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偷走里港那些家族与古厝间合与离的故事

楼主: jones921245 (jones)   2020-03-26 23:03:54
哈囉!我是地方贼,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s://bit.ly/3an94I6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按赞,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这是我第一篇有关屏东的文章,也很高兴来屏东版发文,让大家认识地方贼
这次先从里港开始偷故事,有机会也希望能深入屏东更多的地方
也欢迎大家留言说说看自己对里港的印象或记忆,而这篇是关于里港三大家族
[地方 #蓝家古厝、蔡家古厝、陈氏家庙] 偷走里港那些家族与古厝间合与离的故事 #里港乡 / 屏东县
地方贼真的很少到国境之南,要不是贼爸去年底说要环岛,我可能还生不出一篇屏东的文章。也欢迎高雄、屏东的县市政府、团体或厂商请贼贼去偷故事,毕竟北部长大的我,真的很不了解那些我只曾在地图上看过的地方,特别南高屏的乡镇区又特别多。像这次写里港文章,我才知道有“下淡水溪”、“凤山八社”或是“里港蓝家”这些名词,其实写地方贼也拓展了自己的地方史,也更了解台湾一点。
好了,又碰到一个以“港”为地名的乡镇。与之前写过的南港、西港一样,里港也是因清代下淡水溪(高屏溪)航运而繁荣的地方。楠梓仙溪与荖浓溪在里港交会,而被称为“二重溪”,作为下淡水溪航运的尽头,里港很难不因此而发展起来。不过在汉人移垦之前,这里属于马卡道族塔楼社的传统领域。根据荷兰人的文献,塔楼社不只是凤山八社中最大的一社,人口规模也比当时台湾其他部落还多。不过在清朝殖民族群政策下,塔楼最后也只成为地名,里港应该也很难精确找到马卡道族人,倒是里港北边的滇缅族裔满有趣的。
里港旧称“阿里港”,地名版本有很多种,只有港能确定是过去河港而来,那阿里呢?有一传说是有名称为“阿里”的男子在溪畔居住,后来航运发达后成为一港口,便取名为阿里港,我觉得这版本好像太奇幻了;另一则可能源自于平埔族的祖灵信仰“阿立祖”,被汉人听成“阿里祖”,不过为什么要以阿立祖来取名这个地方,也是满有疑问的,虽然该地过去的确是马卡道族的传统领域。
里港在清代时曾为下淡水溪重要的市街,这在老街上一些古厝、街屋或石碑上的记载都能判断出。不过这篇贼贼先不带大家看里港老街区,而是先造访与里港的三大家族,毕竟他们与里港开发的关系有直接关系
蓝家古厝在玉田路上,与里港老街只有五分钟的脚程。不过当天下著大雨,顶着雨伞寻找古厝,视线昏暗没有注意到巷子内突出的山墙。回头再寻找才发现巷中那规模甚大的围墙,总觉得有些什么,才找到这间可说是屏东保存完善、气势惊人的私人宅第。古厝现在还有蓝家人居住,就像做贼一样,还在探头探脑是否要进去走走。从屋内走出的蓝家人对我挥挥手,示意我可以进去里面看看拍个照。
每一间古厝就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而里港蓝家不只关系到所在的玉田村(大厝内),也关系到阿里港的发展,甚至他们的落居与大时代背景下的朱一贵事件有关。记得小时候读朱一贵事件时,曾提到蓝廷珍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来台平定朱一贵事件(长大后才知道那不应该叫民变,而是抵抗运动,毕竟清朝也可以算是殖民统治)。那时跟着来的还有他弟弟蓝鼎元,其著书《东征集》、《平台纪略》也影响了后来清朝治台的方向。
朱一贵事件结束后,蓝廷珍以蓝张兴为垦号,并成立“蓝兴庄”拓垦台中盆地;而蓝鼎元的长子,也是蓝家来台定居的一世祖的蓝云锦于乾隆初年移民开垦阿里港地区,算是汉人拓垦屏东平原之始。不过需要区别当时来阿里港拓垦的不只蓝鼎元那一脉,还有他从原乡所带来的其他漳浦蓝氏。早期为了区别而有“大厝内蓝家” 的出现,蓝家古厝内供奉的便是当年随兄来台,对台湾史地极为了解的蓝鼎元先生。
