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国基的4个故事/李筱峰

楼主: pushking (推王)   2014-09-05 23:02:41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edfa9d1-ade5-4f58-928d-acd77f434022
【专文】郭国基的4个故事
李筱峰(台湾文史学者) 2014-09-05 20:47
台湾政坛经常使用“乞丐赶庙公”的俗语,形容本末倒置的荒谬做法,这句话在1957年郭
国基参选省议员时,第一次出现在政见发表会上,后来成为大家朗朗上口的俗语。
郭国基不只是高雄的名人,更是全台湾民主运动史上的要角。中国国民党应该很后悔当初
在二二八事件时没有将他处决,只关他210天,让他后来在台湾民主运动上发挥偌大的影
响。
郭国基出生于1900年的屏东东港。18岁赴日本,入东京青山学校中学部、明治大学。21岁
投入当时由林献堂、蒋渭水推动的社会运动、民族运动。参与“台湾文化协会”、加入“
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 1927年台湾人的第一个政党“台湾民众党”成立,加入为基本
党员。因其刚烈直言,林献堂称誉他“郭大砲”。没想到他也以这个名号,见称于战后的
台湾议坛。
1942年二战期间,郭国基因涉“东港事件”被捕,初审判无期徒刑,复审改判十年。但入
狱不及三年即保外就医,旋因日本投降而免刑。
郭国基原本有强烈的中华民族主义,于东京留学时,秘密加入中国国民党。战后初期,担
任中国国民党高雄市党部党务指导员,兼省党部指导员。然而,战后国民党接收台湾之后
的种种贪污腐败、特权横行、族群歧视…,让郭国基反感,使得他在二二八事件中险些丧
命,终与国民党分道扬镳,走上对抗之路。
郭国基战后开始发挥议坛“郭大砲”角色,始于1946年4月当选高雄市参议员,随后又当
选为全台卅名之一的台湾省参议员。虽然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捕入狱210天,但没有改变他
往后继续“为民喉舌”的志趣。他驰骋台湾省议会多年,与郭雨新、吴三连、李万居、李
源栈见称“省议会五虎将”。晚年更转战立法委员。
郭国基的志事与平生,多采多姿,难以尽述。这里说四则他的小典故,可以了解他的性格
与思想。
傅斯年事件 愿光荣死在议场
郭国基在担任省参议员时,质询台大校长傅斯年,傅校长在接受质询中脑溢血去世,引起
台大学生百人聚集省参议会向郭国基抗议。郭国基慨然答复:“傅先生为一代学人,值得
尊敬,但政治家既许身谋国,死在议坛,应无遗憾。这如战士马革裹尸、水牛求被海葬,
是最光荣的事。我愿傅校长的英灵能庇佑我,有一天引导我,赐我光荣死在议坛。”21年
后,郭国基果然在立法委员任上“光荣死在议坛”!
“乞食赶庙公”俗谚的创始人
1957年郭国基在台北市(当时还是省辖市)参选省议员,有一次在广州街警察学校政见发
表会上,有许多听众叫闹着不许他用台语演讲,郭国基激昂陈词:
“我生为台湾人,是食台湾水活的,是食台湾米大的,日本政府还不敢禁止咱讲台湾话。
台湾人在台湾,不准讲台湾话?你们少数作风如同‘乞丐赶庙公’、“关老爷借荆州、霸
荆州”、‘豆油借你酝,碟子都抢去’…”这两句“乞丐赶庙公”、“豆油借你酝,碟子
都抢去”后来成为社会上许多人朗朗上口的俗语。
用金鸡独立姿势 抗议唱党歌
郭国基民主政治理念清楚,对于党国不分的“国民党党歌”兼“国歌”深不以为然。他曾
在省议会质询主张将“吾党所宗”改为“吾国所宗”,在省议会里引起风潮,但无结果。
每逢省议会开议唱“国歌”时,他绝不起立,他说那不是国歌,而是国民党党歌(此事实
至今犹然)。有一次有外宾来省议会参观,议长黄朝琴紧张了,拜托郭国基在唱“国歌”
时勿再坐着,否则外宾问起,实在不知如何解释。郭国基给了黄朝琴面子,答应可以不坐
著,但绝不肃立,只站一只脚。果然,唱“国歌”时,记者们的眼睛都在注意郭国基的脚
,郭果然只站一只脚,喧腾一时。
要求民青两党解散 另组新政党
雷震主持的《自由中国》杂志在1950年代末期积极呼吁组织新的反对党,但尚无具体行动
。1960年逢地方选举,在选举后的5月18日﹐无党籍人士和雷震等人在台北市民社党总部
召开“在野党及无党无派人士本届地方选举检讨会”。会中激烈批评选举舞弊。郭国基在
会中慷慨陈词:
“今天民青两党的力量太小了,…我希望民青两党自动解散,另外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新党
。…〔中略〕…和台湾一般民主人士共同来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在野党,发挥民主的力量。

与会人员原来无立刻组党之念,经郭国基的一席话的刺激,大家遂激动地计画要筹组一个
新的政党。最后终于有“中国民主党”的具体提出。虽然旋遭国民党发动“雷震案”而致
新政党胎死腹中,但在台湾民主运动史上,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郭国基绝对可以重重记
上一笔。
从以上四个郭国基的故事,可以了解郭国基的品格与人格!可以知道他的志气与骨气!
(本文转载自9月出刊《民报文化杂志》第二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