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不枉此生——说李敖3

楼主: garbo (阿勃勒垂淚)   2018-05-17 19:32:38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16001665-260115
2018年05月16日 04:10 中国时报 江青
一晃眼十多年就过去了,迈平和李敖彻底断了联系。二○一七秋天我去台湾前,
迈平郑重托付我向李敖当面说明情况:现在他和安娜有了自己的出版社,而且运
作得有声有色,所以会在重新修订后出版。结果在台北,我打电话给李敖无人接
听,就直接去了李敖仁爱路四段的家,吃了闭门羹,留下字条:“你好李敖!无
人在家,听说你病了,特来探望!见字请给我旅馆打电话。”我一直没有等到他
的电话,表明病情严重,心中黯然。
这几天跟迈平通邮件谈李敖,他回邮写:
“李敖是个在历史上有其地位的人,也是值得纪念的人,对于他因为反抗国民党
过去的独裁而坐牢,我是深怀敬意的。”又写:“(没有出版瑞典译文)这是一
个我的遗憾,因为没有完成答应做的事情。但我还是希望,今后要出这本书,对
作者还得有个交代。”
我回邮:“我想李敖出版瑞典文的事应当时机成熟了吧。此外,他的《北京法源寺》
写得极好,我建议你们可以考虑翻译,现在和诺奖没有关系,不带功利性反而有意义。”
每次和李敖见面,他总是说我“好人被人欺”,告诉我要出气的事尽管找他,他会
替我“报仇”。“我已经没有‘仇人’了,目前我生活过得很单纯。”“当真?”
他话中有话,恶作剧的表情,我过去的种种恩怨情仇,吃了的大亏,他心知肚明,
“就当当年走火入魔、算缴学费罢。”我心平气和地说。
《印象·刘三姐》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是一个把广西的民族文化同广西旅游
结合起来的歌舞剧项目,张艺谋对此很感兴趣,觉得“可以玩”。当年张导演因为
要排北京故宫版本歌剧《图兰朵》,所以观摩了无数次一九八七年纽约大都会歌剧
院演出《图兰朵》录像,知道我在此剧担任编舞同时任艺术顾问。于是在为刘三姐
项目招兵买马时,主动找人跟我取得联系。我表示对旅游文化反感,无法胜任。在
他好说歹说“艺术唱戏、经济搭台”,他本人对艺术负责的承诺后,我被说服参加
了主创团队,并和也是甲方的张艺谋导演签约。
一九九八年张艺谋带了主创班子前去桂林选点,最终选定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作
为实景剧场。此后,因为他没时间,于是由我多次带领助手深入广西“采风”,此
中艰辛非常人道,我把文字、影像资料提供给总导演,并参与了剧本讨论。项目进
行并不顺利,投资者几次反反复复,最终于二○○○年七月下旬,该项目在北京举
行新闻发布会。
不料离开北京回瑞典后,此项目就又没有了下文。近两年来,我推掉了所有的工作,
全力以赴,但按照合同该得的酬劳分文未得,几次询问都不得要领。我以为又遇到
了胎死腹中的倒楣事,自己远在万里之外,鞭长莫及,只能认吃亏!
二○○三年,在中国的友人突然告诉我《印象·刘三姐》在漓江大张旗鼓宣传试演,
并发来图像,我的名字赫然在广告上。我简直不敢相信,马上向张导工作室及制作
公司负责人问询,制作方推说早已另起炉灶,和前面的工作毫无关系,张导推说不
知内情,以为制作方跟我早就“摆平”。我对被蒙骗和不讲道义以及对“人”的完
全不尊重开始发难,写了公开信给张艺谋导演,结果国内媒体无人敢得罪“大腕”,
也感到在国内这等事是家常便饭,不必大惊小怪。最后公开信只有香港《开放杂志》
刊登了。
此事确确实实激怒了我,想到李敖在台湾主持《李敖笑傲江湖》电视节目,于是跟
他长途电话联系,要他“快意恩仇”在电视上主持公道。我把情况向他细细说明,
也给他寄去那封公开信,李敖感到是给他出了个棘手的难题罢,就表示口说无凭,
非要我给他详细证据不可。我直觉此事是强他所难,自己虽然忍无可忍,但也无法
把时间和精力再消耗下去,此事不了了之。细心的李敖大概也感到自己没有兑现拍
胸脯对我作的承诺,下次见面时送了我一枚刻了我名字的精致白玉图章作礼。(待续)
(中国时报)
作者: ctra (流风)   2018-05-21 16: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