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historia 看板 #1NBiSfd1 ]
作者: youtien (恒萃工坊) 看板: historia
标题: Fw: [讨论] 墨家在现代创作中的复活(5)
时间: Sun May 8 12:57:11 2016
http://www.storm.mg/lifestyle/114861
四、墨家消亡之谜的解答
那么,墨家究竟是怎么消亡的呢?
不卖关子了。直接讲答案:被秦国溶掉了。
这个答案,是近几十年来先秦史逐步逼近,最后由何炳棣先生(1917-2012)大手笔总
结出的。这篇论文,发表于2010年:〈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
手〉,网上可以找到演讲稿,完整版收录于《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台北:联经,2013
年7月)。
这篇论文,极度精彩。当年我在往复论坛(现已关站)上瞠目结舌地读了两遍,感觉
全身被洗涤一新好容易才稍稍平静下来以后,感想是:我何其有幸,在二十几岁的时候,
就见到了人家凝聚毕生功力,作出了这样顶级的解答千古之谜的史学示范。
何先生首先从地理上考证,战国初年魏国从秦国夺取的河西之地如何重要,再联系起
秦献公继位后秦国的百废待兴,以及同时墨家钜子孟胜率领一百八十五名墨者助楚国阳城
君守城,而全数殉城的时事,进而推论:迫切想要励精图治的秦献公,不可能没有注意到
墨者集团。再经由多种史料的旁证,何先生推断,墨者入秦,就在献公之世;《墨子》经
书中记载战守与军纪法度的〈备城门〉篇,也应该就是秦献公任命墨者为河西“守”(最
高军政长官)、“尉”(中级军官)以后,在地势复杂的河西长期操练、实战,最后总结
出来的。
何先生又推论:墨家思想的“尚同”,正合乎秦献公的需求──将先前政令混乱、贵
族各行其是的秦国,转型成为“政制一元化”的中央集权国家。何先生又引用一个多世纪
后荀子对秦国政风民俗的观察,证明秦国的确可说实践了许多墨家理念。《荀子》一书并
不冷僻,那一段名为〈彊国〉的记载也是几乎每一部秦史著作都会提到的,然而何炳棣先
生和一般学者的差别,就在他能将大家都以为已经很熟悉(至少也听说过)的典籍,找到
极少人注意过的细节,彼此贯串起来,之后再引用这些名篇加强证据力,也使这些名篇焕
发出了崭新的光彩。
过去我们都以为秦国转强是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开始,是法家的功劳,连《荀子》
也这么说;谁能想到,两千多年以后,出了一个何炳棣,说应该再上推一世,从秦献公招
纳墨家开始?
至于墨学为何式微、墨家为何消亡,何先生在结论中就给出了他的答案:
(1)墨子理想过高,难为常人接受
《庄子‧天下》篇所论,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
自行,固不爱己。……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
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任,奈天下何!
(2)时代巨变不利于墨学及墨者
当秦献公征募墨者之初,秦是被侵略的弱者,正是笃信兼爱非攻的墨者乐意效忠的对
象。但经过献公晚年与魏“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大凯旋后,秦迅即变成
最强的军事侵略国。这一基本事实既造成所有墨者良心信念的矛盾,更切断所有墨者社团
发展的机会。
(3)献公与墨者的特殊因缘
笔者曾屡度提到墨者的种种专长恰恰迎合献公迫切的需要。撰此结论之际,再度反思
,深觉二者之间的关系堪称是特殊因缘。之所以特殊是:建立关系之初双方都觉得一切同
轨合拍,欢同鱼水;双方都不能预料局势发展下去会只对秦国有利而对墨者极端不利。
这是因为战国期间主要国家都在建立中央控制下的新型官僚制度,墨者仕秦之初即以
多种专长被分配到官僚机构中的不同部门,事功虽有册籍可稽,姓名则匿而不彰。墨者的
种种技能和专长既经常被政府汲取利用,其地位和功用就越来越“边缘化”了。秦墨最无
法抗拒的是统一集权中央化的政治洪流,自始只有浸泳其中任其漂荡,不能也不容逃脱。
事实上,仕秦四、五世代以后业已完全消融于此洪流了。从理论及事实观点推想,至晚到
始皇三十四年(西元前213)诗书百家之禁,墨者已经完全消声敛迹湮没无闻了。
何先生最后讲解了这篇论文的标题:
六十多年前,陈寅恪师对冯友兰师《中国哲学史》(下册)的《审查报告》三,特别
提出两项论断。一:
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
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两宋)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二:略阐由佛引起儒释道三教混融之后,转而反溯: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
具体之实现,故二千年来华夏术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
