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史奴比也动保──动画动物带来的正面贡献

楼主: ericshinshin (阿川)   2014-04-14 23:08:29
台湾立报 > 教育
2014-3-25 20:55 作者:本报讯
人。动物。时代志:史奴比也动保──动画动物带来的正面贡献(上)
■唐葆真
去年底美国电影界爆发对动物演员照顾不周的丑闻时,部分动保团体主张若要解决动物演
员机制所引发的各种负面问题,斩草除根之道唯有拒看所有使用动物演员的影片,若真的
很想看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时,可改看虚拟的卡通、动画望梅止渴。但吊诡的是,动保与
动物研究界对于动画片再现出的动物影像却常持负面评价,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些虚拟动物
已被化人主义(anthropomorphism)高度中介。真实动物的生理特征、性格、行为等皆在
影像中被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至完全失真的地步。
回家吧史努比
常见的动物迪士尼化特征包含:放大动物的头部、眼睛及缩小四肢相对于身体的比例、淡
化动物生理性征、强化动物与人类面容及表情的相似性、赋与动物使用人类语言的能力及
语言能力背后所代表的社会位阶、赋与动物人类价值观与道德观等。其中,最让动保人士
摇头的莫过于依照刻版印象描绘动物性格与行为,例如蛇、鲨鱼、乌鸦、土狼等外表不讨
喜,或食腐的动物便常扮演眼歪嘴斜、讲话带有弱势族裔腔调的反派角色。反之,狮子、
鹿、猫头鹰、狗、马等已被人类驯化,或被人类赋予某种崇高象征价值(如英勇、智慧、
忠诚)的动物,则多半担任主角或扮演与人类主角共患难的良伴。因此,部分动保人士认
为,观看动画动物其实无益于增进大众对动物的理解,更遑论动保意识,或自然生态的永
续经营观。
但在如此脉络下,难道我们就此对动物动画不期不待吗?动物动画是否在普遍迪士尼化之
下,尚能增进人类与动物间关系合谐?而我们可否既享受迪士尼化的动物,又不忽略其中
可能呈现的动物主体性?本文试图以1972年发行的动画片《回家吧史努比》(Snoopy,
Come Home!)为例,初步讨论动画动物对于动保的可能带来的正面贡献。
论及迪士尼化的程度,漫画与卡通中的史努比(Snoopy)可能要比米老鼠、唐老鸭等迪士
尼要角都更加“迪士尼”。虽为米格鲁小猎犬,史努比坚持用两只后脚站立、行走;常以
人类睡姿躺在狗屋屋顶上午睡;偶尔想像自己是二战战斗机飞行员坐在狗屋上英勇杀敌;
且完全不听从主人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的命令,我行我素地抢夺奈勒斯(Linus
van Pelt)的毯子、偷亲露西(Lucy van Pelt)的脸颊,及在施洛德(Schroeder)的钢
琴上狂舞。难怪在史奴比漫画及卡通中,查理布朗常叹道:“为什么我的狗不能像其他人
的一样正常。”(Why can't I have a normal/ordinary dog like everyone else?)

保有“本性”的史努比
在《回家吧史努比》初期,史奴比的拟人化行径却受尽打击:想和佩蒂(Peppermint
Patty)在海滩约会却因该地禁止狗进入,而被管理员一脚踢出;外出晚归被查理布朗训
斥,要牠别忘记自己的身分是被人养的“宠物”;在图书馆看书也同样因为该馆禁止狗进
入而被赶出。各式挫折导致史努比怒气上升,开始作乱:抢夺奈勒斯的毯子不成便和其拳
脚相向;看见露西在练拳便戴上拳击手套和她互殴。此时的史努比,与其说是人畜无害的
可爱迪士尼化动物,不如说是无法压抑怒火,而攻击欲外显的精神病患。
一天,史奴比收到一位住院中的小女孩来信,阅后毅然离家,与糊涂查克(Woodstock)
一同前往医院探视。过程中,史努比因为公共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禁止狗搭乘,再次受到排
挤,只好步行前往医院。一狗一鸟在途中遇到一位颇具虐待狂性格的小女孩,硬将牠们收
做宠物并行使“高压统治”。好不容易逃离小女孩的魔爪后,在医院又再次因该地禁止狗
、鸟进入,而乔装打扮混入其中,最后终于见到小女孩。谜底揭晓:原来她是史努比的前
任饲主,因思念史努比而写信,希望牠回到她的身边。告别小女孩返回住处的史努比深思
后,决定接受她的邀请。离别之际,查理布朗等人为牠举办欢送会,大伙泪流成河,堪称
动画史上最悲伤的一幕之一,当年在美上映时让大量儿童(甚至成人)心碎痛哭。
影片结尾当然皆大欢喜,史奴比最终回到查理布朗一行人的怀抱。但由于不少桥段实在过
于暴力、悲伤,整部片的基调实在不像以小孩为主要收视对象而制作的欢乐动画,反而具
有20年代早期迪士尼卡通的反叛色彩(尤其让人联想到1928年的Steamboat Willie)(注
)。史奴比一再被赶出各种公共场合的设计则突显出牠虽然“拟人化”,但本质上仍被视
为与“野兽”无异。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宠物vs.饲主间的张力也显示出人、迪士尼化动物
、宠物、所有物之间界线的痕迹。从互文层面解读,《回家吧史努比》在呼应早期迪士尼
卡通的颠覆性之际,也针对当代失真的迪士尼化动物影像提出质疑与检讨。有趣的是,该
片精彩的配乐与歌曲的创作者是由迪士尼公司御用音乐大师Richard Sherman与Robert
Sherman(人称The Sherman Brothers)操刀,更加确立本片与迪士尼动画间的关连。
(待续,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硕士)
注:对早期迪士尼卡通的学术研究有兴趣者,可参考Miriam Hansen的“Of Mice and
Ducks: Benjamin and Adorno on Disney,” in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92.1(
Winter 1993): 27-61及黄宗慧的“Who’s Afraid of Mickey Mouse?: Revisiting
the Benjamin-Adorno Debate on Disney from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Tamkang Review 40.1(December 2009): 29-60
图文见: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05
作者: Jornada (For Order, for honor!)   2014-04-16 08:51:00
作者: maldini3 (╮(╯_╰)╭)   2014-04-16 21:16:00
No Dogs Allowed~~~
楼主: ericshinshin (阿川)   2014-04-17 01:18:00
@@ 竟然没注意到....感谢一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