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lidr (风痕)
2022-06-15 12:36:59※ 引述《whitepooch (whitepooch)》之铭言:
: ※ 引述《superRKO (挖洗RKO)》之铭言:
: : https://reurl.cc/VDQbnR
: : 先别嘘
: : 冷饭包也是会在PS上发布,只是大家的重点应该还是P4G或者P3P
: : 至于SIE会不会在两天后的宣传期结束跟进订阅制,不好说
: : 不过我是满想买一片P3P收藏
: https://twitter.com/p_kouhou/status/1536876310932656128
: 正式公布PS4和STEAM也都会有了(P5R有特别标PS5,是有针对PS5版做画面强化吧?)
: 不过目前没有进PS这边的订阅制的消息就是了
先附上简单的人权避免又被误会推销员:
https://i.imgur.com/WdAvqsa.jpg
现在所谓的独占其实已经渐渐衍生出“订阅制独占”,而且微软的策略看起来也很倾向朝这个方向前进。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把戏,毕竟OTT上也有很多订阅制的影视作品独占,只是拿到游戏订阅上玩而已。
如同动视暴雪被收购后微软一直强调游戏还是会跨平台,未来游戏可能倾向多平台发售,但独占订阅制跟Day 1首发才是微软要拿出来秀的东西,甚至只需要有限时独占就够达到竞争效益,毕竟Day 1已经够杀。
说回P系三冷饭,除了P3P当年没中文外,P4G、P5到P5R相信很多玩家早玩烂了。而且这几款游戏也没有什么非要次世代硬件的需求,玩家想回味的话订阅制一定是C/P最高的方式。个人来讲PS4精装版都收了,要叫我再买一次PS5版我还真的买不下去,这时候用订阅制加减回味就很方便而且经济实惠。
所以无论是P系列冷饭还是卧龙等游戏,有没有独占平台已经不是重点。但是如果能独占订阅制甚至是Day 1上架游玩就真的很杀。除非是实体游戏收藏者,不然以台湾蓬勃的二手交易市场来看,如果能在订阅制玩完又省钱又不用花时间成本买片抛二手,何乐而不为?何况还是Day 1首发就给你爽玩。
当然后续还是要观察PS Plus订阅制有没有跟进这些游戏,如果是被买断独占在XGP上,那其实市场竞争索尼还是会输人XGP一大截。
以上只是讨论现况,如果PS Plus后续能跟上甚至Day 1就能玩到这些作品那当然也乐观其成。但是索尼自己都说连本家都不玩day 1上订阅了…
结论就是独不独占平台现在已经不是重点,索尼自己都大辣辣说本家要好好跨PC了。重点在XGP如果能让这些游戏独占订阅制又能Day 1爽玩,索尼相比之下就是弱掉了。
作者:
howerd11 (时间永远不够)
2022-06-15 12:42:00我大索尼不削过气游戏 相信准备独占P6 重返荣耀!!
