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师资,所以此篇收录儒林生活中其余的部分,不是二楼的也可以看喔。
因为写得很细,所以跟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不想看的人可以直接跳自己需要的段落(比如吃的!),比较有效率喔。
如果有错,也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后来者若有疑惑,想问更详尽的资料欢迎站内我喔~
(毕竟当初我也于此版获益良多啊,只是2F文略少略久远了点...)
◆读书方法与进度规划(括号里是应届成绩→106成绩)
◇通则
(1)每天碰国英数。
(2)当天内容当天念。
(3)基本上都念补习班教材,除了生物(太难了)。
(3)思考后依然略感不通处就通通标起来去问人,
觉得自己“好像”会其实就是不会。
◇国文(40几+40几→50几+30几)
因为一直都很喜欢国文,所以这科对我来说就是顺顺地念课本、写题目,
把忘记的小东西捡回来,比如字义、字音、字形等等。
进度方面,课本十二月前都是跟着周考念,陈湘那本每个礼拜一回,
新讲义很晚发,发了之后把还没念的文言文跟文化教材算一算,分配到每个礼拜。
白话文就找零碎时间塞。
作文,平常就写周考作文而已。因为成绩退步所以好像也没什么好参考的QQ
但还是薄列些许,或许有人会有用。
材料方面,除了有意识的背典(谁为什么做什么事、结果为何、寓意为何),
也可以背自己写过的文章段落。
短文部分,就是直接切重点,如果可以旁征博引更好。
长文部分,我一开始还试图直抒胸臆、引自己喜欢的典或作品,
自己看了是很爽没错啦,但分数都不高。
可能是写得太忘我,就无法兼顾结构、再加上我又很爱写非正向思考的观点。
其实还蛮挫败的(玻璃心),觉得自己掏心掏肺的产出被否定,
后来想想不要跟分数过不去,就都随便堆砌词藻,用一些没灵魂的东西机械式交差。
(考学测当下觉得自己很正常,成绩出来蛮打击的。
后来去中文系笔试,成绩也都很差,呜呜呜......)
◇英文(13→14。手写约15→17)
每天念百日维新跟克漏字、课后复习。
一来底子本就不好,高中时期都吊车尾,二来两年没唸英文,所以算是从头念起。
一开始花了很多时间念大家说无用的百日,因为四个单字有三个半不认识,
所以只要不认识的就用电子辞典查用法、造句、
长得很像的字、同字根的字、同中文的字,写在百日上。
因为来来去去就那些字,数据库建立起来后就轻松很多。
作文的部分,我第一次周考写作文拿四分......后来就背赵捷的范文,
可能是我对自己太好,每天背一段,所以成绩也只是尚可而已,没达到我自己的期望。
◇数学(13→14)
因为本来就很喜欢数学,高中底子也还有一点,所以就上课、复习、写作业而已。
上课尽量在老师讲解题目前就解完,这样听课比较容易有收获、在状况内。
通常下课的时候我就已经解到老师下次上课的范围。
参加周六加强班的好处除了可以听到不同解法、练习更多题目之外,
我觉得也可以避免有些靠后的章节复习次数不够。
比如说班上12月中才教到某章节,但加强班可能12月初就教到了。
复习部分,自习的时候把老师的讲义盖起来再算一遍,
没办法一秒解出的题目在题号旁打上R1的记号,如果是粗心错就打R1*。
下次复习就是针对R1题目再写一次,又错就打R2,以此类推。
写题目的时候尽量把自己会的不同解法都写上去。
◇社会(14→15)
因为应届时是考前一个月抱佛脚念的,过两年基本上也忘光光了,
所以地理、历史是从头念起的科目;
公民,倒是因为这两年的所见所闻(关心社经新闻)而比较能上手。
基本上也是上课、复习、写作业。
上课的时候,我会把有相关的一些名词或内容互相连接、比较,
可以简短抄在旁边或是标页码,比如说比较一战跟二战的起因、成员。
如果上课的时候来不及写,也可以复习的时候再写。以听课为主。
第一次复习是利用刚上完课的时候,比如下课或吃饭时间,
边走路或边吃饭边想刚刚上了什么内容:
谁、在哪里、为什么、做了什么事情、影响为何、和类似的事件有何不同,
比如凹岸跟凸岸、不同朝代的税制、不同政体的特色。
走回教室的时候拿出书来,确认自己在脑中想的对不对。
第二次复习分两种,如果是觉得已经掌握的单元,就直接写题目,
只要感到稍有不通就往前翻答案,顺便做连结笔记、在题号上做记号;
如果是觉得无法掌握的单元就好好唸过一次,再写题目。
不过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啦,最后疯狂加课的时间我都直接写题目。
