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30年戏演浮生相 黄世志谈掌中世界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7-08-02 03:32:09
30年戏演浮生相 黄世志谈掌中世界
文/记者廖素贞
云林是布袋戏的故乡,在还没有电视机之前,每到庙会庆典时,大家会从家里拿着板凳抢
著到庙口先占位,等著看“布袋戏”,随着社会的变迁,布袋戏逐渐没落,庙口挤满看戏
人潮的荣景早已被电子琴花车的清凉秀所取代,尽管如此,这几年在政府单位大力推广地
方文化下,仍然有一批热爱布袋戏的艺师,不遗余力的在推广布袋戏,黄世志就是其中之
一。
只要看过“黄世志电视木偶剧团”布袋戏演出的人,都会被他丰富的题材、包罗万象的剧
情所感动。从小就喜欢布袋戏的黄世志,1988年,还在国中念书的他,就利用假日到黄俊
雄布袋戏团当学徒。当时霹雳布袋戏正盛行,“一开始什么都得学,从钉布景、戏偶造型
、现场的拍摄、特技的研发及戏偶的开发”,18般武艺样样都要精通,黄世志说,“那时
剧本一来,半小时就要录影,他和两位造型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戏偶造型的任务”。那
段分秒必争的幕后工作,也练就了黄世志日后能独当一面的功力。
从编写剧本、戏偶造型设计、道具制作、口白、灯光音效、舞台特效到操偶演出,都要一
手包办,如果没有相当功力的人,是很难办到,尤其要针对不同年龄的观众群,编写不同
的剧本、制作不同的道具、设计不同的舞台背景及演出方式。
不侷限于传统 勇于创新
2007年,黄世志创立了电视木偶剧团,致力于布袋戏艺术文化的教学推广与技艺传承,举
凡在木偶的操作技艺、戏偶造型设计、道具制作及口白表演等,皆有丰富的创作力,他对
戏偶造型的呈现及演出方式,不侷限在传统布袋戏的框架内,勇于尝试传统戏偶与其他多
样化造型戏偶搭配演出。
为了传承布袋戏文化,从幼儿园到国小、国中、高中、大学、社区大学、乐龄中心、文化
中心、社区等处,都可以看到他教学的身影。最早期曾在云林布袋戏馆、北港振兴戏院驻
点三年,也曾到中国大陆,去香港、澳门、深圳的台商子弟学校巡回展演。
黄世志演的布袋戏尺寸,从传统到电视版的戏偶都有,是传统加上现代的创新表现,还有
赛车、奥运、马戏团的表演。剧情从历史人物故事、地方宗教文化及地方产业,到现代的
环保爱地球、青少年问题等,多元的主题呈现,让人耳目一新。
寓教于乐的演出 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观众族群,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大专青年、社会大众都有,黄世志幽默逗趣的口白
,常逗得台下的观众开怀大笑;他充满创意的改编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在针对小朋友演
出“武松打虎”时,黄世志会刻意营造轻松气氛,将凶猛的老虎转化成一只可爱的老虎,
在戏台上扭腰摆臀的逗趣模样,逗的小朋友哈哈大笑,“老虎也会跳舞喔!”最后当老虎
被武松驯服抓走后,卡通里的巧虎突然出现了,牠是来找哥哥大虎回家写功课的,希望武
松叔叔能放了他,“是啊!小朋友,我们要爱护动物哦!”整出戏在寓教于乐,化戾气为
祥和中结束。
在教学过程中,让黄世志印象最深刻的,是庆兴社会福利基金会的一群身心障碍孩子,他
说,一般孩子教一次就会,这群孩子要教十次,但他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及懂得关怀别人的
心,让他很感动。“老师!你吃饭了吗?老师你穿这样会冷吗?我用脚踏车载你回去。”
孩子的善良和纯真,让黄世志舍不得放下他们,前两年他们终于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缘享
庇护布袋戏团”,让这群孩子从布袋戏中找到了自信和欢乐,布袋戏课成了他们每周最期
待的课程。
另外,社区大学的布袋戏班中,有一位70多岁患有轻微失忆症的长者,学了布袋戏后,反
应灵敏了,心情开郎了,朋友也多了,布袋戏让老人家不再孤独。还有一位国小的女孩,
因为学了布袋戏的口白,语文能力变好了,参加了作文比赛还得了奖,让原本内向害羞的
女孩发挥了潜能,这些都是黄世志料想不到的。
为了传承 愿广开大门
既要创作演出又要推广教学,黄世志忙到分身乏术,为了布袋戏能永续传承,他非常希望
对布袋戏有兴趣的民众,不论年龄大小,或身障的朋友,都可以来学,他愿意倾囊相授,
尤其欢迎能写剧本的人。
“做文化很辛苦,最后要面临的就是生计问题。”为了发扬布袋戏文化,黄世志和家人全
身心投入,但终究抵不过无形的房租压力、昂贵的制作费、学员的薪资,这些最基本的开
销,压的他不知到自己还能撑多久?很多学得不错的学员,最后都是因为生计问题离开了

黄世志恳切的表示,发扬地方文化,一人力量有限,希望有人赞助,成立一个“未来时空
科技传统戏曲观光园区”,让更多想参与布袋戏文化的人,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好好的
从事创作与学习,同时促进在地就业及教育文化的传承。
https://goo.gl/TFgZdj
作者: y35246357468 (小銀)   2017-08-02 11:10:00
z尻竟然还活着@@
作者: gking (GKING)   2017-08-02 17:34:00
想学口白~~~
作者: cks908147 (鸭梨山大)   2017-08-03 01:17:00
112 o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