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浪浪找家的兽医公务员 比中央早两年达成零安乐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848
2019-08-06
位于板桥一处小巷底的新北动保防疫处,有盏灯365天无休、24小时轮值,总为落难动物
亮着。
空气中隐隐飘着消毒水味,这里除了办公室,还有手术室、病房与安置中心;打开走道两
旁的门,近百只猫、狗,甚至稀有的刺猬与凤头苍鹰,都静静缩在一格格不锈钢笼里。
门口义工比手画脚告诉我们,动保处天天都在第一线打仗,许多落难动物都是拖着一道血
痕被送进来,又在20位多兽医公务员照顾下,慢慢治愈。
领头的是动保处长陈渊泉,他从基层公所兽医做到动保处长,还曾目睹口蹄疫时期一次扑
杀五百多头猪的惨况。在这看似防守即可安全上垒的职场,当了30多年公务员的他已近退
休之年,但九局上仍挥棒进攻,且频频击中甜蜜点。
在陈渊泉任内,新北市做到流浪动物“零安乐”、受伤或受困动物24小时通报;今年更陆
续抛出偏乡行动医疗站、宠物长照、动物法医通报等新政策。这位62岁的兽医细细修补动
物保护网,将过去遗漏在动保政策外的弱势动物,一一“捞”起来。
要处理动保问题,得先解决人的问题
新北市有39万家犬猫,平均每四户人家就养了一只毛小孩,是全国宠物最多的城市。
“‘宠物最多的城市’没什么好炫耀,‘动物最友善的城市’才值得做,”陈渊泉觉得,
让民众对动保处的印象停留在“抓狗”没什么意思,公部门应该做更多。
采访中他提到了好几次,“要解决流浪动物的问题,就要先解决‘人’的问题。”人,饲
主、民众、兽医、动保处,还有收容动动物的爱心妈妈;他们大多爱动物,却往往因立场
不同而冲突。
几年前一个深夜,陈渊泉在家中准备休息,突然听见楼下“唰!”一声。出门一看,才发
现是个“爱妈”,担心被管委会驱赶,只好蹑手蹑脚把喂流浪狗的饲料趁半夜洒在社区中
庭。
陈渊泉提醒对方,照顾动物重要,但也要重视环境整洁,不然反而使社区反感。
对方听进去了,陈渊泉也有了政策灵感:他循着爱妈与民众的痛点,提出“干净喂养、动
保大和解”策略,办讲习会辅导动保人士,要求喂养流浪动物应避开人行动线,并请律师
宣导环境卫生等法律概念。
刚开始,爱妈担心动保处只是要捕狗,防备地在回报资料上填写假电话、假数据。但在社
区、动保团体、公部门一来一回的对话下,爱妈才逐渐卸下心防。从最初仅20几位出席者
,三年来已有上千位爱妈来上课──透过扭转观念解决人的问题,也为人犬冲突找到解方
。
新北动保处副处长杨淑方笑说陈渊泉是“先知”。他知道,未来人犬冲突频率只会越来越
高,必须及早为对峙双方拉出缓冲区,“坐下、和解,才有办法沟通、彼此了解,”
开源又节流,早中央两年达成“零安乐死”
2013年流浪狗纪录片《十二夜》上映后,社会动保观念觉醒,掀起反“反安乐死”声浪。
当时,新北动保处每年约安乐死1,200多只动物,陈渊泉算给同仁看,“九个动物之家,
一个月只要多认养超过十只,就不会有生命消失。”
同是兽医的杨淑方有感而发,“我们在学校学的是如何医好动物,怎么工作变成要将活蹦
乱跳的动物安乐死?”
“零安乐”政策让她既感动,也解开了对这份工作的纠结。但紧接在后的,则是追着他们
跑的收容量——动保处当时常常开会,要使收进来与送出去的数字维持平衡,每个数字,
都代表一条等爱的生命。
怎么做?关键还是使动物的周边人合作,一边“节流”,让流浪动物减少繁衍;同时“开
源”,提高动物送养机率。套句时下流行语,就是“人牵起来,动物就出得去”。
动保处趁势帮收容所的毛孩重新拍摄可爱认养照;并与餐厅、咖啡厅及宠物业者合作,让
猫狗进驻店内认养小栈,低成本又大增曝光率。
四年来,响应店家共出养近4,000只猫狗,浪浪有了新家,公部门也削减了收容成本。
同时,陈渊泉也让国小校长们带小型犬回学校当“伴读犬”,还与学生一起编班、上课。
让小市民们学会与动物共存,从小建立“不弃养”的观念。
几个政策推动下来,新北动保处在2015年就做到“零安乐死”,比中央的零扑杀政策还早
了两年。
今年,动保处先衍伸原有的狂犬病巡回注射业务,请新北市兽医师公会排班,在今年七月
成立了动物行动医疗站,一同到偏乡去为动物看病、结扎。
原来,新北幅员广大,坪林、贡寮、万里、金山等十个区根本没有动物医院,饲主带宠物
到城市看病,往返常耗费半天以上。由于就医不便,动物们不断繁衍,成了“零安乐”政
策的源头漏洞。
“一知道这项计画,就觉得非常好!”中华民国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陈培中指出
,行动医疗站使都市资源得以流动,让更多民众受惠。
同时,兽医师也能借此走出动物医院,在地方现场认识不同疾病;从“被动”转为“主动
”服务,许多人更提升了工作热忱。
陈培中特别肯定陈渊泉的开明与积极,如主动让兽医师先安排方便参与的时段,使公部门
与民间团体的合作更顺畅,“政府、兽医、饲主,三方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