你这个推销员,是不是来推销PS1皮夹的,我是不会买的
作者:
aaronpwyu (chocoboチョコボ)
2022-06-15 12:43:00day1或订阅独占其实影视也是差不多 游戏业只是有样学样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43:00问题这个是拿钱补游戏公司的亏空 烧钱的 订阅我还是认为3A都不应该瞬间就进来
影视OTT是强化自己独占内容吸引订阅,主打第三方的并不多。
作者:
tomuy (咖啡中毒)
2022-06-15 12:46:00新游戏 day1影响很大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46:003A的制作成本根本不是订阅分到的那点钱能弥补的 订阅始终还是有利于中小型厂商
day1对玩家来说当然是很好 但对厂商就不知道了微软爸爸不知道是不是撒了超多钱给厂商
别担心,现在进订阅的都是小品,3A大作不会受影响w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53:00微软本家肯定是撒钱贴补的 你看看以卡普空恶灵8第一个月
楼主:
slidr (风痕)
2022-06-15 12:53:00杀头的生意没人做,厂商如果会赔钱或亏损当然就不会原因给Day 1。事实上过去很多游戏厂商都被二手市场严重影响。因为二手流失的利润跟订阅制分成的利润,很难讲怎样的条件对厂商是最有利,可能要业界人士出来分析一下。而且本体上订阅还是有很多DLC大法来吸金,我觉得难以简单估算这之间的利弊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55:003A依然可以进订阅制 但那至少要半年或一年后
楼主:
slidr (风痕)
2022-06-15 12:55:00原因—》愿意,修正前推文错字XD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56:00但对3A大作来说 那些二手影响根本微乎其微
订阅制不知道怎么谈的 先给一笔大的 之后看下载数给吗?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57:00细节不太知道 但基本应该是下载次数 玩家使用时数等等吧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2:58:00但那笔钱是要大家分的 不是只有你一家独拿
也不用说day1 地平线2 GT7 mlb都出几个月了 也不愿意放上去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00:00至少要半年到一年后吧 才几个月就丢上去
像隔壁的FH5已经破2000万使用者,对订阅数量一定有拉抬
也有像我这种愿意花钱买DLC(好像1500元?)提前玩的家伙这样就赚得到钱啦
如果放订阅制是为了榨干价值 那你本质上就已经输隔壁了啊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03:003A进首日那个是比烧钱 不用等微软 索尼就可以破产了XD
大作先卖段时间后 再特价大卖一波后 才进订阅制比较合理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04:00楼上说的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
notj4 (notj4)
2022-06-15 13:05:00罪与罚没上,难过我想朝圣
作者:
leopika (李奥纳多皮卡皮丘)
2022-06-15 13:09:00GT7内购那种价格,根本应该直接进订阅让更多人内购课金
作者: j59022 2022-06-15 13:09:00
怎么觉得你们就只是见不得微软好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14:00你PS4精装都收了 把光盘插进去不就能重温了? 干订阅啥事?
作者:
sinfe (阳菜一生推)
2022-06-15 13:14:00问题现在有点3A根本没有那么游戏价值跟屎一样。你没看现在大家要冲首发都怕死还要看情报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15:003A大作进订阅制目的是榨干剩余价值的话,那就完全搞错了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16:00讲得好像10 20年前3A就都很有价值一样 当年PS2 SS时期粪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16:00劣质的3A那就是他活该 但市场能不能制裁这还不好说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16:00现在一个大作游戏大概3个月后就开始打折卖,销量好的游戏市面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17:00FF15这么烂 还是凹到一千万出货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17:00作才多咧 不如说是玩家太过仰赖metascore 丧失自主意识才
大作可以拉抬订阅制的人数 但Day1上代价应该很大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17:00上二手流通也多,现在两边订阅制要省钱都要一次买长时间才省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18:00FF15若假设首日直接进订阅 大概SE要开始大裁员了XD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18:00成的 后来部分玩家说没那么差评价开始扭转 然后索尼砍掉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18:003A大作拖个一两年才进订阅制,根本也不吸引人特别为了一款去