蓝家古厝兴建的年代大约在乾隆初年(1735年)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间,也就是第一代先祖蓝云锦时期,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屋。随着家族在里港地区的繁衍,虽然延续清代三合院的形制,却不断向外扩建,而有三护龙、三进式的格局。蓝家古厝除了规模浩大之外,主体建筑分成闽南合院形式及日式巴洛克风格也颇为吸睛。不过护龙部分的闽南合院建筑,经过几次修建也被破坏殆尽。
来这边参观古厝的大多是被它于大正十二年(1923年)蓝高川时期所兴建的洋楼风格正身所吸引,光是外头的洗石子四柱式门柱,及一眼望尽的庭园景致,就让人想进门一睹洋楼风采。洋楼的中央山墙花草搭配勋章,廊柱采用爱奥尼克柱头,砖墙柱式采用红白相间饰带的辰也风格。据说会修建为洋楼正身,是因裕仁皇太子当时要造访屏东而建,不过不知太子是否曾亲临蓝家。
里港蓝家在台湾算是一大家族,即使古厝尚未被登录为文化资产,后代也以古厝为荣,保存及修复也不需靠政府,毕竟后代也还住在里面。不过里港街从繁荣到衰退,可不只蓝家独单一面,还有其他家族也都曾为里港尽份心力。只可惜不是每个家族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古厝。如果古厝位在市郊,土地价值不高,可能就任其倾颓,但若古厝位于闹区精华段,就可能会有争议产生,像里港蔡家古厝。
蔡家古厝算是这次里港行的遗憾,只能从路边拍下铁皮内的断垣残壁。民国一百零七年(2018年)蔡家古厝暂定为古蹟,却在当年的跨年夜,非属蔡家的所有权人请工人拆除左右护龙,应该是该所有权人持有土地的部分。这又是古厝或老戏院常见的私人产权问题,好险当时正身侥幸逃过一劫。不过经历这次浩劫,贼也无缘进去看那“陈玉峰”大师年轻的作品,只能期待未来不会有下一步破坏。
恩,铁皮外就是建商的广告,真是满满的讽刺。兴建古厝的是蔡家第四代主“蔡粪”,它曾是九如、里港地区的大地主。贼对匠师没什么研究,参考一篇文章指出屏东早期工匠多来自于台南,所以常会看到有台南风格的传统民居出现在屏东。而大正七年(1918年)所建的蔡家古厝也有同样的手法,这或许与里港会出现台南陈玉峰大师彩绘作品有关,也有人追溯到陈家搬去台南经商前其实是在里港。
无论哪种说法,蔡家古厝有陈大师的彩绘是确定的,而且还是他于大正十一年(1922年)前往潮汕学习彩绘技艺前的青色作品。学成后,陈玉峰在屏东不少古厝、宗祠、家庙都留下珍贵画作,但全台仅蔡家古厝留有他少年时期的湿壁画。在去年文资审议会上,蔡家人表示愿意将古厝大厅捐献给屏东县政府保存,但委员会最后还是认为古厝已经被破坏,只剩下正身而失去文化资产价值,仅建议正身列为历史建筑,有点可惜了。
看完了蓝家、蔡家古厝的不同遭遇,在里港老街区的小巷子内,有一块围起来的地,这是里港另外一大家族“陈家”的宗祠。该宗祠在民国一百零三年(2014年)就被列为历史建筑,算是里港不同家族建筑的另一种命运。它原本作为咸丰年间来台的里港漳州陈的家庙,后来则有客家饶平陈姓的加入,而成为一座大祠堂,与台北、新竹新埔、台南、彰化永靖各地的陈氏宗祠和称为台湾五大宗祠。
陈氏累积到现在应该超过八代,祠堂在里港的建立少说也有一百六十年,厅内分别有同治七年(1868年)所立的“翰林”匾额,还有光绪十的“选魁”匾额,可惜没关着,又是无缘进去观赏的情况。祠堂两端是燕尾型的飞簷,脊梁上有一些象征吉利的交趾陶,可惜在铁皮鹰架下,只能约略约略看。陈氏家庙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时曾经大修,现在也稍欠古意,但至少保存著陈姓在屏北的迁移故事。
作者: tomsawyer (安安)   2020-03-26 23:54:00
你太晚来了 蔡家刚拆没几个月
作者: frailty   2020-03-27 00:02:00
地方贼推一个!
作者: zoo00215 (GO TO DMC!!!)   2020-03-27 00:45:00
作者: jerry1916 (不记得了)   2020-03-27 06:53:00
很会写
作者: BlackCoal (居士隐埋偏仕)   2020-03-27 07:08:00
作者: purplelin   2020-03-27 07:44:00
里港人 推
作者: eltonNi (eltonNi)   2020-03-27 10:23:00
长知识推
作者: BichiB7b7 (满天都是小鑫鑫)   2020-03-27 10:37:00
推里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