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的制程是剧本→录音→(分镜)→拍摄→后制(含剪接)
三弦说过:为了让节奏更顺畅,在写剧本时就会顾虑到场次顺序与长度
所以如果在一开始的剧本端就考虑好节奏,后面的问题会比较小
场次顺序关系到观众情绪的张驰及期待感,更重要的是得到情报的时间
如果在写剧本时的因果、逻辑严谨,后面需要的工就少很多
录音的话以金光为例,大侠可能会在录音前最后加场次或修改
(如禅空禅空之后的共撑一伞)
但录音后整个文戏的总内容就定了,武戏则还有很多挥洒空间
除非剧本有特别要求武戏怎么拍,大部分都是让现场发挥
拍摄文戏也只是把剧本跟配音具现化
武戏就要现场去设计动作,以及留给后制特效的空间
拍个天空两秒可能是要做剑气纵横的特效,这时武戏分镜应该都会承接给后制
布袋戏的武戏镜位超级多,组合方式是根据前面的动作设计,应该没有空间去调整
后制部分,先讲特效,就是把拍出来预留空间补齐
复杂一点的动作KEY绿幕或是止戈流这种背景会更花心力
然后还有BGM啊音效啊调色啊什么的
至于剪接...素材是
1.已经根据节奏安排好的场次
2.微调后的场次跟配音
3.根据以上拍出来的文戏跟武戏
重点还是1.到底有没有做得彻底、考虑到观众的心态去安排场次
如果有做到基本上不需要在剪接时再去调整
除非有重大改变,比方说海境的79分钟就很有可能是在拍摄后才砍掉的
砍掉之后就必须重新安排,因为讯息有落差了,东瀛线的节奏比例更多了
但除此之外我猜啦,应该不会有原PO影片这种重新大剪的状况
不然在剧本部分就会先处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