这种情怀性质的,便宜的话还是买断比较好,不然三款几百小时搞不好没玩完就下架了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19:003A一年后进 主要可以让还没接触到的客群去使用而3A也可以首年让他该有的出货销售额先拿到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20:003A大作首日进订阅制目的是拉抬会员数用的,三厂又没必要帮微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21:00微软就算财大气粗 但他也是商人好吗XD 要三厂进他等于在开印钞机送人XD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22:00一款如果能卖破千万的大作,发售一年甚至特价了都没买,那这克群其实也不是多大的客群了顶多就是给新玩家有吸引力罢了,老玩家相对无感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23:00对 但该买的都买了 基本上不会有太明显的增长就可以进订阅
一堆讲得好像XGP 1800万订阅都没有收入一样 = =
作者:
faang (昉)
2022-06-15 13:23:00跟影视的差别在于 影视大部分就是纯订阅 只有少数如iTunes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24:00但对三厂来说,他一样可以特价便宜卖来吸引新玩家购买
作者:
faang (昉)
2022-06-15 13:24:00与Apple TV+是同时经营买断与订阅,所以对影视平台来说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24:00有收入阿 但是你要想3A的制作成本
作者:
faang (昉)
2022-06-15 13:25:00订阅独占几乎就算是平台独占了(不考虑买实体影碟的情况)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25:00这也是为什么微软要花钱买公司自己把游戏放进首日,三厂大作
作者: Well2981 (默默) 2022-06-15 13:25:00
微软是印钞再送人没错啊… 不是有分析师说光星际异攻队上XGP就至少花5百万镁给SE?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25:00影视明明也有特价 google youtube amazon都有买断串流版影视跟游戏的串流的商业模型本质根本一样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26:00三厂盈亏自负 他不可能首日进订阅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26:00只是用户数还在成长阶段而已 连服务都还没提供全市场使用了 问题只是还没浮现 等到跟影视一样竞争饱和 就是网飞
假设一款3A游戏首发售价1200卖两百万套,相当于XGP的1200万人花一个月(算便宜100nt)玩你这个游戏。*更正,200nt,或100nt x2月,但背后抽成又另一回事。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34:00楼上的假设太多槽点 首先3A定价是60镁 非低价区1200台币
作者:
yu621 (任天索)
2022-06-15 13:34:00slidr 说的几点没错 PS玩家很难再买实体或玩过的P4GCP值很重要 但Steam的P4G不是订阅也卖了不少 5R3P上XB或多平台也是一样理由靠近更多玩家(13机兵有人上NS才去玩 根本不认识那游戏 PS玩家早玩烂)正常上架配折扣还是划算 且P3P很可能只有数位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35:00再来XGP又算游玩人数到达1200万人 但不可能每个人都1个月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3:35:003A至少要用1700 1800台币去算吧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36:00你拿核心玩家的游玩状况根本脱离现实太多 现实就是核心玩家人数占比根本不到20% 多的是每天玩不到1小时的用户
作者:
eyeter (诺亚方舟)
2022-06-15 13:37:00别再推XGP XSX越来越难买惹
其实XGP可怕的就在这里,目前的数据都显示玩家订阅之后花的钱反而更多,有人要拿网飞比,但网飞只能订阅不能买啊,上限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呢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38:00网飞不能 但Amazon Prime跟Google Play都可以啊
PS版法环贵到笑 日本法环是PS4>PS5>其它 不够聪明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40:00重点就是steam台湾定价常常被订成低价区售价才会一堆人觉得PC便宜 去看看欧美日的PC跟家机游戏定价吧绯红结系跟破晓传奇就是很好的例子了绯红新IP 用户数未知拿微软的宣传独占+首发XGP补下去的金流推算不会比较亏就上 如果这么好赚 破晓不首发上XGP是万代财务白痴吗?
楼主:
slidr (风痕)
2022-06-15 13:43:00订阅本来就是一种绑平台的效应,微软是撒钱没错,但对他来讲看到的利益绝对不是单纯订阅收到的钱这么简单,主要还是带来的其他效应收益。站在游戏厂商角度只要平台商出得起钱买产品当然ok,站在玩家角度你们厂商怎么乔是你们的事,3A成本能不能回收厂商自己会烦恼,玩家只要选择对自己有利合适的消费模式即可。当然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杨桃沙,没人敢讲未来如何。但会怕就不要无脑一口气订阅太长期,且走且看就好。一口气订阅多年的风险是什么相信PS Plus已经教育过玩家了。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44:00破晓就是知名IP 他现在说销量破200万庆祝还是不上XGP给你挂著半价慢慢卖 他觉得这样都比较赚 是傻了不上去随便都有1000万人给你抽时数的订阅吗?
