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从《暗社工》小说,浅谈社工专业存在的意义

楼主: f14mp5 (å±…éš±)   2018-04-21 09:29:36
※ [本文转录自 SW_Job 看板 #1QseytpV ]
作者: f14mp5 (居隐) 看板: SW_Job
标题: [心得] 从《暗社工》小说,浅谈社工专业存在的意义
时间: Sat Apr 21 09:09:07 2018
如标题,由于编辑的规划,变成长编组:
http://newsveg.tw/blog/3484
※内文:
去年台湾恐怖电影《红衣小女孩》续集上映,内容是儿童及家庭服务领域社工师,在处遇
时遇到的灵异事件,引起不少讨论,让笔者想起台湾小说家藤井树,用本名出版的《暗社
工》小说。
虽书名有社工,但内容跟社工实际工作内容不同,在封底文案加注:“我有两份工作,工
人以及社工,我相当以社工工作为荣,虽然它的性质跟一般人所以为的有着天壤之别”说
明,仍引起台湾不少社工反感,担心读者误会社工专业。
因为一般说的社工,是在民间或官方的儿童及少年、家庭、性别、老人、身心障碍、劳动
、原住民跟其他社福单位,或社区、学校、医院、军队、司法单位,及营利的社工师事务
所、企业工作。
处遇方式是研究评估服务对象需求,设计社福服务方案,调用社会资源、社福服务,提供
服务对象经济扶助、保护生存权益、支持改善社会网络及心理相关协助,也跟家庭、其他
专业成员,及一般民众说明社福讯息,宣导理念改善观念与体制,保障民众福利权益。
小说提到的“暗社工”工作内容,是主持正义、处罚坏人、改善治安。
※情报员不能杀人 社工无法打坏人
笔者身为社工师也是图文工作者,能理解作者发明“暗社工”字词,是希望吸引读者透过
小说关心社会议题,不过文创作品能影响人对特定事物的看法,因此呈现特定行业的工作
情形时,需考量后果。
像是世界知名的《007 》系列电影,主角是英国情报员而有杀人执照,如因任务杀人不用
负法律责任,让不少观众以为情报员可以杀人;但正牌的英国情报员,接受英国的广播电
台专访时,特别提到实际执行任务,没杀人执照这种特权。
不过《007 》系列电影除带来大量票房收入、旅游人潮带动经济发展,也让人觉得英国仍
是世界强国,尤其有些人看完电影后,立志担任情报员,方便情报单位吸收人才,所以英
国官方、情报工作界,没特别担心电影让观众误会情报工作,还给制作单位场地拍片。
反而社工行业在社福体系的服务领域多,各服务领域工作内容会有些不同,还要依每位服
务对象的情形,处遇方式有时得个别调整,造成说明工作内容时较抽象,也没出现标准招
牌动作。
※专业形象模糊 需要更有力的宣传
结果台湾到现在仍有民众对“社工、志工,傻傻分不清楚”情形,还曾有媒体主笔发表<
全民都来当社工>文章,把社工说成也是公务员、义工、志工、执行行政协助业务警察,
甚至是从事社会运动的人,误导社工工作内容,引起台湾不少社工抗议,卫福部社家署、
社工专协特别发布声明,提醒媒体作好查证!
既然《暗社工》小说已出版,期待出版业者以后多邀正牌社工,出版用简单好懂方式说明
社工行业的书本,并搭配职涯规划、社福议题进行宣传,方便民众了解社工真正的工作内
容。
我也想提醒文创工作者、业者制作作品时,如要呈现特定行业,一定要先作查证,确保提
供准确讯息,也想清楚对读者、观众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误导。
※低薪 不该是评价社工意义的标准
常有社工因工作再努力,薪资仍偏低,加上不少民众误会工作内容,不像其他专业那么受
认同,觉得投资报酬率偏低,认为所学社工专业知识没用,工作没意义。
老实说,我也曾这么想,还差点发动偏激行动,伤害社工专业发展,但后来透过阅读,发
现社工专业存在仍有意义。
像是《异数》书本拿小孩成长环境、接受专业训练机会、歧视、职场行为实际案例,说明
社会环境及制度、资源分配方式、文化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在社会发展状态,认
为提供所需资源改善,像是调整甄选方式、学校暑期辅导、专业职训,能让相对弱势的民
众有良好发展。
台湾职场作家洪雪珍也拿职涯辅导经验,认为人在选工作、感情伴侣,也受家庭环境影响
,如家庭环境不好,可能造成世代贫穷、婚姻不幸福。
她举例提到有位优秀学生,就读顶尖的台湾大学,但因成长的家庭常发生纠纷,而不够幸
福美满,造成这位学生认为,本身不值得拥有美好人生,觉得个人拥有的能力、强项、成
就没什么,不知未来该从事什么工作,结果毕业后,随便找根本不需高学历的工作。
既然社工的专业目标,是协助个人、家庭、社区,改善连结社会环境障碍,像是歧视、贫
富差距、城乡发展落差,取得所需资源、服务、机会,增强解决问题、未来发展能量,改
善社会功能,能跟其他人建立正向互动关系,满意生活角色扮演,才会有自我价值感。
如社工因本身薪资偏低、专业没普遍得到社会认同,认为社工专业没用,而影响工作态度
,减损专业功能运作、目标达成,怎么办?
※有社工专业 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当社工
我的想法是,没关系,这时可拆解专业能力,像是对社福法规、服务体系了解,及会谈技
巧、社会科学知识,结合其他技能或专业领域作应用,兼顾专业认同也改善收入。
毕竟已故的东吴大学社工系教授王行,曾说过:“社工系毕业,不一定要当社工,也建议
如真喜欢当社工,不一定要当社工,别的行业也需要社工专业能力来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