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走过布袋戏过往繁华 声五洲再创新风貌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6-06-16 10:32:24
走过布袋戏过往繁华 声五洲再创新风貌
文/记者邓玫玲
在台中“声五洲布袋戏”家族中长大的王英峻,从小跟着父亲王金匙走遍大小文武场,谈
起台湾布袋戏的发展与演变可说是如数家珍,他介绍,台湾布袋戏分两大宗派——五洲派
与新兴阁派,这两大宗派活跃在虎尾、西螺一代,刚开始以演出野台戏为主。当时在北部
还有“小西园”和“亦宛然”这两个剧团,他们的演出的口白文雅,动作细致,并以南北
管伴奏,但以传承学生为主,很少到庙会演野台戏。
两位人间国宝 两种演出模式
王英峻谈到,当今布袋戏有两个值得尊崇偶像级的大师,一位是五洲派金光戏的黄俊雄,
另一位则是“亦宛然”李天禄的儿子陈锡煌,两位80高龄的布袋戏大师都是人间国宝,王
英峻形容他们:“一个很古意,一个很金光。”这就说明了台湾布袋戏还可以略分为金光
戏与传统戏两种表演模式,金光戏以创新剧情人物为演出亮点,再以华丽的布景、灯光特
效及金光闪闪的戏服,吸引观众的目光;但是懂得看戏的观众还是喜欢看传统古典的布袋
戏。
王英峻还提到当年一个特殊的流派“南投新世界”,新世界布袋戏大师陈俊然是以电台广
播起家,演出的方式非常独特,以小生、小旦、小丑演得最好,人称“三小戏”,戏剧中
呈现的小典故、小人物都充满草根性,口白诙谐有趣,个人风格强烈,是旁人无法取代的

10岁童演布袋戏 缔造传奇
王英峻会想学演布袋戏,是因为从小看着父亲在戏台上演出的风采,他感受到在众多观众
面前的父亲,具有呼风唤雨、主导全场的无穷魅力。
10岁那年,王英峻演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布袋戏。当天他在草屯陈将军庙前广场架设好
戏台、准备演出时,却发现最重要的录音带忘了带,于是在那个细雨濛濛的舞台上,王英
峻打鸭子上架,当时在附近演出的歌仔戏班演员都围着看,为一个10岁小孩演出的布袋戏
拍手叫好。
这个10岁小孩演布袋戏的传奇从此被谣传开来,2年后,父亲王金匙在后里一次演出时,
被出资的金主要求证实传言不虚,当时12岁的王英峻在父亲被灌醉的那晚,缔造了另一个
小孩演布袋戏的传奇。
然而,布袋戏的演出功力还是须不断地磨练,王英峻说,他练功夫的时间都在每年7月,
各地庙祠请普渡戏的时候,在墓园演出“墓仔埔戏”时是最没有压力的,面对着无观众的
墓地,演出的内容是什么也无人闻问,王英峻说:“就在这个没有半个人看戏的地方,可
以一遍又一遍地演,把自己的演出实力磨练出来。”
电视台布袋戏全盛时期
年轻时代的王英峻喜欢天马行空的编写故事,他演出的《西游记》、《七侠五义》都能叫
好叫座,但他一直没去尝试三国的故事,因为他认为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练才能把三国人物
演得好,如关公的爆炸性格、曹操的奸诈狡猾……这些鲜明的角色要表达得好,真的需历
练才行。
进入演出最旺盛时期的王英峻,演出的是《六羽逍遥舞真仙》,这是他自己编写的剧本,
和很多名家的戏不同,他认为金光布袋戏这些年来虽然百家争鸣,风光再现,但是已不能
再创新,走到一个瓶颈。由于他创新改变,他的新剧演出为他带来一个电视台布袋戏演出
的全盛时期,虽然不能和黄俊雄的史艳文演出590集、97%的收视率相比,但《六羽逍遥舞
真仙》传在电视台演了200集,打响声五洲布袋戏的名声,也让王英峻获利颇丰。
与现场互动 增加创意发想
如今王英峻年届40,即使布袋戏的辉煌时期已过去,然而王英峻的创作并未停歇,他编写
了一些新剧如戴潮春、廖添丁等这些比较近代的故事,让布袋戏文化有了更新的创意。
他也开始在校园演出小孩子喜欢的故事,藉著与小朋友现场互动增强戏剧效果,在大婶婆
与阿三哥的“食安宣导”中,他让大婶婆真人戏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在布袋戏角色的介
绍中,更让孩子们亲自操演布袋戏偶,真人演出与现场互动的创意发想,让布袋戏更生动
活泼,更能吸引现在的孩子。
现代舞台剧带入 创另一高峰
到了这个3C产品充斥的时代,即使对电脑很陌生,王英峻仍一步一步跟上了时代的脚步,
他学会架设自己的网站、部落格,经营Facebook与粉丝互动往来,让布袋戏走入台湾的每
一个角落。未来他要筹划一场年度大戏,改写《赖布衣的传奇》,而且要在布袋戏的舞台
添加新的元素,如情境、灯光、气氛及音乐,把现代舞台剧的优势带入布袋戏中,甚至聘
请专业导演为他的新剧量身设计,打造全新的风貌,再创布袋戏的另一个高峰。◇
http://goo.gl/F4u4Rq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16-06-16 20:24:00
作者: celebe (批踢踢程式人)   2016-06-17 20:10:00
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