写题目的时候,要能把关键的地方圈出来写备注,
比如说看到交子就在旁边写北宋四川、看到桃园大溪就写个河阶跟豆干(?)。
◇自然(14→15)
物理,跟大学所学较相关所以比较没忘的科目,好像是十月还十一月开始上课,
一开始上课就把物理史背一背,题目每个礼拜写一章节,太肥的章节就写两个礼拜。
化学,上课、复习、写题目(我只有写上课那本,补充那本只写两页后来就没空了),
然后把该背的东西背一背。因为化学很差,有些该用推的东西,死都推不出来,
我也都把他背掉了。
生物,也是从头来的科目,
不过我每次上课不是睡着就是用黑人问号的眼神对着讲台发呆,
后来想说用题目复习好了!结果教材题目我写十题可以错八题。
所以后来放弃上课跟他的教材,
从灰尘里挖出了基生(上)、然后拜托同高中的堂妹帮我找基生(下),
搭配我应届考前自己做的全册笔记开始念,先念自己最不会的章节(遗传),
然后才念其他。
考前快念不完的时候,我还拜托我姊帮我念(她三类),晚上教我......。
地科,上课复习写题目,搭配应届笔记。
◇冲刺自习
写数社自历届考题的时候,我会把错的题目所属的那个章节或内容记在一张白纸上,
然后就用纸胶带贴在本子后面(用夹的不见过呜呜),
错同个章节的题目就在后面写正字。比如有机物特性正,就是我有机物特性没背熟,
错了五题。
有写就会发现来来去去都错那些章节,找个时间看一遍。
我的历届在考前两周大概每科都只写完3回左右、数学大概五回,差点写不完。
国文作文跟英文作文也没有每篇都写,写了三篇左右,只有数学有算两遍。
◆大小考与时间安排
儒林考试有三种:小考、周考、大考(段考或模拟考)。
◇准备通则:确保自己考试时用的不是短期记忆。
(1)小考:字音字形字义、文化教材考试、百日维新、数学小考(不念)
这些提前至少一天念完,比如星期三考的,最晚星期一要念完。
(这是理想情况啦,我自己百日维新后来就破功)
(2)周考:通常是早上的晨考,我自己超容易边睡边写的,
如果快睡着可以去后面站着写。
前一个周末尽力念完,念不完的也要提前至少一天。
(3)大考:会换教室考试,旁边都坐别班的。段考前三名有奖金可以加菜喔。
模拟考则是会有栋排。
大考前两周可以开始检查自己还有没有范围内还没念过的,通常很少。
考前的周末就要念完。
◇订正通则:除了不会问人外,我也会把有趣、有难度但不超纲的题目剪下来,
贴在章节或课本的最尾页,复习的时候可以顺便做。
另外,社会科老师在解其他同学的题目时也可以听,有时候可能是错一样的概念,
就算不是也可以顺便复习喔。
◇其他
(1)可以利用的时间:可以动脑的时间就可以读书喔。
我最忙的时候连去厕所都会背化学,平常我会边刷牙边背百日维新。
午休跟晚休睡不着时,也有一两次偷偷跑出去唸书(尽量不要啦)。
(2)我超爱段考的,一则因为段考前不能抱佛脚,
所以段考的自习时间可以拿去补很多念书进度;
二则段考第二天的下午会放假,我前两次拿去跟朋友聚餐,第三次才乖乖念书;
三则段考考好有奖金可以加菜,拿到奖金我周末自习的时候会奖励自己吃好一点。
◆心情、娱乐与(读书)习惯
◇心情
我来重考就是因为原本的系念到忧郁症,转学考又失败,不得不的选择。
所以一方面很怕再次搞砸、再次让父母失望;
另一方面想到自己之前的失败、想到自己两年半(103.2~105.8)没碰高中范围的东西,
要补的洞真的好多,又因为生病的关系,记忆跟理解力不比高中时,
对自己能念到什么程度,其实很没有信心。
除此之外,也很怕自己的忧郁复发.....每秒都想着要怎么去死的日子,不能再经历了。
这些担心之中,忧郁绝对不能复发,是我的重中之重,所以刚开始负担比较轻的时候,
只要书唸完,我就还是马照跑舞照跳(?),想看的小说就看、想玩的游戏就玩,
减少跟不支持我重考的朋友之间的来往,尽量让自己的心情维持愉悦。
偶尔也会有低落的时候,比如午休睡不着时想到自己一把年纪(?),文不成武不就,
还当米虫浪费爸妈退休金,也不知道再考一次大学会不会比较好,
万一还是把自己搞成那副样子怎么办?考不到满意的怎么办?
我跟旁边这些18、19岁的弟弟妹妹又不一样,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哭完之后,我会勉强从这些想法中榨出一点鞭策自己的句子:
比如“我的人生没有时间等我了”、
“我不要再花更多的时间在这应付考试,我要去贡献社会。”
等情绪平复一点之后,我会跑去找桂珠(导师)聊天,如果觉得能量还不够满,
就去楼下小七买酸酸甜甜的维他命C糖果。
其它让自己心情好的小方法罗列如下:
(1)写日记:记录心情跟事件,之后翻也会很有趣喔!
