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ymmdd (天际线)
2025-05-06 21:22:21※ 引述《RGZ91B (这就是人生)》之铭言:
: 今天在巴哈看到有人贴了音响级的SSD
: 规格 1TB TLC 售价约33k台币
: 看照片跟一般SSD用的电容不太一样(不好意思我不是电子类科出身)
: 其他好像差不多
: 刚刚又在其他网站上看到音响级RJ45网络线
: 1公尺售价31.5K台币
: 看商品介绍接头用镀镍 芯线用金银合金 乍看起来用料明显有差
: 版上有先进可以解释一下这些音响级电脑周边跟一般消费性的商用产品差别吗?
: 看到售价的当下 感觉显卡卖10万好像也没这么贵了
刚刚我在想到底要用多少字的篇幅来讲这件事,那就先以大概1000字来进行吧。本篇分成
两部分,上半以音乐制作的角度来试图让大家理解我们在追求什么;下半篇再来讲理论。
我们到底是在听音乐还是听音效?完全撇除中间设备,每个乐器和歌手真正现场每个距离
听到的直接音到底长什么样子?
在这个版上举个最贴切的例子,每一代显卡总是最先发旗舰级产品的极限效能出来定锚,
那差不多的例子又贴近大众生活的就会是电影配乐的录音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NrERKAR4A&ab_channel=WaterTowerMusic
拿这个当范例我觉得挺不错的,这里面有多少乐器、乐手和顶尖收音麦克风,资方愿意花
这么多钱去打造声音,我们就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给交代,每一个一起合作的同仁及买
票进电影院的各位,这是对日本文化及所有人的尊重。
也可以说,很多人其实也是木眼,你花钱跟太座拍了一套婚纱,结果利害的摄影师拿
iphone也可以拍出你觉得看不出差别的成品,那情何以堪,理所当然就必须拿几十万的设
备花很多时间帮你拍的中间的这些情绪价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5AjtMNnWf0&list=PL11E6A8DB20BFE89C&ab_channel=JanRe%C5%A1eti%C4%87
再举个例子,这是李安《卧虎藏龙》的原声带,大提琴是马友友,200万美金的史特拉底
瓦里名琴 … 因为设备不同,你们每个人点上面连结所听到的声音绝对都是不一样的,那
它真正的声音长什么样子也只有现场听过的人才有办法100%理解。全世界前十大录音室、
录音师和设备 就是要想尽办法理论上及实务上无限接近现场原音,所以这种机台用的SSD
流出来到消费者端,那愿意花多少钱再现相同声音就丰俭由人了 …
所以你听到的声音是录出来的还是电子音乐用合成器或效果器“做”出来的,要付出的代
价很不一样 …
未完待续,周末我会再陆续把这篇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