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DR5 OC指南(二)补充&进阶知识篇

楼主: benmei99 (KinGodyr)   2024-05-09 22:23:53
前言:
写这篇指南的目的是希望给想尝试入门超频的版友看,可以了解玩家们在讲的名词到底在讲
些什么,所以上篇推文有版友提到Read/Write leveling等属于DDR SDRAM工作原理就不讲解
了,免得变成无聊的数位、高频电路和PCB layout混合课程
近期Intel事件暂不评论,目前包含事件原因等资讯过于混乱,我自己手上也有几个平台还
在测试中,想自行调整的版友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
#1cBSw2ca (PC_Shopping)
这篇本意也是给想超频的版友看的,碰巧撞上这次的事件,不过调整完电压曲线会比较好看
,“个人”认为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问题。
讲解还是Intel平台为主,如果有版友想看的话再补充AM5平台资讯
正文:
一. CPU
Gear 1/2/4
11th Gen开始有的Feature,Gear X mode指的是IMC(Integrated Memory Controller, 内部

忆体控制器)和DRAM频率比值,Gear 1=1:1, Gear 2=1:2,Gear 4以此类推。那1:1理论上会
有最佳性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模式呢?原因有二
A. 在超频时天花板很容易被IMC拉下来
B. CPU SA电压不足
DDR5基本上是基于Gear 2设计的,所以要调整的话更高频可以改Gear 4冲看看,平常就维持
在Gear 2就好了。
Note 1: Double Data Rate
DDR指的是双倍资料率,一个Cycle传输资料2次,分别在方波的上缘跟下缘,所以现在说的
频率是指一秒内能传输资料的次数,实际的频率要除2
DDR5 6800一秒内可以传输6800次资料,实际上频率是3400,在Gear 2模式下IMC频率就是17
00
双控制器
12~14th Gen之后IMC变成两颗,因为两颗之间要沟通又多了更多线路,目前DDR5在12代后平
台延迟普遍较高,除了跟CL等参数有关,个人认为跟双IMC架构脱不开关系,那为什么要做
成两颗?个人猜测是为了同时支援DDR4跟DDR5
Note 2:
对高频讯号来说,每多一条线、多一点点线长都是扣分项目。
二. 主机板
板层
上一篇说到内存layout的影响,那还有什么会影响超频的呢?
还有一个因素是板层,PCB layout主要会有讯号、接地、电源层,
高频电路对于任何一点阻抗/线路变化都是非常敏感的,如果PCB更多层数就会有更多的空间
去走线、更好的去控制阻抗也可以更好的隔离讯号避免噪声。
以四层板为例,内存基本上就是走正面跟背面,没有更多空间去操作了。
当然层数越多也是有其他的挑战,但对于使用者来说挑板子就是挑越多层越好。如果板材是
用Server等级讯号衰减也会比较少。
DIMM Slot
到了DDR5考虑讯号强度问题,至少目前我手上用过的DDR5主板DIMM slot都是改用SMT(Surfa
ce-Mount Technology, 表面黏着技术),DDR4跟之前大部分都是采用穿Pin。
那改成SMT有什么影响,第一个是需要更加注意插槽干净程度,尤其是插槽底部的地方要清
理干净;第二个是PCB弯曲,要注意主板不要有重物压着或是弯曲,CPU扣具有锁紧就好不要
锁过头,改成SMT后对于上述两点又更加敏感。
三. DRAM
1. PMIC
上一篇说到DDR5改成VR on DIMM,PMIC有一点忘了提,就是PMIC其实有两种,JEDEC和OC PM
IC,每一阶分别是5mV/10mV(电压调整是一阶一阶调的,这边不展开太多),简略地说就是电
压范围不同,未解锁的话最大电压只有1.435V,后者可以1.435以上。MSI主板在DRAM PMIC
Feature里面有解锁功能,但还是要看内存厂怎么设定,如果本身就没有想让使用者超过1
.435V,那就算在BIOS打开这个功能也没用。
2. On-Die Termination
终端阻抗匹配,为了避免讯号在末端反射,没有的话会讯号会失真(电压准位0/1会有问题)
。 ODT没记错是DDR2后期发展出来的,简单的说就是把原本在外部的终端电阻做到Die里面
,优势如下:
A. PCB上元件更少可靠度更高,同时成本更低也有更多layout空间
B. ODT是用内部暂存器控制的,可以直接用BIOS调整
C. 接在内部当然会比往外拉线更好,减少寄生效应(寄生电容/感)
ODT怎么调整会在下一篇实际操作篇中讲解
3. SPD
Serial Presence Detect,在DIMM上的一颗EEPROM,记录了模组/颗粒厂、工作频率/电压、
XMP参数、JEDEC代码、CHIP ID等重要参数。POST过程中北桥会跟SPD沟通,取得并设定相关
参数。SPD很重要,包含默认值都在里面,没有SPD可能会有很多相容性问题。
DDR5在SPD设计上有些变化,像是把SPD跟其他HUB兜在一起管理对外部存取,这边不展开太
多。
Note 3: Chip ID简单说就是IC编码,每家厂商在JEDEC都有不同的编码,Chip ID可以帮助
板厂辨认不同的颗粒,针对颗粒特性进行最佳化,DDR3早期很混乱,第一批跟第二批同型号
的DIMM可能颗粒用的完全不同,颗粒不同需要的最佳化也不同,套用不适用的rule相容性可
能有问题,所以那时期很混乱(DDR3时期记得很多内存厂都是用技嘉板子验证),DDR3末期

始导入,Kingston是最早导入的,类似的还有Stepping/PCB ID,板厂很早就想推Chip ID了
,但不是很顺利,后来Z170+Hynix A-Die出了很多问题,最后才顺利推动,这段故事很有趣
,有兴趣可以去看林董影片比较详细。
4. Training
Training跟DDR layout有关系,简单的说是要保证讯号和时序同步,training过程中会调整
CMD/ADDR、DQ/DQS的Delay,让讯号的edge对齐,尤其是DDR3后改成Fly-By topology后,讯
号又有了不同的挑战(CLK、CMD/ADDR到达时间会不同),由于这边再讲下去就会变成内存
工作原理课程,先简略了解training到底在干嘛就好。在MSI BIOS中有关Training行为模式
也有一些能玩的选项,也是等到下一篇再讲解。
四. 网络资源
英文资源很多就不讲了
1. 我(X ,开玩笑的,但欢迎同好交流,主要出没PTT,偶尔在UH社团和巴哈
2. 林董,应该不需要介绍
3. 林大饼Bing,饼哥是华硕工程师,YT上有频道常常分享超频资讯
4. NGA和ChipHell,对岸论坛
以上
下一篇实际操作篇会讲解一些时序,并演示如何进行超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