作者:
kuku321 (halipapon)
2022-06-15 13:45:00这样去推抽成比例跟金额应该就很好估了吧?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46:00微软说本家会首日进就是给玩家长期订下去的一个保障,剩下就是玩家对微软本家的游戏有没有兴趣的问题而已
如果是初玩 我当初P5也是花100小时以上 订阅期间不够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48:00以现在的价格,对玩家来说一年有一款微软本家游戏想玩的,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强化功能就是 话说去玩mhsb真的香 跟电脑缠斗很久招式多很多*电龙 四天王应该都会回归吧
菜单明确透明化很重要,像这次软软的发表会就很明确说你未来一年一定拿的到这些"新"游戏那对玩家决定要不要订阅就很简单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3:53:00影视换平台的成本远比游戏换平台的成本低,法环steam卖1200,但我没电脑只有PS也不可能因为steam便宜而去买台电脑来玩
菜单啦,无菜单料理w如果不明确就只能跟无菜单料理一样靠着信心去消费XD像索的游戏清单很适合新玩家玩,但如果不确定未来会得到啥,那大概就订个三个月把想玩的玩一玩就算了不太会想长期订(对新玩家而言)
其实2022年了还是有人认为台湾人手一台PC XD
其实就是看钱给到什么程度啦 想像一下英高的下一作如果要day 1进订阅 那得拿出多可观的金额?
作者:
yu621 (任天索)
2022-06-15 14:01:00有没有人印象SQEX游戏在XGP上维持多久ATLUS目前只进XGP一家订阅是没错也是做个尝试吧 一举触及更多陌生玩家
作者:
tsairay (火の红宝石)
2022-06-15 14:03:00就销售利润直接付吧,如果3天卖400万套,利润一套算30镁
作者:
gogolct (無良ä¼éµç‹—)
2022-06-15 14:03:00输了没关系,但输了还有铁粉支持,那索尼继续废就好何必改进?
楼主:
slidr (风痕)
2022-06-15 14:04:00个别单作不确定,但是如果以FF系列来看至少都有6个月以上。
XGP除了本家的大作 有什么大作Day1上吗? 纯属好奇
作者:
gogolct (無良ä¼éµç‹—)
2022-06-15 14:09:00索尼做的MLB the show上XGP day1:)
以我包近两年XGP的经验,很多Day1作品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4:11:00三厂有一定销量IP的系列作,基本上都不会首日XGP
不过反正包起来也没多少钱就是了,一年大概一次聚餐价
作者:
sumarai (Pawn)
2022-06-15 14:18:00发文附人权的时代
很多Day1的作品我都是先预载好,然后看评价很烂再默默删掉
作者:
happy897 (宇宙CQC)
2022-06-15 14:19:00FF10 FF12 都有一年时间 FF15 2020/2/6~2021/1/29
不会只看评价啦,B4B就真的不好玩,战锤就个人没兴趣
XGP其实蛮鸡肋的,但胜在便宜,年费就一般人半天薪水我说我啦,很多都是本来就没很想玩,所以评价烂就删了
你买断所有权基本都会大于订阅三年的费用 除非很坚持所有权
desperados iii这种可能就是我看版友推我就跑去下载,过几个月发现都没玩,再默默删掉哈哈,也算是订阅制优点
不是,是当社畜之后能玩游戏的时间跟体力太少了最后都只会留给那些真的超级想玩的游戏
作者:
gi1234g (bacon)
2022-06-15 14:30:00微软现在不用独占,通通丢进XGP就好,就看索尼要不要跟上
作者:
f16leon (COCO)
2022-06-15 14:33:00p5r这次可以4k120fps呢,旧版的光盘放进去可以吗?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4:54:00你如果跟FF谈 FF一定用一千万出货的销售额跟你谈的XD
作者:
namtrac (白可乐)
2022-06-15 14:57:00非微软作品有 空洞续作 异尘余生 方舟续作 女神异闻录卧龙 还有明天会进的忍者龟 不过都小品啦 (有误请指正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14:58:00丢订阅的独占 和纯平台独占还是有差 前者平台得付更多的钱
便宜阿...吃了GamePass,HB就真的一直GamePause..
作者:
namtrac (白可乐)
2022-06-15 15:31:00抱歉乌龟封包,刚刚查了才知道,欧美厂真的没日厂来的关注
作者: j59022 2022-06-15 15:31:00
卧龙、空洞骑士2、瘟疫传说2都是小品,只有浪猫才是大作,这里快变爱索莎莎板了吗
麦块真的有点久了 不过也没特别强调就是你看不懂他在反讽吗...
