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读懂作文潜台词,让你不再写错 Part-1

楼主: torched (别惹我)   2017-12-07 11:06:18
大家好!我又来了
之前在版上提供历届国文作文佳作纸本给一些同学们参考
不知不觉又隔了几个月,各位想必都进步了很多吧(?
好久没出声,趁最近改作文时有一些想法,来跟大家分享
希望能够帮助快要考试的同学,顺利拿下高分!
好的,正文开始,文长慎入!
以前我还在补习班教书的时候,曾经遇过一位厌世脸富二代正妹同学,她其实还蛮好聊的
,只是,她很爱用超厌世的脸讲出各种耍无赖的干话,一副这个世道就是这么愚蠢又虚伪
,我不白烂一点怎么对得起的样子。明明是奇怪的歪理,可是有时候又让人找不太到点去
反驳她。其中一句稍微有点中肯的话是:
“写作文很简单啊!就写老师想看的内容就好了。”
什么邪魔歪道啊!对一个认真教学生感受与思考,努力引荐各种议题与知识到课堂里,希
望给学生更丰富视野的优秀老师,讲这种话岂不是小看了我投入的心力吗?我的专业岂容
妳糟蹋!
不幸的是,她每次作文都是全班第一高分,毫无悬念。
究竟是为什么啊?崩溃!!!!
我后来仔细观察了她的作文,发现她真的很会看出题目中的“潜台词”,也就是老师在引
导文字中不经意流露出的默认立场、期待,即使是没有明白写出来,她也能猜中出题者的
心思。虽然不服气,但还是必须承认,这种妖术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你想要挑战满级
分这种,一定要学起来,不然就等著在考场上写得呕心沥血,然后真心换绝情吧XDDD
【妖术一】你以为的没有限制,其实都有限制
(工商时间,帮学妹打广告)同学们都看过宜庭老师的审题影片了吗?没有的话,再贴一
次连结给你们,记得顺便订阅哦!还要去FB粉专“下课以后”按赞追踪哦!会有不定时的
农庄…….额不是,浓妆女孩大放送!
https://youtu.be/Fy363l_ot5w
好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在上面影片中,提到审题必须将题目的限制画起来(尤其是粗体底线字)。没有错,不过
,有时候题目会指定“请以亲身经验或见闻”写作,有时候则没有,那么,有些同学会问
,是不是没有指定的就不用写自身例子了?答案告诉你,“只要能写就要写”。
为什么?
请你想想看,为什么要考作文?在其他科目中,比如说英文、数学、化学,我们测验的是
“知识力”,也就是你的单字量、公式运用能力等等。但是升大学测验的目标在“选出人
才”,所谓人才,不是知识丰富就好,还要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领袖,让其他人跟随。所
以,好的人才,是有故事、有魅力,知道怎么展现自我的人。而这些,我们透过作文来筛
选。
当然,你可以当这些是国文老师的荒谬干话,不过,请想想现在最红的英文教学者是谁?
阿滴英文,对吧?阿滴的英文可能不是最强的,但他可能是你最想要抱…..我是说报名…
…的老师,这样你们想必明白我的意思。(那些只看滴妹的走开啦XDDD)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印证,104年学测作文题目如下:
在传统价值中,总是鼓励人们贡献所能,分享所有。但两人间的爱情承诺不容第三者分享
,一向符合世道舆情;有些商家只让会员独享优惠,也有合理目的。此外,有些生活中的
趣味本来就不需要、甚至无法与别人分享,例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
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都可能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请以“独享”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论关于“独享”的经验、体会或反思,论说、记叙、
抒情皆可,文长不限。
注意哦,题目中没有限制要写“亲身经验或所见所闻”
但根据当年度大考中心公布的14篇佳作
https://goo.gl/idQNi6
每一篇,都是写自身的经验,毫无例外。当然一定有很多同学,写的是王维的独享、霍金
的独享……等等,也拿到了一定的分数。但是要拿到23以上的高分,事实告诉我们,写自
身的例子才有机会。
另一个经常被同学误会的地方是“论说、记叙、抒情皆可”。所谓皆可,就是写什么都可
以吧?那我用小说的方式写,不写论说的部分,可以吗?
可以啊!只是分数会少掉一些XDDD
从103年指考题目“圆一个梦”来看,所有的佳作,都兼顾了论说、记叙、抒情三者。原
因很简单,无论阅卷者希望看见什么,我全部都写给你。实际阅卷时,会有至少两位阅卷
教授评分,分数再加起来除以二。基本上,有作家背景的教授通常偏爱叙事多一些,而大
部分教授则喜欢看到深刻的说理。你无法预测会给谁改到,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都写
。大概就跟去炸鸡店点一份全餐的概念一样。总结前面说的,简单来讲,用自身例证去带
出道理,是绝大多数题目共通的写作原则。
今年新式国写,在题目上也有一些变革,我会继续把这些问题谈完,今天写好多了,明天
再继续吧!
作者: barry811481 (barry)   2017-12-07 11:25:00
作者: tmumustkak (tmu)   2017-12-07 11:30:00
作者: beanutz (bean)   2017-12-07 11:37:00
作者: jenny3418 (bcjenny)   2017-12-07 12:29:00
推~ 请问像关于经验的N种思考,是己例或他例适合呢?我怕写己例会被看破是掰的...
作者: fumifumi (fumifumi)   2017-12-07 14:43:00
作者: asdfgCRAZY (花枝)   2017-12-07 15:18:00
用心推
作者: ary1231 (小博博)   2017-12-07 17:47:00
作者: shinyua0525 (时尚趴趴熊)   2017-12-09 00:14: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