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上海邮政大楼 中华邮政代表性建筑

楼主: TrueSpace (天使帝国IV神圣史诗)   2016-03-21 01:31:43
(中央社记者冯昭上海20日电)
自清政府1896年批准开办国家邮政,近代邮政于中国已建立120年。在上海旧城区有
栋雄伟西式建筑,是最早兴建的中华邮政大楼,如今是邮政博物馆,92年来默默见证中华
邮政变迁。
论中国近代邮政,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在中国领土开办
起他们自己的邮局,清政府把这些掠夺中国邮权的外国邮局美其名为“客邮”。
直到1896年,大清政府将海关拨驷达(拨驷达是英文邮政POST的音译)改称为大清邮
政官局,才算是正式批准开办中国的国家邮政。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大清邮政转变为中华邮政。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
联盟,上海邮局被指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当时中国邮政国际通信的主要进出口门户
。这一时期的上海邮政广泛应用先进运输设备,推行行动邮局等改善服务,业务发展在全
中国名列前茅。
走进上海邮政博物馆,有两款邮票可呈现大清邮政转变为近代中华邮政的这段历史:
一是在民国初年,大清蟠龙原票上加盖“中华民国”发行使用;另一款是以国父孙中山肖
像设计的就任临时大总统邮票。
博物馆内除了陈列中华民国邮政章程、邮政法、邮政人事管理规则等法规文件,还可
看到用毛笔书写的上海邮政招考试题,获录取员工在入局时必须提交的“邮政员工保证书
”。
上海邮政博物馆位于苏州河畔,前身为上海邮政大楼。
上海邮政博物馆表示,这栋西式外观的雄伟建筑,建筑面积超过9亩,建筑费用合银
圆320万元。1922年开始建造,1924年完工,是中国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标志性邮政建
筑物之一。
上海邮政大楼光是中庭就广达1347平方公尺(约407坪),原本是汽车邮运场所。
随着邮务功能的发展,大楼功能重新定位:如今2楼是邮币卡交易中心,这里的柜台
还保留老式高台和密闭栏杆;中庭成了大型陈列馆,展出大清邮政马车、民国6年购买的
第一辆邮运车,还有一节火车车厢打造的“行动邮车”。
见证中华邮政近百年变迁的上海邮政大楼,原本地处繁华港区附近的建筑,随着上海
交通、商业转移,老城区等候改造,大楼周边如今变得清幽闲逸,成为集邮爱好者和喜爱
老建筑的自助旅行者的好去处,有机会到上海,不妨走一趟。1050320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3200082-1.aspx
(中央通讯社 2016-03-2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