活之方面,而关于学术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今日反思,陈师两项论断皆有商榷余地。两宋新儒学之产生,固然是我国近千年来思
想史上的大事,但就全部传统中国历史而言,真正最大之事应是秦专制集权统一郡县制大
帝国的建立及其传衍。
读到这个论点,你心头会不会一凛?话说,陈寅恪那一辈学者,为什么会那么看重所
谓的“新儒学”呢?大概是因为这个传统和他们经历的时代潮流、生命际遇,纠葛太深了
,他们不愿放弃这个情怀。何炳棣先生也不是没有对传统的情怀,然而他的学术生命,却
正是在与这情怀的负面效果作战:老派学人和新儒家对传统学术都还有美化的愿望,作出
了不少失实的空谈;何先生则一秉实证的态度,剥去所有的幻想,直指政治与权力运作的
本质。
是的,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什么能够指向自由民主的圣人、真理的出世,
而是最反自由民主的专制的确立。
记得约二十年前《明报月刊》还是哪里记过一事:台湾美术家到大陆开会,会议上提
问:“对现代中国美术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有人说齐白石,有人说张大千,然后我们台
湾美术家说:“都不对。在我看,影响现代中国美术最大的人,就是──毛泽东。”全场
默然。
没有人能说这不是正确答案,因为“最大”不等于“最可喜”;事实上,最大的事,
往往是令人沮丧、失望的。这一则故事的年代应该是1990年前后,两岸刚开放,大陆美术
家正亟望走出毛时代、重写艺术史的时候,而我们这位台湾的同行,便残酷地杀了这风景
,提醒大家回头直视背后的阴影。
何炳棣先生也是杀风景。在书生们提出各种新论述,想要在这民主时代里延续传统文
化光环的时候,何先生说:不。他继续说:
国史上对传统政制之本质及其运作了解最深刻的当推汉宣帝和毛泽东。
然后他引用了我们历史系学生都读过的《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的名言:“汉家
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以及1973年毛泽东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百
代都行秦政法”。
何先生是欣赏毛泽东的。一位前辈和我说过:何先生有英雄主义的情怀,治学又有不
惮与整个学界作对的霸气,所以他欣赏毛泽东,也是气味相投。毛虽被许多人目为魔王,
但他在史学与政治上确有真知灼见,至今中共党内党外,全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啊。
然而何先生和马列毛一派的唯物主义权术狂人,还是有所不同。毛泽东影响下的马克
思主义历史学者,抹黑传统思想,是为了唱红新学以自保、自立;传到理想主义破产的
1990年代以后的末流,又有一种“拒绝崇高”、“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意念在内。何先生
则还是保有着一颗深沉的仁者之心。请看这篇论文的最后一段:
最后,“大事因缘”的“因”和“缘”尚需解释。“因”当然是笃行兼爱非攻,不惜
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墨翟。“缘”则甚奇,奇在:墨者原来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情怀,在
竭忠尽智仕秦的过程中,竟无情地被时代化为本身生命的高酸消溶剂——这才是人类史上
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这真的不是现在一般历史学者能写出来的文字。何先生活了九十多岁,见证了大时代
多少学者的情思、多少希望的破灭,才把这件“大事因缘”这样定性成了“悲剧”──我
认为,这悲剧,比悲剧更悲,一因为它里面不见冲突,只有消融;二因为,我们现在,仍
然活在这个规律里面:君不见这几十年多少新科技、新思想的发明,原以为能使人类更加
自由的,结果都成了更强力的集权维稳器具?
然而,纵使幻想破灭,我们不该绝望。相反的,正是要能如此看得透,我们今后才不
会被自己一厢情愿的希望误导。这便是史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豆瓣读书网站上,有一篇
书评,便是这么这么称赞何先生:
……这一系列研究的结论,或者说背后的情怀,我自己的体会是有一份大悲悯。他将
中华文明的意识形态的渊源定格在宗法模式的思维,这是由农业经济形态、早期王朝的政
治局势多方的情景予以证实。最终下延,以张载《西铭》句句考证,坐实宗法意识形态始
终居于中国精英与政治的主流价值中。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春秋战国诸子学说竞争发
展的推演,将诸子学说为后代阐述衍生的形而上部分,尽行剥去,留下赤裸的政治哲学内
核。
今后,我们也要在这终于得以明晰起来的“赤裸的政治哲学内核”上,重新阐述我们
的历史故事。
何先生这篇论文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即便墨家的功绩都如此被埋没了,为什么墨家在
秦汉之际没有留下自己的说法?
