:
rahim (money making money)
2016-09-07 12:49:00因为已经地下化了,增站很困难
作者: jcwgary (carlkarl) 2016-09-07 13:12:00
看到捷运精美的行车时间,宁愿搭台铁
作者:
a5mg4n (a5)
2016-09-07 19:38:00以新左营-高雄车站来看 捷运的行车时间跟台铁是相同的
便当局还会附赠吃便当的时间捷运连吃东西都不给吃,真是太不厚道了啧啧
作者:
studios (无痛破处,请洽X妇产科)
2016-09-07 23:02:00应该没地下化前台北机厂停靠站那个位置会有一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