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处在十字路口的台湾

楼主: Gnome   2014-08-30 20:42:50
这里补充一下:
说到大一捅思维:
关于北京在想什么?某学者的看法:
北京政治核心的决断受到自身认知图景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致命的内容,混合了国
民党大中华沙文主义和布什维克超限战的成分:
在鸦片战争以前,天朝曾经是超越西方的文明中心,这种地位可以恢复。西方资本主义有
内在的软弱性,霸权注定是短命的,其弱点非常接近1945年的国民党政权,顶不住冷酷而
清醒的马基维利主义者渗透统战和正面进攻的双管齐下,最后胜利终将属于古老文明和先
进马列主义的继承人。任何人接受了这种信仰体系,都会采取类似于核心的做法:
一面用欺骗手段争取时间、积累资源,一面睁大眼睛寻找可乘之机;如果遭遇坚强的
抵抗,就恢复韬光养晦模式,继续积累和等待;如果面临绥靖和通敌,就证明宜将剩勇追
穷寇、莫沽虚名学霸王的时刻已经来临,原先的统战物件在革命下一阶段自动改为斗争物
件。
即使台湾并不存在,核心的处境类似彻底消灭了临时政府的苏联;冲破美国霸权和亚
太包围圈的斗争照样会根据以上剧本展开,不到自身油尽灯枯无法罢手。
季辛吉和希拉蕊都知道:在马基维利主义者的世界中,暧昧的善意等于放出了自身软
弱和分裂的信号,促使对方得出时机已到的结论,肯定会招来更多的进攻。果断的抵抗会
释放时机未到、需要继续积累的信号,能够买到一段时间的和平共处。
金门危机和1996年危机都证明了马基维利主义者是不讲面子的,对强横者更加尊重和友好

由于大国崛起的根本目的不是某些具体的土地,而是推翻西方主导的近五百年国际秩序。
台湾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不能阻止冲突的来临。美国和国际社会不是不可能对某些具体
而有限的要求做出让步,但不可能允许国际体系的全面改组。
这些让步如果实现,只会造成新一轮更加自信的进攻性外交,导致一批错误判断的小国倒
戈,结果增加了冲突的危险,导致西方不得不采取更加严厉的反制。最有可能的反制就是
环形包围圈,非常类似日本在珍珠港事变以前的处境。由于挑战者只能汲取本国和极少数
附属小国的资源,秩序维护者能够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最终的结果没有悬念。
挑战者要么像日本一样铤而走险,迎接短暂的胜利和亡国的必然;要么像苏联一样消耗对
抗,作为资源劣势一方而首先油尽灯枯。西方的选择其实只限于两个极端之间:
绥靖让步增加对方的资源,最后付出较大代价反击胜利;
强硬坚定维持现有国际体系,以较少代价赢得小冷战的胜利。
台湾的选择其实只限于两个极端之间:通过上层统战倒向挑战者,在资源耗尽后以战败国
仆从身份返回;继续维持其冷战地位,搭便车以最小代价站在胜利者一方。如果台湾自身
缺乏坚定的决断,不断放出相互矛盾的暧昧信号;就会使挑战者认为:在内部特洛伊木马
和外部突然袭击的配合下,可以重演1946年战争的胜利;西方确定台湾的真正立场,需要
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以造成克里米亚式的既成事实。
如果这种期望错误,就会立刻导致朝鲜战争的重演。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是台湾沦为战场
的唯一机会。如果台湾坚定地拒绝一切直接和间接的统一,不留任何侥幸的希望,顶多面
临西柏林的情况。用委身相许的虚假希望诱惑觊觎者,指望获得丰富聘礼以后不付代价地
赖帐,才会招致最大的危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