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欧盟向WTO状告中国:法院禁诉令、专利授

楼主: zxcvxx (zxcvxx)   2022-03-04 11:23:15
欧盟向WTO状告中国:法院禁诉令、专利授权费管辖权
https://bit.ly/35x4iut
欧盟于2022 年 2 月 18 日在世界贸易组织 (WTO) 提起诉讼,指控中国限制欧盟公司前
往外国法院寻求保护及使用其专利权。欧盟认为,中国的这政策对欧洲的创新和增长造成
极大破坏,更剥夺了欧洲科技公司行使专利权和实施其技术优势的权利的可能性。
中国严格限制欧盟公司的关键技术(如 3G、4G 和 5G)权利行使、当其专利遭到中国手
机制造商等非法使用或没有取得适当补偿的情况下。在中国境外专利持有人经常在中国法
庭面临巨额罚款压力,进而迫使外国专利权人面临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授权费和解。
本案缘起于标准必要专利(SEPs)
标准必要专利是制造符合特定国际标准的产品是通用且必需的专利,尤其在手机及行动装
置等产品,因此专利持有者已承诺以公平、合理和非歧视 (FRAND) 的条款将这些专利有
偿授权给制造商。若制造商没有获得授权和/或拒绝支付授权金,专利持有人可以强制执
行这些专利并向法院要求停止销售该未经授权技术的产品。
中国法院发出全球禁诉令、全球专利授权费管辖权及钜额罚款
还有另一原因,就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020 年 8 月裁决,中国法院可以发出禁诉令
(anti-suit injunctions),禁止专利持有人前往非中国法院强制执行其专利。最高人民
法院还决定对违反该命令的行为,处以每日13万欧元 (另一说法是100万美元) 的罚款。
至今,中国法院对外国专利持有人已发出四件相关禁诉令。
所谓禁诉令(anti-suit injunctions),是由法院或仲裁庭发布的一项法庭判令,目的是
阻止原告去另一个司法管辖区或法院开始或继续进行诉讼。如果原告违反法院发出的这种
命令,国内法院可以认定原告属于藐视法庭。其实,禁诉令也就是禁止平行诉讼。在美国
和英国的法院,为防止相同的案件在多个法律地点同时进行,通常会发布禁诉令。例如,
美国华盛顿州联邦地区法院发布了一项禁诉令,阻止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在德
国对微软提起平行诉讼。然而,中国的禁诉令更进一步,禁止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行动;同
时中国法院还宣称在全球范围内对专利授权费拥有管辖权。
欧盟要求60 天内提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欧盟曾多次向中方提出这一问题,试图寻求解决方案,但均无济于事。据欧盟称,由于中
国的行动不符合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欧盟已要求在世贸组织进
行磋商。欧盟要求的争端解决磋商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如果在 60 天内未
能达成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欧盟可以要求 WTO 成立专家组对此事进行裁决。
中国法院对外国专利持有人已发布四宗案件禁诉令
自2020年8 月以来,中国法院在四宗案件中发布了禁诉令,阻止外国公司在全球任何地
方发起法律诉讼。欧盟认为,中国以法律为工具对拥有高科技专利的欧盟公司施加压力,
并阻止它们正当保护其技术。中国法院还利用巨额罚款的威胁来阻止欧洲公司诉诸外国法
院;而且这使得欧洲高科技公司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尤其在授权谈判时
中国制造商以禁诉令施压尽快取得更便宜授权金甚至免费获得欧洲技术。
其中三个禁诉令裁决案件皆有利于中国公司,分别是华为、小米和广东步步高。还有一案
禁诉令是针对韩国三星电子与瑞典通讯巨头爱立信(Ericsson AB)的裁决,但有利于三星
电子。
一、小米 v. 美国InterDigital案
自2013年以来,小米依行业惯例支付行动通讯SEPs专利使用授权金给InterDigital,后来
双方重谈授权费时,谈判破裂,于是InterDigital在2020年决定起诉小米的专利侵权行为

小米向中国武汉中院寻求发布全球禁诉令,法院同意禁止InterDigital在与小米的官司结
束前在中国境内及境外起诉小米,否则InterDigital将面临每周约相当于100万美元的罚
款。同时,中国法院将设定全球性专利授权费率。
InterDigital表示,在中国政府保护下,中国制造商想按自己的规则行事。基于小米集团
在美国没有大量的业务,于是InterDigital向印度和德国的法院提起诉讼,试图推翻武汉
法院的裁决,最后印度和德国的法院都支持InterDigital。InterDigital和小米集团在
2021年8月达成了和解,停止了所有的法律行动,未披露许可条款。
二、广东步步高OPPO v. 夏普
2020年1月,夏普在日本起诉OPPO侵犯其无线局域网技术专利。OPPO随即在中国深圳法院
提起反诉。该法院确认具备全球授权费管辖权,并称将确认OPPO使用夏普专利授权使用费
率。后来,夏普在日本和德国法院发起反击,但导致上述深圳法院于去年(2020) 12月发
布一项禁诉令,称如果夏普不撤回诉讼,将对其处以每周约100万美元的罚款。
德国慕尼黑法院反对该裁决,并试图签发一项反禁诉令来阻止上述禁诉令的执行。该案目
前仍在审理之中。
三、华为 v. 美国Conversant Wireless Licensing
华为与Conversant Wireless Licensing(现为MOSAID Technologies Inc.)之间的无线
专利纠纷,2020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项禁诉令,阻止Conversant在德国提起诉讼
。最后上述两家公司达成了和解,条款未予披露。
四、爱立信 v. 三星电子
双方正协商专利使用授权。三星电子在武汉中院控告爱立信,该法院向爱立信发出禁诉令
,否则将面临每周100万美元的罚款。最后,这两家公司亦达成和解,条款未披露。
结语
欧美法律人士认为中国正在利用法院作为一种工具,试图使专利无效,进而迫使IP持有人
签署不太有利的协议。
长期以来,欧美公司一直对中国公司盗窃智财权的行为多有怨言。2018年川普政府发起美
中贸易战时,其中之一,就是关于中国盗窃IP技术或相关授权费损失估算,每年美国公司
损失约为500亿美元。而且,美国发现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禁诉令,认为这是中国企
图以其法院判决而影响全球市场,更是向全球扩张雄心之一个例证。这对跨国公司来说,
影响甚巨。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2-03-05 00:12:00
pus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