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g93OUHw.png
打给厚
身为一位不专业的Hyte海特爱好者
自从上次开箱Y70之后,已经跟Y70相安无事过了超过半年
而今年在Computex 2025,也有去展场拜见了X50这咖非常Q的机壳
整机都是圆滚滚的FU,但体积内容量可是不容小觑
最高可以装E-ATX的主机板,360冷排可以装在前、侧跟底部
显卡最长塞进430mm的都没问题
完全就是Big Lady的感觉
和Y系列机壳的路线完全不同
走的就是一个有着柔和外观但散热效能嘎嘎赞的路线
那就按照往常惯例先来看下X50的SPEC吧!!
机壳尺寸:485 mm(高)x 510 mm(长)x 255 mm(宽)
主板支援:iTX、mATX、ATX、E-ATX(只支援部份型号)
塔散支援:最高170mm
水冷支援:前360/280冷排(厚最高105mm) 侧360冷排(厚最高70mm) 后方可支援120冷排
风扇支援:前方120*3/140*3、侧120*3、底部120*3(厚度最高32mm)、后方120*1
显卡支援:最高430mm、厚160mm
硬盘支援:3.5*1,2.5*2
电供支援:223mm
https://i.imgur.com/Exm9s7y.jpg
https://i.imgur.com/qJtmSUB.jpg
这次开箱的是HYTE X50猛男粉
其实它有黑、白这类常见的颜色
但就老话一句
不是猛龙不过江,不是猛男不能粉
有粉红色的机壳那么少见,就一定要组一咖粉红色的来看啊!!
外箱超级大一个,在抱的时候真的要特别小心
https://i.imgur.com/Suygs0N.jpg
防撞保丽龙本身都还有HYTE的标志及X50型号
https://i.imgur.com/Ayr2IrO.jpg
https://i.imgur.com/mE5QW1s.jpg
说明书作的就很美式风格
全部靠图解就完事了
https://i.imgur.com/47QIDwg.jpg
本体拿出来
四条短短粉红腿撑起圆润的机壳
这就是HYTE X50
https://i.imgur.com/DTC0QHc.jpg
这机壳圆润到我觉得四个角再加上防撞泡绵之类的东西
就可以宣称 Baby safe了(基德:并没有)
https://i.imgur.com/s8TT8hp.jpg
前通风面板拆开后可看到这边能安装120*3/140*3风扇
https://i.imgur.com/QCs6NVs.jpg
背部也为了极致通风搞了一个全网孔面板
采用扭转设计,而非单纯传统的冲孔设计
除了一体感强化美观之外
从侧面至上方都有网孔,对导流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毕竟热都是往上移动,这样子的作法对散热是有其助益的
https://i.imgur.com/tN2anEC.jpg
机壳屁股的部份在风扇及PCIE槽的造型
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老家的百叶窗
https://i.imgur.com/TpqNp8a.jpg
机壳外侧唯一个厂标作在屁股的左上方
https://i.imgur.com/Nivzd54.jpg
在后I/O的旁边有有6个理线扣让出线不会那么的混乱
这边可以搭配内附配件的魔鬼毡束带(共三条)
https://i.imgur.com/EzmLOvM.jpg
机壳顶部可以看见这机壳前面板跟后背板大小是不一样的
我本来很天真的觉得可以互换,在这一刻彻底的沉默了
https://i.imgur.com/UgSKumE.jpg
由左至右为开关(开机亮白光)、双USB3.0、TYPE-C以及音源复合口
https://i.imgur.com/lMuKkJc.jpg
机壳底部有四个小胖腿
https://i.imgur.com/e8LjOhR.jpg
下进风也有防尘网可取下清洁
https://i.imgur.com/GXxED7n.jpg
Handle With Care!!