像我现在发现我那时候每个礼拜一都在日记里痛骂潘华(。
(2)找朋友来探监:有时候我的朋友们还会带食物来补习班喂食我,
经常从早上八点就引颈期盼,是一整天做事的动力。
(3)跟朋友聊天:晚上回家路上跟朋友传传讯息、吐吐苦水、翻滚讨拍。
(4)刷牙(?):我有刷牙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起码完成一件事了,心情就会变好一点点,
而且比较有自信。虽然听起来怪怪的,但的确是我的观察结果。
(5)吃东西
(6)涂鸦:有时候晚休睡不着会爬起来画画,一天画不完还可以画两天。
(7)撕考卷:做过一两次,通常是心情很差才会撕已经订正完的考卷。
可以幻想自己是听裂帛声的祸水(?)
◇娱乐
大部分是12月前的娱乐,因为12月后深感自己太废,周日也去儒林自习。
其他还有什么看电影啊看展览啊,同婚游行我也有去。
(1)课外读物:陶冶性情顺便增加国文阅读量、对报考科系的专业了解。
看了《国民散文读本》、《101年散文选》、小说《流》以及传记《为了活下去》,
专业部分是《咨商概论》、《普通心理学》,睡前、通勤或周末看。
(2)追剧:有段时间规定自己只要十一点前刷完牙洗完澡(十点四十到家),
就可以一边吹头发一边看一集《微微一笑很倾城》(用1.5或1.25倍速看),
看完就睡觉。用了这个方法后,因为不会东摸西摸,睡觉时间有提前,除此之外,
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可以期待的事情,读书效率有变好。
附带一提,《微微》看完之后看了《东离剑游记》......
(3)买衣服:那阵子会跟姐姐一起逛网拍,几个月间买了三四件喜欢的衣服,
穿的时候都会感觉心情愉快~
◇(读书)小习惯
(1)吐槽或写批注:针对老师讲的内容或课本内容,
记下后在旁边以小字进行吐槽或抒发感想。
我自己批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恒惴栗”三字,
因为想到了参与反课纲运动时的心情,突然就明白什么叫惴栗了,
而“恒”惴栗又是如何困扰一个人生命的形容。
(背景音是潘华激动地批评年轻人没有狼性)。
(2)废纸读书法:在废纸背面写下今天要做的事情、要背的单字或化学,
单字可以先考自己要写出中文,然后擅用折纸技巧,把英文遮起来,
用写出来的中文再考自己一次英文。
晚上把没念的抄到隔天的废纸上,然后享受把纸丢掉的快感。
(3)站着上课:因为我实在太会打瞌睡了。只要想睡觉我就会自己东西款款,
滚到教室后面去站着上课。
不过真的很累的时候站着也没用......早点睡才是王道啊。
◆学测资源
学测后会有申请入学讲座,因为我应届也是申请,所以我觉得还好。
如果是没申请过的同学可以听听喔。
其他资料可以去问吴老师,有前人留下的备审、口试笔试题目可以看。
除了补习班,自己高中的辅导室也可以回去看看。
◆小结:针对2F社会组班
优点:
比其他班便宜,我考到学测约13万。
人少,问问题较不用排队、每个人分到的空间比较大,
我有四个抽屉可以放书,每次去楼上考段考都觉得很不习惯。
缺点:
自然科教得很不深,目标科系采计自然的人最好自己有底子。
竞争力好像没那么强,不过我觉得念书是自己的事情啦,对我来说没什么关系。
◆周边环境
打了六小时终于打到这里了!
◇吃
(1)每天晚上都吃的──成都抄手面食:在重庆南路上,邮局ATM旁边小巷子进去,
同巷子也有其他小吃喔!推荐菜色:红油抄手干面、担担面、榨菜肉丝面。
(2)老蔡水煎包:不要买最近的那间,开封街上、麦当劳附近的那间才是最好吃的。
(3)刘山东牛肉面:中午跑出去吃过一次,在巷子里,很好吃。
(4)乐面屋:可以续面,也是我很喜欢的口味,我都吃偏硬的细面。
BTW个人觉得十三川很难吃。
(5)怀宁街上,汉口街跟开封街中间那段:
卷饼好吃略贵,隔壁那间的锅烧意面也还不错。
(6)许昌街,新光三越背后那条:
街上很多小吃,吃过福州包,小小的,3个十元,可以买来当点心。
(7)饭团霸:饭团很好吃~~就是要走有点远,所以我都会一次买两个。
(8)怀宁汉口街角,靠药店那边:有葱抓饼跟红豆饼。
抓饼不错,我都吃起司蛋。
(9)武昌街城隍庙对面:
有碗粿、肉燥饭还有各种羹面,缺点是都是免洗餐具,后来我都自己带。
◇喝
(1)城隍庙对面有天仁茗茶
(2)楼下小七、汉口街全家,可以寄杯喔....不要像我一样傻傻买两杯咖啡喝不完。
(3)开封街上蛮多饮料店
◇散步:就228公园(?),也可以去地下一楼跟四楼看鱼池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