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eLies (谎言)
2024-12-11 12:56:27实测 MSI B650 GAMING PLUS WIFI
原文转自 UNIKO's Hardware
网页好读版:
https://unikoshardware.com/2024/12/msi-optimized-performance-profile.html
https://i.imgur.com/xLwswzA.jpeg
笔者近日收到一块板子,微星 B650 GAMING PLUS WIFI,刚好遇上 AMD AGESA 1202B 更新
,就想蹭一下。
别人都用 RYZEN 9000 系列或 RYZEN 9000 X3D 系列,但由于笔者穷啊,就只有一颗 RYZEN
7900X。关于 AGESA 1202B,微星新增 LATENCY KILLER 选项,解决 AGESA 带来的 DDR5
延迟增加问题。
实际上,如微星于官网描述,AGESA 1202B 的 LATENCY KILLER 是为了 RYZEN 9000 系列而
设 (应该也包含 R7 9800X3D)。
以下笔者利用 RYZEN 7900X 与 B650 GAMING PLUS WIFI,体验一下最新 BETA BIOS,看看
AGESA 1202B 是否同样影响 RYZEN 7000 系列。
体验微星 OPTIMIZED PERFORMANCE PROFILE
微星化身 AUTO 大师
BIOS 变化
其实笔者是因为看到微星 X670E 与 B650 新增了两个 BIOS 选项而感兴趣测试下去:
‧OPTIMIZED PERFORMANCE PROFILE
Configures a performance optimized DDR5 memory controller, and fabric configurat
ion based on the processor model when an appropriate memory kit is detected. Not
e - This is an overclocking feature which will configure elevated memory voltage
s. This feature may not be compatible with all memory kits and configurations.
‧FCLK VDCI MODE PREF
Predictive:Force VDCI predictive mode. Higher latency, but better stability at
high voltages / frequencies.
Auto:Allow SyncFifo and Bypass Mode. Lower latency.
https://i.imgur.com/2mY39U7.jpeg
https://i.imgur.com/21lnM5A.jpeg
很久以前笔者也有测过微星 X670E,当时 BIOS 是没有这两个选项的。
是的,那个 MSI CLICK BIOS X,B650 和 X670E 都没份。但笔者认为是好事,毕竟用了很
多年,得心应手,反应速度最顶。
https://i.imgur.com/L5ipb0s.jpeg
笔者使用的 DDR5 是 GSKILL TRIDENTZ5 RGB 8000C40 2*24G,并已拆开原装散热片,且加
上风扇直吹。看来这一套是被选中的内存,微星有提供一组设定,名为 HYNIX 24GB DDR6
000。FCLK VCDI MODE PREF 则只有 AUTO (默认) 与 PREDICTIVE 两个选项。
https://i.imgur.com/XWBdShG.jpeg
https://i.imgur.com/Cmsc7oo.jpeg
HYNIX 24GB DDR6000 模式
笔者决定先测试这个 DDR6000 设定,微星有提供详细的参数改变。
1.35V 刚好也是笔者 DDR5 XMP 8000 的设定值,而时序却是 CL30。
所以这个 HYNIX 24GB DDR6000 实际上是 6000C30 1.35V 的 PROFILE,这些设定可能也跟
特定 DDR5 型号有关。
https://i.imgur.com/1vICGLe.jpeg
以上那个 VDDIO CTRL 也有被改变,而笔者不知道 VDDIO CTRL 在干嘛,以往都没留意到这
个选项。
在 OC 主页也没看到 VDDIO CTRL,此时利用 BIOS 内的 SEARCH 功能 (右上),输入 VDDIO
CTRL 便找到它了。
从微星的解说来看,好像是在说 VDDIO 与 DRAM VDD 及 DRAM VDDQ 的联动?后半部份提到
DRAM VDD 与 DRAM VDDQ 的差距不应超出 200 MV / 0.2V,笔者以前也听过,但好像是首
次从板厂 BIOS 看到这个建议 / 规则。
https://i.imgur.com/2l1U32d.jpeg
微星无论在 INTEL 平台还是 AMD 平台,都爱联动电压。
例如在 INTEL 平台上当使用者输入 DRAM VDD,微星会自动在 DRAM VDDQ 填上一样的值。
在 AMD 平台上也一样,当使用者输入 DRAM VDD,微星会自动填写 DRAM VDDQ 与 VDDIO。