我想,这就是我们小说家今后可以发挥的空间了。这里我先从心理上稍作推想:墨者
的自我认同,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墨子为什么能吸引到那么多门徒?或者问更深一点:墨翟是怎么成为墨子的?2008年
大陆作家刘勃有一篇文章〈攻墨〉如是说:
据《淮南子‧要略》,墨子当初也是在儒家那里上课的。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末,墨子则在战国初(照有的算法还归到春秋)。时间上相
隔并不远,可就是这几十年里,世事天翻地覆,此时的儒生们,和孔子生前已经不怎么相
同。
孔老二自己这一辈子,是到处触霉头的。然而他晚年所收的弟子们,在诸侯那里却很
是吃香。曾参、子夏之类都被供养起来。兵法家吴起是何等的奢遮人物,可在魏国争官爵
的时候,听到几个儒门弟子的名头,也只好没脾气。
说起来原因倒也简单。那个年头,天子丢脸,贵族垮台,——相应的,也就是普天下
暴发户多得要命。趾高气扬之余,在生活方式上,哪有暴发户不歆羡旧贵族的呢?家臣掌
握了国家权力(所谓“陪臣执国命”),大夫混成了诸侯(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职
称是有了,没那个气质,还是免不得被人耻笑。气质的培养,指望传统贵族教你是不成的
,最好的礼仪课老师,当然也就是当初在孔子那里接收传统文化教育的“儒”了。
于是先王的礼乐经儒生们这样一讲解,俨然便是那个时代的小资生活指南。据荀子说
,子夏一派的门人,精于修饰仪表,整顿衣冠,而对国计民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但这
种才能便已经足以让他们享受各诸侯国的特殊津贴了。
一般的儒生当然不得这样体面,然而日子也还是过得下去的。他们像是《伊索寓言》
中的知了,因为好吃懒做而不得不常常忍饥挨饿,春夏之际他们出去乞食麦子,但只要富
贵人家死人,整治丧礼的过程便是他们大吃大喝的机会。
墨子是这样描述那些他当年的同学的:看见食物,他们像鼹鼠一样藏起来,用公羊一
样的眼神紧盯着,然后像阉割过的猪一样猛扑上去。君子嘲笑他们,他们便说:“你们这
些不学无术的人,怎么能了解优秀的儒生呢?”(《非儒》)
读过《墨子》的人都知道,做漂亮文章并不是他的特长,尤其是,他通常并不具备刻
薄人的小聪明。这样绘声绘色的笔触(还有一连串的比喻)在他这里可是难得一见。当然
,我也不免心理阴暗的做这样的猜想,当年墨子在儒门念书的时候,那段经历很不愉快。
于是墨子反出儒家了,他看不惯这些人,也看不惯那顺应“亲亲”的人之常情来制礼
作乐的儒家学说,他苦干实干,和儒家对着干。如果说儒家吸引了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平
民、寒士、暴发户,那墨子与墨家所吸引的,就是与这种主流价值观不相容的工匠、侠士
吧。
然而人都是需要自我认同的。你不认同这个价值体系,那就要加入或者建立另一套价
值体系。空谈不足以服人,墨子也不喜空谈,他就以苦行来维持自我认同,想必他的门徒
也会以能团结、能吃苦为荣。我们看《墨子‧尚同》篇,集权性格很重,你不要以为它站
在“平民阶级”的立场就合乎民主价值了,不,这种平民的结社,或者说帮会,往往比贵
族社会更讲集权,甚至会达到极权主义的地步。为什么呢?究其根本,大概是因为他们“
团结起来对抗世界”的渴望,远比身为既得利益者的贵族以及无所谓的顺民深吧。
儒家尊奉先王之道,先王就是以前的胜利者,胜利者可以雍容大度,所以儒家学说的
性格也是宽宏的,无论实际底下怎么压迫人,它表面上总是雍容,这才能让人乐与景从。
墨子与墨家不是这温拿一挂,不能温柔地拿,又拒绝作鲁蛇(在此的确可说是鲁国之蛇)
,他们是硬派角色,学说也就不免刚硬甚至偏激。
