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albert.tzeng/posts/10100197439402021
(附上脸书讨论串)
不过经济部好像刚发文说无法公开,担心管线被破坏之类的..= =
此资讯不透明的问题何解..
【曾柏文╱荷兰国际亚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昨天李长荣化工拿出气爆震断的八吋管照片,对照他们完好的四吋管,
藉以撇清肇事责任。
然而逻辑上,被气爆震断的管线,不见得是外泄导致气爆的管线,这则
媒体前振振有词的反驳,无法成立。
但这则新闻却实实在在反映出,这场惨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前镇区地下
石化管线的复杂,造成泄漏源辨识困难,延宕处理时机。
我相信,若不是这场爆炸案,很多人──包括许多高雄居民,都从来没
有意识到,在他们身边车水马龙的路面底下,除了家户要用的天然气管
,还穿梭著其他高危险性的石化原料管。
更糟的是,这些管线旁边就是巨大的排水涵管,都市建设正常不过(大
雄小叮当经常睡觉玩耍)的涵管。但当石化原料泄漏,灌入地下涵管,
却将这些平实的水泥空管,转变成足以撕裂大地的未爆弹,只等那致命
星火。
昨天我不停自问,若当晚救灾重来一次,到底能做什么?
带着“后见之明”,现在知道,当许多人孔盖都冒出石化白烟,代表下
水道可能早已充斥易燃气体,随时有机会爆炸。此时首要之务,应是切
断该区所有石化管线,包括中油、中石化、李长荣、欣雄与欣高瓦斯的
管。此举其实收不回已溢出的石化原料,无法避免灾难,但至少能先止
血,也避免爆炸时灾难的扩大。
其次、应立即就下水道图资评估危险区域、疏散净空附近道路。留守现
场警消,也应撤往路边,避免站在道路中央涵管上方。最后,若能确保
不会造成火花,或可尝试把下水道的石化气体抽出排空。若技术可行,
或可引至附近安全空地燃烧。
很遗憾历史无法这样展开。
救灾体系的结构缺陷
但回归现实,我很难苛责当晚现场警消失职。
首先,这是台湾首例都会区石化管外泄导致的气爆案,相对于每年爆发
上万起大大小小瓦斯气爆案,很难责怪消防局一开始把本案当成“瓦斯
外泄”处理。以当时对意外本质的假设,他们确实已依标准程序要求欣
高瓦斯关闭管线,洒水雾稀释浓度。
其次,本案现场判断,关键在地下管线的配置资讯,消防局也于第一时
间联系工务局了解。
但局处间的横向联系,业已拖慢情况判读;且如隔日报载,高雄市在过
去十年才建置详细地下管线资料,出事管线尚未涵盖。
再者,高雄消防局并不具备石化原料外泄的鉴定能力,以及处理装备。
当天也陆续找来中油、欣高等业者到场协助判断,并电请环保署南区毒
灾队支援辨识。只是到场各家业者均推说不是自家管线,而环保局毒灾
队街道通知后于10:20到场,并于11:55验出是丙烯,只是为时已晚。
最后,气爆前的现场指挥中心,似乎也无足够层级权限,能在“确认”
外泄管线前,指挥各厂承担可能的停机损失,直接切断所有可疑管线。
简言之,现场防灾人员不是怠惰,而是其行动受到既有知识/程序、可
取得的关键资讯、设备能力,以及权限位阶的限制。以上,这都是救灾
体系的结构缺陷。
都市的系统风险
回归这场重大灾难,我认为,本质是“城市复杂化后,衍伸出的某种系
统风险”。就其成因,源于工业用石化管(可燃物)、防洪涵管(空间
与助燃物),与核心都会区(受害者)三种元素的空间交叠。三种元素
都是现代社会的寻常存在,只是在这场灾变之前,似乎没有人意识,这
三者在空间上的邻近创造出的风险,更欠缺相关法规,规范彼此间的安
全距离。
有分析将究责矛头指向管线维修怠惰,或特定厂商的隐匿卸责,这都是
因果链中的一环。但像城市这样的复杂系统,本来就不能假设每个成员
完美尽责,而是能让个别错误造成的问题侷限一隅,不致于进一步加成
扩大。
这场惨剧,留给我们一系列需要重新评估的问题:
一、 工程建设上,得重新检讨工业用石化管线埋设的安全基准。除了抗
震、抗蚀,应加强在有泄漏迹象时,侦测并关闭回路之机制。更重要的,
是检讨如何避免涵管或类似的地下空间成为气体炸弹?如果找不到解方,
是否应从严规范石化管线与类似地下空间的安全距离?
二、在都市规划层级,也应反省都会住宅或商业区的路基,是否宜于工业
用石化管线的舖设?反过来说,对既有管线舖设地带,是否也应规范分区
使用方式?以上相关资讯也应朝向公众开放。例如,应建置一组涵盖全国
地下管线的地理资讯数据库,让民众对附近马路下藏着什么,能一目了然。
三、防灾体系上,面对与石化业共存的现实,高雄市府应力求强化石化灾
难的救灾准备。这包括对国际相关案例的研究、标准程序的重设计,关键
资讯的取得渠道(如前述地下管线数据库),以及自身检验能力的提升(
不需要再协调等待环保局)。我们甚至可以考虑,要求各厂商先将“有公
共安全之虞”的管线监测读数,即时回报给防灾中心,建立常规电脑监看
与警示机制。
二十七死,两百八十四伤,让人心痛的代价,让我们看到复杂城市隐藏的
系统风险,也看到暨有防灾体系的结构缺陷。我们无法让系统完美,但不
放弃让其趋近。不让同样的悲剧重演,是我们面对罹难者逝去的生命,应
扛起的责任。
致谢:本文构思期间,受益于与许多网友的讨论,特别是 Go Lin 与政大
社会系的郑力轩老师,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