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太阳…依然很远-评《太阳‧不远》by reke

楼主: cama (Truth)   2014-11-03 01:11:11
http://rekegiga.blogspot.tw/2014/11/blog-post.html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3476
作者: Reke Wang
太阳…依然很远-评《太阳‧不远》
立法院的地理位置并没有距离华山艺文特区很远,看完《太阳‧不远》之后骑着车,不消
几分钟又“路过”了当初太阳花学运发生时,我自己睡过的青岛东路。纪录片唤起了记忆
中的影像,相较之下,眼下的青岛东路已经云淡风轻。无论对这个事件的态度是支持、反
对、同情或者无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场运动对台湾的社会具有高度的影响力。最可以
确定的是与中国的服贸协议至今卡死在立院,还有一个监督条款挡在前方;其他的影响则
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撼动了蓝绿板块,也有人把后来的捷运杀人案算成学运责任。学生
们攻入立法院议场时打的旗号是反服贸,然而这场运动后来现场关注的议题其实是多元的
,结束后得到的评论也是多元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运动的长期影响才有可能慢慢的沉淀并且清晰,所以可以想见在这
个时间点要以这个题材来剪出纪录片,当然难度不低。我并不预期能够在《太阳‧不远》
之中看到有力的结论,然而整部片子的表现却远低于这种同情可以拉抬的范围,纵使集结
了十位导演各自以不同的视角切入,却还是齐一地表现出令我不耐的平庸。
我当然不至于期待纪录片能够像剧情片一样,靠着编剧设计好的冲突跟节奏来让电影变得
“好看”,更何况《太阳‧不远》的题材其实很容易找到冲突的点,比方说家人之间政治
立场的对立、学运之中个人角色在幕前与幕后的冲突,在九个主题之中其实都有顾及,比
起很多纪录片先天上更有看头。我所谓的“平庸”绝对不是来自于电影技术上的问题,而
是源自于视野的狭隘与保守。十个导演、十个主题野心勃勃,要用多元的视角来观照太阳
花学运在新闻前看不到的微观现象。诚然这可以解构掉主流媒体营造的表面形象,让运动
的身影变得清晰起来。不过对小历史的观察并不是琐碎与流水帐的借口,对细节的描述应
该要有能力与宏观的视角对话,这在《太阳‧不远》当中却很难见到。
举例来说,〈看不见太阳的那几天〉整个片段皆在描述一位NGO工作人员潘仪在立法院议
场中的生活,是除了〈不小心变成总指挥〉跟拍陈为廷之外,另外一段试图以单一人物观
察运动的片段。然而我们只看见主角在那几天怎么抽烟、上厕所、跳郑多燕健身操等等生
理状况的纪录,看不见她对运动的期待为何、如何与运动的诉求之间互动,甚至也没有看
到太多随着时间过出而出现的心理转折。如果片段中不上字卡标示时间,甚至可以被误会
成“潘仪的一天”。另外一个例子是〈我来街头的理由〉,平铺直叙地剪接一堆参与者对
运动不同的理解之后就结束,仿佛重现了攻占行政院前几日运动声势快速下降时的立院现
场:路上数不清的民主肥皂箱舞台,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掌握麦克风数十秒到数分钟,的
确去中心又畅所欲言,但是永无止尽的发言别说讲垮马英九政府,连想要促成运动参与者
之间的成长都有难度。再怎么说,太阳花学运终究是场政治上的激进行动,纪录片当然可
以试着开发其他面向的观察角度,但是若像前述〈看〉、〈我〉两段几乎不碰触政治话题
、切割得干干净净,拍出来的结果就是跟拍宗教灵修没有什么两样。潘仪或者那些街头演
讲的素人们岂只是因为他们“苦行”或者“说话”而具有被拍、被看的价值?
更有趣的观察是〈世代正义蓝绿之争〉,这个段落的标题有着浓厚的政治味,看似好像终
于能触碰到敏感议题,讨论这场年轻世代为何选择以如此大胆的形式踏入政治舞台。结果
,所谓的蓝绿之争就只是“我家是深蓝、我来抗议”这样标签式的描述,还有家人蓝绿立
场冲突时出现的情绪反应。我举一个假设的案例,就可以突显这种取材方式的贫乏:如果
有位老人家底下所有子女都挺绿,然后他跑去参加红衫军反贪腐运动,被子女们嫌恶。在
这个假想案例中,〈世〉片的描述方式马上可以套用在这个老人家身上,毫无问题;然而
有谁会认为黑衫反服贸与红衫反贪腐之间,是同一脉络的产物?
我不太可能把这个现象解读成《太阳‧不远》的导演群们都在去政治,毕竟在学运爆发的
当下决定进入现场,留下许多影像资料,背后就有高度的政治敏感下在运作。何况台湾的
纪录片导演们,也一直在很多场合展现政治能量,蔚为潮流。那么要解释为什么《太阳‧
不远》最后充斥着无聊的闲话絮语、个人起居注或者家庭肥皂剧,我只能推测是因为面对
这场庞杂的运动,已经超越了一些纪录片工作者的眼界高度。他们进到激情的场面之后就
沦陷在肾上腺素高张的亢奋之中,对运动的每个片段都过度的沉溺。少了理性的运作跟论
述的高度之后,“纪录片”看起来固然比时下的新闻少了商业、少了主流,多了文化与小
众的气息,但实际上与当初关注“飞帆军绿大衣”的报导,其实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只
是包装得比较高雅罢了。奇特的是,这场24天的学运发展到后来,出现了贱民解放区、出
现了大肠花论坛,运动参与者在激情之中,都还能反思运动的政治性。不晓得在学运退场
后历经半年沉淀才推出的纪录片,却好像〈不小心变成总指挥〉里那个还困在议场内的陈
为廷一样,心中处处迷惘,只能苦撑。
当然,如此总结全片难免对两位导演不甚公平。〈国家机器的启动〉里,蔡崇隆在很短的
时间内仍然精彩的剪入保警与行政院的发言,而且不是单纯的“平衡报导”,是真正试图
去定义出“国家机器”,并且在访谈的剪接里展现其运作的方式;另外〈烈焰下的崩解与
重生〉里,李惠仁尖锐地挖出了台大社科院、NGO、学运决策小组之间的政治冲突,把当
初媒体所谓的“内讧”标签下的复杂性,做出了精彩的呈现。然而这两个片段只是太阳花
学运中的支流,面对阶级、世代、中国等等主要的议题,《太阳‧不远》完全漏失。于是
短暂的精彩,依然很难撑起整部片的价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