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24-12-05 21:31:45※ 引述《saintlin (saintlin)》之铭言:
: 国小时候看霹雳王朝时,播到非凡公子登基时,直接创国号叫做霹雳王朝。就算当时是面
: 对中二不尴尬的小学年纪,听到霹雳王朝这俗搁有力的国号也真的有点怪。印象中非凡派
: 三教人马出去办事时,三教也没讲过奉霹雳王朝之命、诏令之类的话,感觉这国号就是很
: 难启齿XD
: 顺便请教非凡登基时有安上什么尊号之类的吗?像天策王朝,天策真龙被称为龙主,邪能
: 境之主叫邪主,印象中三教本来就不鸟非凡好像都还是叫他非凡公子?
其实还好欸,你查一下百度就知道古诗词古文一堆霹雳用词,还有古星名欸,这不是超帅
的,只是很可惜非凡公子配乐原曲不是霹雳做的,后来不能再用了。
百度霹雳词汇
1、雷电。
〔汉〕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
也。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走进堂中,只听得打声如霹雳一般的响。
曹禺《雷雨》第三幕:雷声大作,一声霹雳。
2、喻壮盛的声威。
〔明〕李梦阳《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越南海北霹雳动,蛮夷尽奉王正月。
3、雷击。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有大石柱,上作马像, 无忧王之所建也
。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
4、比喻突然发生。
〔明〕张景《飞丸记·代女捐生》:痛心如割,焦愤如焚,霹雳从空起。
郭沫若《南京印象》十二:唉?这在我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实在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5、形容神速。
〔唐〕孟郊《峡哀》诗:峡水剑戟狞,峡舟霹雳翔。
〔明〕高启《忆昨行寄吴中故人》诗: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
〔清〕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结客五陵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雳应
弓弦。
6、电击。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风涛相豗,中作霹雳。
〔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诗:拐马熟连环,飞礮鸣霹雳
。
7、古星名。
《星经》卷下:霹雳五星在云雨北,主天威击擘万物。
8、古琴曲名。
〔唐〕沉佺期《琴曲歌辞·霹雳引》:客有鼓瑟于门者,奏《霹雳》之商声。参见“霹雳
引 ”。
9、古琴名。
〔明〕陆延枝《说听》卷下:吾乡有金某者,得古琴曰霹雳,携入都,介所识巨珰以献,
上试其音。参见“霹雳琴”。
10、响声和光芒巨大耀眼的雷和闪电。可对人、畜、建筑物造成危害。常比喻突发事件。
11、喻壮盛的声威。
〔明〕李梦阳《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越南海北霹雳动,蛮夷尽奉王正月。
https://s.yam.com/xSFP4
另外非凡公子诗号出处
与生俱来人中首,唯吾与天同齐寿;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这是非凡公子的诗号,其实是化用自清代诗人的《绝命诗》:
赋性生来是野流,手执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起古今愁。
而今不爱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
的确,“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这两句太有气魄了,太有文采了,堪称惊
才绝艳,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对这个人物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https://kknews.cc/culture/4kexn9v.html
我觉得是因为小时候还很多不懂,所以才会觉得很俗气,长大后会发现很多很酷很屌的字
词,其实用得恰当好处又雅俗共赏就是了。
不然怎么没有人来嘴一下山海经的国名
长股国 结匈国 大人国 跂踵国
天民国 羽民国 君子国 拘缨国
肃慎国 讙头国 黑齿国 深目国
白民国 裸民国 玄股国 无肠国
沃民国 三苗国 毛民国 柔利国
女子国 交胫国 劳民国 一目国
丈夫国 不死国 无启国
奇肱国 贯匈国
一臂国 岐舌国
三身国 豕喙国
凿齿国
三首国
长臂国
所以结论就是霹雳王朝真是取得非常好
这个逻辑其实可以对照东方不败、日月神教、任我行等等
我印象中早期武侠小说有金刀王子、万象公子,雪雁的龙剑青萍
古龙小说有西门吹雪、无垢公子、水母阴姬、石观音、中原一点红
非凡公子被创造出来时的霹雳狂刀是1993年
当年台湾还很流行武侠小说,所以霹雳天宇的角色名在当时应该都见怪不怪了
霹雳天宇早期都大量参考金庸古龙的著作
霹雳城有蜀山唐门,古龙、温瑞安小说也有唐门
1993年上映的电影有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方世玉、苏乞儿、射雕英雄传
那年真的是武侠小说改编的巅峰黄金盛世
当然还有唐伯虎点秋香,改编民间戏曲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