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厘,似乎是最能苦干的,和墨子一样摩顶放踵,三年就操得形容憔
悴,后来应该是过劳死了。有这个榜样,其他墨子门徒的道德压力想必更大。墨子倒是长
寿,虽不知活了七十还是九十几岁,然而何炳棣先生推论:钜子制的建立,是在墨子死后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能有墨子一般威信的门徒,所以在墨子晚年,墨者决定拱立一
个拥有绝对权威的钜子,好在墨子过世后继续代表墨家的理想,领导墨者集团。
首任钜子孟胜,就这样秉承著这个使命,率领一百八十五名墨者,帮楚国阳城君守城
;阳城君其实已经跑了,这仗也是楚国内部政争,不是什么抗击外敌的义战,但孟胜还是
坚守这可以不必守的约定,力战至死,并且说:
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
。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
这是《吕氏春秋》的记载。这“墨者之义”究竟是怎样的道德观,让他们愿意牺牲自
己,成就墨家的名誉?我们现代人大概不会认同他,但他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需要的
是自我实现。孟胜死前派两人突围,把钜子之位传给田襄子,这两人完成使命后,还要回
去和孟胜一同殉死,田襄子以钜子的权威命令他们不要回去送死,那两人还是去死了。
如果说钜子的权威是绝对的,那两人自然不该回去殉死,然而世事本无绝对。站到那
两人的立场来看,死,不死,何者较能自我实现?较能让他们觉得对得起自己和同侪,对
得起士人重义轻生的血性传统?
总之,他们的死,是死出墨家的硬派名声了。即便你说他们愚忠,但对国君来说,这
样一群能打仗、能建设又忠诚的人,吸引力有多大?设使《吕氏春秋》的记载属实,孟胜
的“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一句,其实也就是向各国国君发的信号,是在为墨者找出路。
他们毕竟没有选择像后世的列宁式共产党那样自己革命。
然后一部份墨者入秦了,以其工程学、兵学和组织,帮助了秦国由落后走向先进、从
弱小变得壮大,改革出严谨的政治体制,进而在数十年生聚教训之后,从魏国手中夺回河
西之地。
而当秦国从被侵略的弱者,变成吞并列国的强者;当墨者从任侠的结社成员,变成中
央集权军国体制的一份子,这时候,墨家的初衷,还会有人继续讲吗?墨者的身份,还会
比大秦官员、大工程师的身份重要吗?这些墨者会不会软化了?腐化了?
没进入秦国的墨家、留在民间的墨者又是如何呢?我们一般印象中任侠而严谨的墨家
形象,大概就是这一路传下来的。实情是,所谓对墨者有绝对权威的钜子制度,大约在第
二任的田襄子之后一段时间就不行了:墨家发生了分裂,几个山头各奉自己的领袖为钜子
,“相谓别墨”,打嘴仗互斗,说我才是正宗。斗到后来,再也没人能得到足够的权威担
起“钜子”这个头衔,只能退一步叫“墨者师”。这是《庄子‧天下篇》的记载,他提到
了墨家“至今不决”的分裂状态,讽刺之余,也有一些怜悯。
吕不韦在秦国编的《吕氏春秋》更狠了。我学习大陆作家所擅长的阴暗心理,也从中
读出了一些排挤墨家的险恶用心:
〈首时〉篇记载齐国的墨者田俅,欲见秦惠王,三年不得见,听人劝,转到楚国,楚
王欣赏他,给他将军之节,让他再到秦国,终于见了秦王。之后他说:“原来,通往秦国
的路,在楚国啊!”
〈去宥〉篇: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向秦之墨者唐姑果打听那个人,
唐姑果怕秦王重用之,就说他坏话,后来那个谢子果然没能和秦王谈好,失败走人了。
分山头、争正统、求官、排挤,这些记载里的墨者,和我们一般政客有什么不同?和
墨子当初所厌恶的儒生有什么不同?一样!
