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集金光的情况来论东方武侠以及西方奇幻的差异
因为最近我稍微闲了一点,所以可以po点长文,也算是对自身想法的试水温。先说这只是
我的个人心得,想战的人请手下留情。
金光这几集被众乡民说有拖戏之嫌,撇开一些明显剧本或导演上的问题,例如可以打且打
起来很好看的武戏被不了了之或者是文戏里有一些刻意安插却不合理的跑龙套过程之外,
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来自东方武侠和西方奇幻的差异。
这差异就是编剧是想用世界来说故事,还是用故事来写世界。多数东方武侠属于前者,而
西方奇幻则属于后者。而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就是数据化以及地理观(或更甚世界观)的建
构。
在经验中的东方小说里,强调个人色彩。武侠自然如此,既便是在各种权谋或算计的名家
:三国演义里,计策的成功与否多着眼于各个英雄之间的角力。算计的形式也多是人心的
掌握而不是战场局势或环境的变化。而只要某一英雄胜过另一英雄,那局面的变化通常不
必透过兵力的变化来解释,而是某方败北这种简单的结果。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英雄会
变得很突出,个人色彩与个人情感就会很吸引人。这也是一般东方人所习惯的形式。
而部分的西方奇幻里(仅是部分,因为也有很多西方奇幻尤其是YA不是这种形式),小说的
第一页往往就是世界地图,电影里也常常有地图然后放大到局部的这种效果。而针对各个
势力的兵力会有个确切的大约数值,而我个人认为更好的形式是一个英雄能够坦多少凡人
也应该有个差不多的数值概念存在。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可以看到各路势力有多强观众
或读者会很清楚,地理分布也会很清楚。所以沿途边防的军力要回到都城要七天的话,只
要另一方有办法在三天的路程里攻下都城就能避免掉边防军力占据有利防御工事。所以我
们可以看到所谓的“计谋”或战术其实和地理环境和军事阵行节节相关,然后成功的话可
以消耗掉敌方多少人,而不是直接赢得战役。或者是某国原本有三万大军,但经过一场战
役后只剩一万,那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得担心国内暗藏势力可能会借机叛变了。
换言之,人们可以在小说或影片里看到“势”以及其变化。在这种状况下,英雄的风采不
是他能胜过多少其他英雄,而是它能如何地影响这个世界。例如某两人从未单挑过,但是
甲武勇过人,能带兵多坦住对方五百人;而乙薄弱无力,却能安排滚石阵影响对手一千人
。那即便甲明显比乙要有武力,我们也知道乙的风采比甲高。而当有另外一天,某丙原本
只能坦三百人,却因为情感爆气而硬坦六百人的时候,我们也能看见丙的风采。
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