值得一提的是 VDDIO 在一开始是不能修改的,使用者须先输入 DRAM VDD,才会解开 VDDIO
修改状态。
https://i.imgur.com/cwQNwDD.jpeg
https://i.imgur.com/DhltVDf.jpeg
这个 6000C30 的 PROFILE,据说是 AMD 准备的东西,专为 HYNIX A DIE 与 3GB M DIE 而
设,提供一键 6000C30 的效果。
这也是说,内存厂商越来越难混了,板厂和 AMD 联手提供免费设定让使用者自行尝试。F
CLK 被设定为 2000 MHz,MCLK 与 UCLK 都是 3000 MHz 也就是 1:1。
首次开机自检训练过程有点长,以分钟来算,笔者一开始差点按掉 CLEAR MOS。
关于 AGESA 1202B,很多人说不开机,笔者建议多等一下。以下也非一次搞定,因为自动的
Vsoc 是 1.2V,烧机很快报错。当笔者手动把 Vsoc 降至 1.1V,就好了,似乎是笔者的 C
PU 的特性。
时间不多随便烧一下就好。
https://i.imgur.com/44fO9X7.jpeg
HIGH EFFICIENCY MODE 叠加
关于微星 HIGH EFFICIENCY MODE 设定,笔者之前也曾测过,但那是 MAG X670E TOMAHAWK
WIFI。原来 B650 GAMING PLUS WIFI 同样有,而且很好用。
重点是,HIGH EFFICIENCY MODE 是可以叠加的,也就是说叠在 XMP / A-XMP / EXPO / HYN
IX 24GB DDR6000 之上,进一步收紧各项时序,换取更高性能。
稳定度自然同样是重点,所以笔者也想玩玩看。
https://i.imgur.com/pdBGuHy.jpeg
https://i.imgur.com/slczkoR.jpeg
微星给出的 Vsoc 是 1.2V,笔者老实说,还是很快又报错了。
笔者手动把 Vsoc 降至 1.1V,就好了。这个 TIGHTEST 模式,各时序都有收紧,AIDA64 跑
分也大幅上升,延迟也暴降。
当然,首次开机时间也很漫长。
https://i.imgur.com/855eIjq.jpeg
手动 6400 叠加
由于 OPTIMIZED PERFORMANCE PROFILE 就只有 DDR6000 这一个 PROFILE,所以笔者打算在
这个 DDR6000 C30 PROFILE 以及微星 TIGHTEST PROFILE 之上,手动提高 DRAM 频率。
不过无论笔者是否有把 Vsoc 手动下降至 1.1V,其实都开不起来。
笔者是等了半小时,证实真的开不起来。最后笔者须改用 TIGHTER 模式 (比 TIGHTEST 次
一级),才能成功开起来。此时 Vsoc 也得是 1.1V,才可以通过短时间测试。
一如所料,微星最终自动改为 1:2 模式,也就是 MCLK 3200 MHz 而 UCLK 1600 MHz。
笔者没料到的是 FCLK 也自行从 2000 MHz 降至 1920 MHz,难怪 AIDA64 LATENCY 上升了
不少 (TIGHTER 设定也有影响)。
https://i.imgur.com/60p4ovz.jpeg
手动 6400 1:1 叠加
既然是 6400,自然也应该是 1:1 才对。AMD 与板厂自行分频主要以稳定性作为首要考虑
,想获得更佳效能的使用者便需要自行手动选择 1:1 以及把 FCLK 重新锁定在 2000 MHz
。
不过此时也不是那么顺利,因为就是不开机,无论 Vsoc 是自动还是手动 1.1V。
笔者最终要把 Vsoc 拉至 1.3V,最终才顺利开起来并通过短时间测试。看来笔者的 CPU,
并非只吃 1.1V SOC,还是要看情况。
AIDA64 跑分有改善,包括 LATENCY。
https://i.imgur.com/fdtWfTi.jpeg
手动 6400 1:1 & GDM & POWER DOWN OFF 叠加
最后来一个 GDM (GEAR DOWN MODE) OFF 与 POWER DOWN MODE OFF 的 6400 C30 (1:1),A
IDA64 LATENCY 对于 GDM 比较敏感。
细看 RUNMEMTESTPRO 的 24T COVER SPEED 与 AVG COVER SPEED,其实也可反应内存效能
。
https://i.imgur.com/fcUrbKV.jpeg
FCLK VDCI MODE PREF 测试
微星为 B650 GAMING PLUS WIFI 定出最高 DDR5-7600 支援,并有同等 QVL 认证。不过显
然这是 1:2 的设定,笔者是认为不到 8000 也没必要弄 1:2,而 8000 或以上比较吃主
机板设计,包括 PCB 材质和板层数量,笔者就不难为 6 层 PCB 的 B650 GAMING PLUS WIF
I。
实际上笔者有尝试开 8000 XMP,只是开不了机;降至 7800 XMP 也不开机,7600 XMP 也不
稳 (AUTO Vsoc 1.3V)。
以上的叠加组合要开 7600 不难,但连 MT 100% 都做不到。因为时间有限就不调下去了,
目前来看要稳定在 7600 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之后笔者尝试那个 FCLK VDCI MODE PREF,好像没有任何明显效果,选 PREDICTIVE 也没有
导致 AIDA64 LATENCY 上升。看来这东西跟 RYZEN 7000 无关?