这块天景曲面玻璃重量可不轻
底下缺口往上拉的时候,上方也要一起扶著才拿得稳
https://i.imgur.com/6CF3aKD.jpg
机壳顶部这圆圈标注的地方是磁铁
会吸附并固定天景玻璃上方
https://i.imgur.com/ml8PZuc.jpg
一开始预装的铜柱为ATX
后续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改成M-ATX或ITX
但都装这颗机壳了,怎舍得只用M-ATX或ITX
当然是要用ATX或是E-ATX才是
E-ATX只支援宽度10.6吋(26.9公分)内的主板
因为标准E-ATX其实是305mm(长) × 330 mm(宽) 12*13吋
类似ROG EXTREME这类的主机板,因为较标准ATX略大厂商都归类在E-ATX里面
但因EXTREME这张板子是10.9吋(277mm)宽,所以并无法装进X50内
其它常见的板子如微星的GODLIKE(304.8mmx277mm)
以及技嘉的XTREME(305mm x 285mm)
三大厂的顶级主机板都无法装进X50内这边得要特别注意!!
https://i.imgur.com/p3Y56L6.jpg
侧边支援360冷排或120*3风扇
厚度不能超过70mm不然会撞上显卡
https://i.imgur.com/CfL9AVu.jpg
后方可安装120风扇,并支援上下微调位置
https://i.imgur.com/nd1Rqdm.jpg
下方的风扇为向内沉浸式,只能装120*3风扇(因为锁孔已固定)
最高可安装32mm厚的风扇
https://i.imgur.com/cgAvQ2x.jpg
舍弃近期流行的下置或双舱机壳
X50为上置电供式的机壳
https://i.imgur.com/tUGjvC5.jpg
背板打开后配件盒挂在硬盘盘上方
这边也可以看到背部设计也十分的简洁
除了圆滚滚就是圆滚滚,走线口、CPU后方开口无一不圆
https://i.imgur.com/XWel4vw.jpg
延续的HYTE机壳的配件传统,东西都很简单
螺丝有特别标示是用在哪边的
它的主板固定螺丝和一般常用的#6-32不太一样,略粗了一点
因为是通用3.5吋硬盘所以猜它是M3螺丝
https://i.imgur.com/W5bfSYP.jpg
https://i.imgur.com/KOJKe2e.jpg
虽说电供位有26公分,但走线也是需要一点空间的
官方建议装22.3cm以内的电供
电供出线处有特别用了一个魔鬼毡来帮助理线
https://i.imgur.com/td2NGLV.jpg
笑歪嘴的过线口
https://i.imgur.com/yynmHBa.jpg
在侧边过线圈旁边有四个HYTE厂标的魔鬼毡束带可以帮助理线
https://i.imgur.com/SYa1JxF.jpg
硬盘盘用一颗手拧螺丝固定住而已,需要拆下旋开即可
https://i.imgur.com/SNUyapQ.jpg
硬盘盘里侧可安装双2.5吋硬盘
https://i.imgur.com/4BGWlps.jpg
外侧可看到这四个孔刚好对应了硬盘盘上的开口
话说这硬盘盘是不是长得像哪个虚拟人物啊?
一时想不起来
https://i.imgur.com/j7KKJL5.jpg
https://i.imgur.com/2JWYyHC.jpg
内部线材分别有TYPE-E转TYPE-C以及USB3.0
以及2025年必备的F_PANEL整合接头及HD_AUDIO
接下来组装的零件清单如下
CPU:i9-285 ft. Arctic Cooling liquid freezer iii pro WHITE
M B:ROG STRIX B860-A
RAM:AGI UD858 DDR5 6800 16G*2
PSU:Seasonic Vertex Sakura
FAN:TUF TR120*9
https://i.imgur.com/BO9NrtV.jpg
其实手边有一张粉红弥豆子主板(M-ATX)
但想来想去还是拿ATX来装机会比较好看
https://i.imgur.com/fMeABBq.jpg
下方安装了TR120的反扇
其中有一颗风扇螺丝锁点要从小短脚上面的洞伸进去锁
https://i.imgur.com/ad2GfdY.jpg
https://i.imgur.com/8ydaP3H.jpg
前进风处可调整风扇位置
如果要夹汉堡排的话就维持出厂状态即可
https://i.imgur.com/9V7ZHV6.jpg
https://i.imgur.com/fFbxXss.jpg
风扇可从右侧的上或下做走线
但要特别注意因为机壳非常大
所以会遇到线不够长的状况
