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招式是喊给观众听的”解释很直白,
不过这种“放招一定要喊出来”的演法其实也象征了东方戏剧的写意主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KukQSd_aY
有时间的话可以从19:40开始看
所谓写意,就是写实的另一面,把“意境”给演出来就好了
可能是因为硬件不佳,剧作家或演员们渐渐把看戏的重点放在艺术层面上
如上面影片说明的跑龙套,
只有四个人,但是你当他是几个都可以(八百壮士、四十万大军等)
观众看的是意境,而不是非得写实、硬生生演出来的画面
说回布袋戏,武打一开始在野台期就是写实写意交错
写实的部分,可以看到单手戏偶耍花枪
写意的部分,可以看到戏偶撞两下然后其中一个就说我死了,再放个烟雾打个光就好
观众在过去就习惯布袋戏以这种方式演出武戏
到了DVD时代,两方面都有进展
写实的部分让人越看越爽、越像真人快打,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a3MRDpNc 可以在马背上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cJXcg33Yz4 小碎刀步
贴近真人的搏斗,需要相当的功夫及人力投入
写意的部分则从几个方面进展
如独眼龙的刀,不要去在意为什么收得进去,那就是一种帅
平常藏起来的刀刃,也象征独眼龙没事不会开杀
如一剑无悔败飘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0Tr_rt1_k8
两人合招其实看不出来什么合招,两个人闪来闪去错位一下
再摆个寿司出来就好像重现了一剑无悔,意境有到就成功了
如两个人一错身,也看不清楚怎么砍的,其中一个就倒了
不用管到底赢的人是怎么砍的
如发招时要喊招式,就是象征发招者现在的状态
黑白郎君一出手就出一气化九百,表示生死关头
第一招发怒马凌关,就是还在观望或不到危机时刻
转身把招式挡掉,表示对面是废物
延伸出来,也可以制造其他的美感
以前发招很喜欢用招式名弄对联(尤其是古早霹雳),怒潮袭天一定要对纯阳贯地
奇怪欸,明明是敌人,为什么招式会对仗
但是这样武戏看起来就有一种相称的美感
其他像爆成纸花=功力差距太多
持武器的手流血=稍微落于下风
嘴角有血=落于下风
吐血=受伤(看剧情需要决定还可以吐多少血)
变成蓝点点飞散=领便当
武器穿身也不一定是致命伤(而且武器穿身为什么会嘴角流血)
重要对决一定都是同时认为现在要出最后一招
这些都是写意的演法,只是我们已经看习惯而没有察觉
统整以上的内容,我的结论是(给End的人看)
发招喊出来,是为了在设定充足下,让观众知道角色的状态
除了制造气势,也可以让观众知道角色的状态
此外还有些许让武戏更具美感的作用
不过是为了让观众能够看懂画面所传达的意境,而使用的写意手段之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