https://i.imgur.com/Gbeuuru.jpeg
https://i.imgur.com/InoCxgw.jpeg
总结
以上就是玩了两天 B650 GAMING PLUS WIFI 的经历,目的也达到了,搞清楚那两个新设定
对于 RYZEN 7000 系列有否影响 / 作用。
显然 OPTIMIZED PERFORMANCE PROFILE 对于一般人来说很好用,只是笔者不知道是否只支
援特定内存。
不过也不要紧,因为微星一直都有 MEMORY TRY IT 选项,内有多组超频设定,本质上跟 OP
TIMIZED PERFORMANCE PROFILE 差不多。
只是 OPTIMIZED PERFORMANCE PROFILE 应该就是 6000C30 的设定,6000 是目前主流的频
率,C30 则比较贵虽然会慢慢普及。
那个 HIGH EFFICIENCY MODE 还是一如以往地实用,TIGHTER 目前看来通吃大部份使用场景
,TIGHTEST 则要看脸。
总结以上,追求 1:1 简单又强大,不用担心内存电压和温度问题,价格也划算。
MSI B650 GAMING PLUS WIFI 对于大部份使用者来说能用且够用,无限叠加不同模式再手动
调也是很好玩。
目前网络上流传关于 AGESA 1202B BIOS 不是很稳的说法,笔者因为主力机不是 AM5 所以
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每次 BIOS 更新总有人感觉良好,同样总有人受影响变得不稳,这没什么大不了。
至于开机时间,第一次开机的确有点太久,第二次就很快了,所以第一次只能多给点耐性慢
慢来。以上所谓的烧机只是皮毛,笔者也有遇上这次能跑两小时,下次重开却马上 BSOD 蓝
屏的情况,各设定可能要再调一下。
那个 MEMORY CONTEXT RESTORE 微星默认应该是打开了,所以第二次开机才那么快。
但据说打开后也可能影响到内存稳定性,这些都值得慢慢探索。
要是手动关闭 MEMORY CONTEXT RESTORE,第二次或以后的开机时间自然比较慢,跟第一次
一样,但好像更稳定一些。
另外关于 USB 随身碟插入导致系统当机,笔者也遇到好几次了,不知道是否与 AGESA 有关
。
至于 CLEAR CMOS,很多时候笔者断电 (关闭电供) 再长按 CLEAR CMOS 然后开机却还是卡
死,要再重复一次断电短路 CMOS 再开机,才顺利完成 BIOS 重置和顺利开机。
有 BUG 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无论是 AGESA 抑或 BIOS,好像都处于 BETA 阶段。
对了,为什么 TIGHTEST 开不起来,可能就是这两个东西拉太紧了。
https://i.imgur.com/F1uXmwS.jpeg
回头看当年的测试 ,手动搞那么多,电压也高不少。
于今天来看,笔者有感觉到 MSI HIGH EFFICIENCY MODE 变得更好用,虽然 TRFC1 500 (TI
GHTEST) 对于笔者的硬件来说好像有点太硬。
笔者也是有把 DRAM VDD 与 DRAM VDDQ 及 VCCIO 一并拉到 1.4V,也是不行,再高就没意
思了。有微星加持的 AUTO 模式,手动乱搞好像再无意义,开 AUTO 就好。
https://i.imgur.com/eeQkJx1.jpeg
补烧一次上面的 HYNIX 24GB DDR6000 设定,手动设 6400 / 1:1 / FCLK 2000 / GDM OFF
/ POWERDOWN OFF / SOC1.3V,特别是 MEMORY CONTEXT RESTORE DISABLED,好像随便烧的
样子。
https://i.imgur.com/B1W5LKe.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