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大概就是:相对于雍容的儒家学说,这些后世墨者,和原始墨
家的硬派理想与苦行传统,差更多,矛盾更大。就像现在经常有人嘲笑左翼文青,说是玩
假的,比起真正拼命的工运前辈、革命先烈,一分也比不上。
《吕氏春秋》还有一篇〈去私〉:田襄子之后的钜子腹[黄享](ㄊㄨㄣ)在秦国做官
,儿子杀了人,秦王说先生年老,又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叫下面的人别杀他了。钜子不
领情,说杀人者死是墨者之法,我不能开特权。于是回去还是把自己这独子处死了。
这篇故事表面上是赞誉墨者的大公无私,其实,可能是反广告吧?我们或许乐见上位
者这样严以律己,但我们自己会想加入这种不近人情的集团吗?这种故事,最可能的功用
是什么呢?以现代的网络嘴砲生态而言,大概就是用来酸人吧。而如果你是属于那些被酸
的群体、社团、学派,你就会很干了。
那怎么办呢?越想越没趣,也不能怎么办。如果还有技艺在身,那么,能做官的自去
做官,想任侠的自去任侠,就别管什么墨家了吧。
也许还是有真正的义人、真切体认到墨家根本问题的墨者吧,然而谁会有兴趣记载他
呢?墨家自己是不会的,自讨没趣嘛,再说墨家确实不善著述。儒家、法家、道家是有可
能,但前提是,墨家要仍然是一个可畏的对手,我们才有动机去引一个墨者来恶心墨家。
孟子的年代,墨家还是显学,所以《孟子》对墨家的攻击很猛烈;到《庄子》、《荀子》
的时候,大约墨学已式微了,于是庄子也就是闲谈几句,而荀子更在乎当令的法制──他
学生李斯、韩非就成为法家的代表了。倒是杂家的《吕氏春秋》,大概因为主编吕不韦在
当宰相,了解墨者在秦国的故事与势力,所以《吕氏春秋》或许也就负担著一个反宣传的
任务,要让已经式微的墨家,更没有翻生的希望和吸引力,让墨者更宁愿继续消溶于体制
之中了吧。这是我一个大胆推想。
墨家各派之间的相互攻讦,想必也是有的,但会让人觉得特别值得流传吗?现代这种
文章是不少,但外人看了八成只会觉得“贵圈真乱”吧。又有一说,说讲究辩论的名家实
际源出墨家,然而当时人就觉得讲“白马非马”名家是诡辩,是想红,不是踏实想做学问
。或许,他们的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目标,从来就都放在政治,而非学问之上。所以,
过去我们常有人感叹名家没能发展出逻辑学、墨家没能进一步开创物理学;现在,我们可
以进一步说,如今一大堆跑去学了西方正宗科学、哲学的人,学过来也是拿来搞政治、搏
名位。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批评华人这种庸俗的劣根性,然而会说这种话的人,八成也是
在搞政治斗争。结论是不管怎样样,都是伪善,都是政治斗争。好一点的是礼教杀人,差
一点的就是撒泼耍赖、意气之争。
就像社运圈有不少失望、绝望的过来人,墨家的消亡,也必有因为墨者对墨家失望。
不论是在理想这一端,还是在现实这一端,墨家留下来的东西,例如现代人津津乐道的秦
国兵器生产线、各种标准化的制程,以及何先生这篇论文考证出来的军政制度,都是合乎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需求的;至于墨子的初衷,或者我们比较乐见的什么平民立场的理念,
都被放在一边了。
最后,当秦末失政,群雄揭竿而起时,有六国旧贵族要复辟,有刑徒自力更生,有道
家、儒生投靠新贵出谋划策,更不乏阴阳方士招摇撞骗,也有刘邦那样有智慧的混蛋,什
么虚名都不管,直接和民众约法三章,最终得到胜利,并且继续任用法家的刀笔吏……但
就是没有墨家,也没人提墨家了。
这之中还有多少空白可以填,多少细节可以编呢?我想,应该会有很多的,而且,必
能映照到我们现代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请一定要找《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来读一遍
。比起前面提到那些二三十岁非历史本行人士的作品,这是一个专业的、九十几岁的第一
流历史学家,生前最后一篇大论文。我大二时,曾有幸听何先生在台大开的一场讲座,当
时我只感到他好像很厉害;大三时,他的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出版,我读后佩服他
确实很厉害;但到近年,在读过〈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以及这本《何炳棣思想制度史
论》以后,我才渐渐能感到他到底有多么厉害。如果我们创作者能稍多从他这样的论著里
汲取功力和养份,那么,下一部有关秦国、墨家佳作以至杰作,也就是可以期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