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台湾林业的潘朵拉盒子
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谢英士
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研究员 彭孝维
三月是属于森林的节日,3月12日台湾刚过完植树节,紧接着 3月21日则是“世
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这是197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予以确认推行
的,那一年台湾刚退出联合国。
众所周知,森林是重要的再生资源、养育大地的绿色资产。
依据林务局1995年的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台湾的森林面积达210万公顷,占全
台湾面积的58.53%,森林资源相当丰富。依上述调查,全台林木约有95000万株,林木蓄
积量达36000万立方公尺,虽然每个不同树种的有形价值不同,若以木材1立方公尺平均2
万元,森林木材的经济价值就高达72兆新台币,平均每名台湾人可分得280万元。若再加
上“碳汇”、“调温节能”、“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游乐休憩”等无形、间接
的价值,台湾森林可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庞大资产。
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1912年阿里山森林铁路建成,当年运出了479立方公尺的
原木,开启了台湾林业的历史。1922年至1942年的20年间,日本人在台砍伐森林的面积达
33万公顷,.............................以下略...
日本人短短20年就砍了33万公顷的森林,而鲸鱼网站只说砍了1万多顷,未免相差太多
鲸鱼网站在误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