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外埔园区智农馆-遇见珍稀植物 乐农馆-享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18-11-15 03:40:17
外埔园区智农馆-遇见珍稀植物 乐农馆-享受田园之乐
台湾好新闻报 台湾好新闻报
记者王丰和/采访报导
2018年11月10日 下午12:03
受到气候及环境因素影响,现在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机,有些甚至已经消失,而这次在
花博外埔园区里的智农馆就展示一千多种热带跟亚热带的植物,而这些植物共同的特色就
是在野外物种稀少或是濒危灭绝,而这样的植物也只有在这次的花博智农馆中可以一见它
们的庐山真面目。
其实一走进智农馆最先看到的是一处不起的植栽林木区,不过这里却是在台湾特别稀有的
植物名叫山乌皮茶,而且只有在屏东县部分低海拔地区才会生长,现在到野外应该很少能
够找的到这些植物,而除了台湾在地的珍稀植物之外,还可以看到在邻近热带及亚热带国
家的一些珍稀植物,像是叶片超过一般成年人高度的巨大蕨类,不只是标本,还有真实的
活体植物,另外还有一株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巨大的兰花,每一朵花的花径都超过十公分,
透过现场的高空走道甚至可以走到这株兰花附近,近距离的欣赏。
而这个由“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所提供热带植物保育区,不只是可以到一些超大型的
热带植物,也有很迷你的兰花,还有蕨类,甚至要用放大镜欣赏,还有机会可以碰触一下
这些蕨类植物的感觉,走进这个区域不仅让人感受到这群植物学者抢救濒危植物的用心,
让大家有机会一次就可以看到上千种平时不可能看到珍稀植物物种,赞叹大自然造物的神
奇。
智农馆分为5大区域,在第三乐章“永续圆舞曲”展出全世界共12种土壤的分类,每一种
的色泽跟成份跟样貌都不一样,而在台湾就有拥有11种,而在看到这些土壤的时候,不仅
让人好奇的是我们走到野外田间,究竟是属于那一种呢?而智农馆的最后一个乐章“新农
业回旋曲”则是以“开放农业生态系”为主题,透过滚球装置、光雕投影和动画等手法,
展示农业生产或应用的情境,很具有未来的科幻感。
在外埔花博园区里另一座长方形的温室建筑中则是属于乐农馆的部分,走进馆内首先看到
的是许多电视影像萤幕呈现出四季农作物的样貌,而走进馆内,看到一座超大型竹编的中
央山脉,横陈在场馆的一整面墙,仿佛从高空鸟瞰台湾,馆内的小麦田跟稻田则是让人瞬
间进入到乡间的田野,而其间的一座小木屋跟稻草小屋则是进行食农教育及讲座的地方。
而在稻田的旁边以番茄做成篱笆,让场景从稻田进入水果区,在光桌上用八种颜色代表台
湾产值最高的前八种水果,从这里也可以发现,因为许多农夫的辛勤种植及不断学习的新
的农业知识,让台湾四季都有不同的水果生产,呈现出四季丰富多变的健康颜色,另外在
台中市最蓬勃发展的农业还有各种菇类的生产,因此在乐农馆当中除了可以看到大型的菇
类灯饰介绍各种菇类的营养成份跟热量现场还有一处菇的种植场,让人身历其境的看到,
平常餐桌上可口的姑姑大餐,原来是长成这样的。
在乐农馆的二楼还有一处植物的装置艺术展场,现正展出台湾的艺术家跟国际艺术家以植
物为素材的展览,其中一处名为‘植声’展览,是来自法国的两位艺术家,将植物跟数位
科技结合,只要轻轻的碰触展场中的藤蔓植物的叶片,就会发出阵阵的乐音,仿佛像是走
进植物的音乐森林当中,令人惊艳。
https://tinyurl.com/yaogddz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