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识感:精神疾病并非绝症,而是自我重塑的契机
很多人一听到“精神疾病”,就像听到“癌症”一样感到恐惧,仿佛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
不归路。但事实上,精神疾病并不是不可逆的绝症,它更像是一种“情绪系统的超载”或
“感知力的失衡”。换句话说,是我们对世界的感应比一般人更敏锐,只是这份敏锐在没
有被正确引导时,常常被负面经验和内在的无明所干扰,让我们迷失其中。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认识与接纳,而不是恐惧与逃避。
什么是“病识感”?
所谓“病识感”,不是给自己贴上标签,而是诚实地面对内在的状态。它是一种觉察:我
知道自己的情绪反应、压力承受度、甚至生理上的激素变化,与一般人有所不同。这不是
缺陷,而是一种需要被照顾的特质。
透过药物,我们可以协助自己稳定内分泌与情绪起伏,为心理的自我修复提供一个相对平
稳的内在环境。这不是依赖,而是给正在复原的自己一个支撑点。
精神疾病可以康复吗?
答案是:可以,而且值得你为自己努力。
精神疾病的康复,不只是一种“回到原点”,更是一场通往更深层自我认识的旅程。这个
过程也许漫长,有时会反复,但只要你愿意不断修正观念、调整惯性行为、练习心理韧性
,你就有机会走出那个黑暗的谷底,重建一个更稳定、完整的自己。
每一步的进步都值得庆祝
当你开始理解自己的状态,不再责怪、不再否定,而是用慈悲去照顾那个受过伤的自己时
,这就是康复的开始。
请记住——你不是“坏掉了”,你只是需要时间,学习如何与这份特别的敏感和平共处,
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