SIE自己的游戏可以给XGP day1 但是自家订阅制不能 好了啦
Hollow Knight还真的是小品,小品界的王者w
如果是说The Show...那个SIE自己没有什么决策权
作者:
gogolct (無良ä¼éµç‹—)
2022-06-15 15:38:00the show你自己不上自己订阅是被别人决定的吗?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5:56:00The show xbox版发行商是MLB,PS版发行商是SIEPS版能不能进自家订阅制当然是索尼决定的阿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5:59:00所以MLB管不到PS版的要不要进PS订阅,PS版的发行商又不是MLB
作者:
namtrac (白可乐)
2022-06-15 16:00:00the show 当时推出时索尼还没有订阅制啊 现在有了就会上了吧!对吧?
SIE不想进,然后他管不了MLB...就这么简单XD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5 16:01:00谁跟你说当时索尼没订阅制,PS Now都几年了The show也从来没进过PS Now之后索尼订阅制会不会上The Show不知道,但现在不要说最新22没上,连去年的21也不放
作者:
howerd11 (时间永远不够)
2022-06-15 17:19:00刚我冲出去上街头大喊索尼没有输 路人回骂: 哭喔!!
作者: ronga (幻影苍紫) 2022-06-15 17:42:00
没错 微软目标是改变消费者型态 而不是要独占至于订阅制是破坏型创新 还是破坏单机游戏产业未来就只能让时间证明 我是比较倾向第一时间不要上订阅等一年后在上订阅会比较好一点
作者:
rahim03 (随风而去)
2022-06-15 21:38:00大作少说几百万 上千万 例如法环一个月卖了一千多万套 要独占订阅要给多少?现在微软可以不计盈亏撒钱可以洒多久?最后利润不够只好搞商城学手游
作者: Gouda (gouda) 2022-06-15 21:42:00
订阅制以游戏来说也不见得好啦 可能还是有人不知道订阅制是会下架的 不是领完会员内都可以玩 变成无法等到想玩时再玩 想维持自己节奏的或许买断比较好
作者:
yu621 (任天索)
2022-06-15 21:46:00目前看来p3p4p5不同时间 还能分开玩其实跟网飞一样 娱乐有下架时效还满烦的这也是一种诱导购买 买了就可以慢慢玩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5 23:20:00楼上法环例子的话 他如果去谈应该不会谈到这个高的出货量毕竟英高之前游戏还没有那么高的销量 那就亏惨了XD当然如果假设法环二代要来谈 那法环二代就会谈一千多万的出货销售额了XD
作者:
rahim03 (随风而去)
2022-06-16 01:36:00GTA要谈不知道要用多少销量来谈?
作者:
LuckSK (幸运的SK)
2022-06-16 09:09:00只要索尼继续租azure,被迫继续深入玩云端,XGP就真的没在怕。微软爸爸是假的,索尼爸爸才是真的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6 14:50:00如果GTA6的话 两千万三千万他都敢喊吧所以我才说真的实际外厂3A大作根本不可能会首日这样天价买下来首日 平台基本亏死 玩家和厂商爽死微软现在大部分也只能把第一方首日 因为自己能掌控 补贴费用自己说了算 但外厂可就没这么好说话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6 15:08:00三厂有销量IP的3A本来就不太可能首日,所以微软才花钱直接买游戏公司阿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6 16:59:00但是这样做的问题并不会让平台商成本降低 一样高你买公司也要钱阿 买下来游戏上首日的费用该补还是得补另外开发的成本费用不会因为你买下公司就消失了虽然补多少自己决定 但不可能补白菜价
作者:
i386 (i386 cpu)
2022-06-16 17:40:00游戏又不是上首日之后就不能买断,上PS/NS/Steam还是有买断阿就算上XGP,没有订阅的一样可以买断所以平台商想要有3A大作可以放首日,最划算的方式就是买公司绝对比去谈高额费用进订阅制(对方还不一定想进)来的有利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22-06-16 18:40:00能订阅玩到的情况下 会有多少人还想拿钱去买断
作者:
yu621 (任天索)
2022-06-16 18:50:00虽然只有微软有数据 不过他们拉厂商时应该会展示玩家“订阅”到“购买”的转换率吧 就是下架后的买断行为
作者:
nanoy (小嗝)
2022-06-17 12:07:00大剌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