会建议装机时先预备好PWM或ARGB的延长线才方便装机
https://i.imgur.com/CWZSNHW.jpg
后方的魔鬼毡对于理线真的帮了一个大忙
简单拉一拉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理线效果
https://i.imgur.com/8ySt1RJ.jpg
海韵的樱花电供就是为了此时而生的
https://i.imgur.com/6hNiH5Y.jpg
如果显卡再短一点这边就可以放一支公仔
可惜现在显卡越作越长,机壳内放公仔的梦想真的不好达成
https://i.imgur.com/gHJlARY.jpg
全部组装好的示意图,背景布换成黑色是为了等下要玩一个好玩的东西
https://i.imgur.com/dTH5Ixc.jpg
https://i.imgur.com/U63HzOw.jpg
(海梦的黑江雫造型真的好看)
机壳内不能摆公仔,那就摆外面吧
https://i.imgur.com/OeNUuQg.jpg
https://i.imgur.com/Yf1DuOP.jpg
https://i.imgur.com/hPYSjH6.jpg
https://i.imgur.com/Ub444sR.jpg
粉红机壳的唯一解,粉红光线
https://i.imgur.com/bpmW08A.jpg
https://i.imgur.com/cOJYyzV.jpg
https://i.imgur.com/fs8Ud0k.jpg
https://i.imgur.com/8QH5C0g.jpg
但其实白光也不差啦
只是粉红光真的比较搭
用白光就少了一个味
https://i.imgur.com/5X3cUJO.jpg
https://i.imgur.com/plTmIAo.jpg
https://i.imgur.com/ZpLbOeX.jpg
https://i.imgur.com/lr95bUq.jpg
相较之下彩虹光我个人就觉得没那么适合了
那开箱就此结束了吗? 不,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的
先来看一段影片吧!
https://youtu.be/nf9s_GHnGO8
买了一台烟雾机玩具就拿来看一下X50的通风能力
这待机模式下的转速,风都很快速的被带出机壳
不枉费总共装了10颗风扇
彻头彻尾的解决的通风的问题
另外根据官方的资料表示
玻璃透侧使用4mm厚夹层声学玻璃
可以透过防碎黏合层减少声音传输
所以就继续来测试有无装上玻璃对于风扇噪音的影响
风扇转速为全机同时调整TR120的转速,以及水冷风扇的转速
https://i.imgur.com/hbkYlDF.jpg
直接上图看结果
https://i.imgur.com/zsn1Sb0.jpg
佐证资料如上
其中因为1000转其实低于底噪
手边的分贝仪最低只能侧到30分贝,低于30分贝的数值无法精准测出还请见谅
这边得出一个结论,那块玻璃是真的能挡住不少噪音能量
<总结>
继HYTE Y70这让无数人前仆后继掏钱买的海景机壳后
推出了X系列的X50想要挑战对于机壳”可爱度”十分注重的族群
或许是为了针对不少的YTer来作的尝试吧
毕竟HYTE他们家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算是有作不少的钻研
每每看他们在对自家产品的定位都是针对现代青少年的电竞文化去作不同的尝试
当然成功与否就待销售数字去证明了!!
先来谈谈X50我认为的优点好了
个人觉得因为机壳整体都是针对高阶硬件去作设计
360冷排夹汉堡还可以直上105mm的厚度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可以装个50mm的超厚冷排再前后各夹25mm风扇
如果是作开放式水冷的应该会觉得这装起来超爽
这机壳我觉得比较不好装的地方在于后I/O处
因为风扇是为了不挡住主机板后盔甲
较后I/O向外突出,所以变成在使用后I/O时要盲插会比较不顺手
至于外观来说,真的是见仁见智
当我知道他要上市时就立刻去预约了一个粉红色的
借此来满足我的猛男粉红梦
其次除了黑白还有红、抹茶绿以及芋头牛奶紫
颜色可选择性是真的满高的
另外,X50除了透侧版本还有推出X50 Air的网孔侧板版本
但因为敝人在下我喜欢装一些闪瞎眼睛的零件
所以就没考虑过Air版本了
目前在某间屋子X50 Air 售3890,而X50 售4890
就看是否喜欢有玻璃透光来作选择囉!!
以上开箱希望大家喜欢
报告完毕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